一种光伏支架及光伏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494087发布日期:2023-09-17 02:57阅读:40来源:国知局
一种光伏支架及光伏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光伏支架,尤其涉及一种光伏支架及光伏系统。


背景技术:

1、太阳能光伏发电是最具前景的可再生能源。目前,国内光伏发电主要以大型集中式地面光伏为主,基本分布在西部、北部等陆地地区;此外,还有少部分水上光伏设施,漂浮在海洋、湖泊、水库、鱼塘、蓄水池等水面上,充分利用水面面积解决部分地区地面光伏面积小的问题。

2、水上光伏设施的类型主要有浮管+支架、浮筒+支架、一体式浮筒三种。公开号为cn110239682a的专利公开了一种浮体、光伏板支撑机构和水上漂浮式光伏电站,其浮体为一体式浮体,包括上腔体和下腔体,所述上腔体包含密封空腔,所述下腔体上开设有通孔,使得下腔体内空腔与外界连通,从通孔向下腔体空腔内充水,使得整个浮体在水中的吃水深度增加,浮体的重心降低、受风面积减少,显著提高浮体的抗风、抗浪效果。但上述结构只适用于一体式浮体,且浮体多采用塑料等轻质材料制作,塑料暴露在户外,存在光氧化、热氧化、紫外线等因素加速老化,影响光伏设施的使用寿命,其主要表现为变色、失光、粉化、龟裂、剥裂等现象。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方案中塑料暴露在户外加速老化影响光伏设施使用寿命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光伏支架及光伏系统。

2、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光伏支架,包括至少一列漂浮组件,所述漂浮组件包括漂浮在水体表面的多个浮体、连接在相邻两个所述浮体之间的连接支架以及设置在所述连接支架上的光伏安装架,所述浮体包括槽体和顶盖,所述槽体包括外层槽体和通过支座连接在所述外层槽体内部的内层槽体,所述外层槽体和内层槽体之间设置有隔离腔,所述内层槽体的容积与所述外层槽体容积之比为7~9:10;所述顶盖包括上层板和下层板,所述上层板和下层板之间设置有封闭的中空隔层,所述下层板将所述外层槽体、内层槽体封闭。

3、优选地,所述支座将所述隔离腔分隔为多个互不连通的腔体。

4、优选地,一个或多个所述腔体底部设置有进水口且顶部设置有透气口。

5、优选地,所述浮体的制作材料为高密度聚乙烯。

6、优选地,所述连接支架包括设置在所述浮体两端的第一连接件,两个所述第一连接件之间还设置有第二连接件。

7、优选地,所述光伏安装架包括多个双立柱支架,所述双立柱支架包括斜梁和两个支腿,两个所述支腿分别设置在两个所述第二连接件上,多个所述双立柱支架的斜梁之间设置有多根平行的檩条。

8、一种光伏系统,包括一种光伏支架。

9、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槽体和顶盖均为双层结构,外层结构与外界环境直接接触,将内层结构保护在内,使其与外界光线、空气等隔绝,光氧化、热氧化、紫外线等因素对内层结构的影响微小,极大地延缓了内层结构的老化过程,以延长浮体的使用寿命。



技术特征:

1.一种光伏支架,包括至少一列漂浮组件,所述漂浮组件包括漂浮在水体表面的多个浮体(10)、连接在相邻两个所述浮体(10)之间的连接支架(20)以及设置在所述连接支架(20)上的光伏安装架,其特征在于: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光伏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座(112)将所述隔离腔(114)分隔为多个互不连通的腔体。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光伏支架,其特征在于:一个或多个所述腔体底部设置有进水口(115)且顶部设置有透气口(116)。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光伏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浮体(10)的制作材料为高密度聚乙烯。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光伏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支架(20)包括设置在所述浮体(10)两端的第一连接件(21),两个所述第一连接件之间还设置有第二连接件(22)。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光伏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光伏安装架包括多个双立柱支架,所述双立柱支架包括斜梁(31)和两个支腿(32),两个所述支腿(32)分别设置在两个所述第二连接件(22)上,多个所述双立柱支架的斜梁(31)之间设置有多根平行的檩条(33)。

7.一种光伏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6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光伏支架。


技术总结
一种光伏支架及光伏系统,涉及光伏支架技术领域,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包括至少一列漂浮组件,漂浮组件包括漂浮在水体表面的多个浮体、连接在相邻两个浮体之间的连接支架以及设置在连接支架上的光伏安装架,浮体包括槽体和顶盖,槽体包括外层槽体和通过支座连接在外层槽体内部的内层槽体,外层槽体和内层槽体之间设置有隔离腔,内层槽体的容积与外层槽体容积之比为7~9:10;顶盖包括上层板和下层板,上层板和下层板之间设置有封闭的中空隔层,下层板将外层槽体、内层槽体封闭。本技术中槽体和顶盖均为双层结构,外层结构与外界环境直接接触,将内层结构保护在内,极大地延缓了内层结构的老化过程,以延长浮体的使用寿命。

技术研发人员:徐湘华,杨亚杰,于安林,张军,闫晨曦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协享能源科技(江苏)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511
技术公布日:2024/1/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