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强电线束安装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892947发布日期:2023-10-28 21:01阅读:24来源:国知局
一种强电线束安装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强电工程,具体的,涉及一种强电线束安装结构。


背景技术:

1、为了区分强电线束主要是指220伏以上的高电压、高电流线束部分,包括空调线束、照明线束、冰箱线束等,同时家用电气中的照明灯具、电热水器、取暖器、冰箱、电视机、空调、音响设备等用电器均为强电电气设备。而对强电线束进行安装时需要使用到强电线束安装结构。

2、经检索,公开号为cn211790572u的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强电工程线束安装结构,包括下盖板,所述下盖板上部盖合有上盖板,下盖板右侧部通过销轴与上盖板活动铰接;上盖板和下盖板相向的一侧面均竖向开设有相互对齐的弧形槽;位于所述下盖板右侧中部固定连接有固定板;位于所述上盖板和下盖板左侧前后两部和中间位置均竖直连通开设有小安装孔;所述上盖板和下盖板的前后两部的弧形槽内均夹持固定有穿线管;

3、然而在实施相关技术中发现上述存在以下问题:现有的强电线束安装结构只能与相对应的空调强电线束匹配固定,若需要更换不同尺寸的强电线束时,则需要将安装结构一并更换,通用性较低。

4、因此需要一种强电线束安装结构。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强电线束安装结构,解决了相关技术中电线束安装结构只能与相对应的空调强电线束匹配固定的问题。

2、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强电线束安装结构,包括盖板主体、固定在盖板主体一侧的安装板、固定在盖板主体另一侧的固定块,所述安装板的表面开设有大安装孔,所述安装板的表面开设有小安装孔,所述盖板主体的内部开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的内部设有空调强电线束,所述安装槽的内部对称设有两个固定板,所述盖板主体靠近固定块的一侧设置有调节机构,所述调节机构用于调节两个固定板之间的间距,两个所述固定板的一侧设置有缓冲组件,所述缓冲组件用于对空调强电线束外壁进行保护防刮损。

3、优选的,所述调节机构包括转手,所述转手的内壁固定连接有双向螺纹丝杆一,所述盖板主体的内部开设有矩形槽,所述双向螺纹丝杆一的表面螺纹连接有两个移动块,所述矩形槽的底部开设有活动槽,所述矩形槽与安装槽之间通过活动槽相连通,两个所述移动块的底端贯穿活动槽的内壁且与固定板的顶部固定连接。

4、优选的,所述缓冲组件包括接触板,所述固定板的一侧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的内壁固定连接有弹簧,所述弹簧的一端与接触板的一侧固定连接。

5、优选的,所述双向螺纹丝杆一的外壁设置有正牙螺纹段和反牙螺纹段,两个所述移动块分别与双向螺纹丝杆一表面的正牙螺纹段和反牙螺纹段连接。

6、优选的,所述双向螺纹丝杆一的外壁固定连接有皮带轮一,所述皮带轮一的外壁传动连接有皮带,所述皮带轮一的外壁通过皮带传动连接有皮带轮二,所述皮带轮二的内壁固定连接有双向螺纹丝杆二,所述双向螺纹丝杆二的一端与矩形槽的内壁转动连接。

7、优选的,所述接触板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滑块一,所述凹槽的内壁开设有滑槽一,所述滑块一与滑槽一滑动连接。

8、优选的,所述矩形槽的内壁开设有滑槽二,所述移动块的侧面固定连接有滑块二,所述滑块二与滑槽二滑动连接。

9、优选的,所述接触板的材质为橡胶。

10、优选的,所述双向螺纹丝杆一的一端贯穿盖板主体的内壁且延伸至矩形槽的内部,且双向螺纹丝杆一的外壁与盖板主体的内壁转动连接。

11、优选的,所述固定板的外壁弧度小于安装槽的内壁弧度,且固定板的一侧与安装槽的内壁接触。

12、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及有益效果为:

13、1、本实用新型中通过双向螺纹丝杆一与双向螺纹丝杆二同步转动,使移动块均在双向螺纹丝杆一与双向螺纹丝杆二外壁移动从而实现两个固定板相互靠近对空调强电线束的首端与尾端进行固定安装的效果,有效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强电线束安装结构只能与相对应的空调强电线束匹配固定,若需要更换不同尺寸的强电线束时,则需要将安装结构一并更换,通用性较低的问题;

14、2、本实用新型通过缓冲组件在接触板与空调强电线束接触时设置接触板向凹槽内挤压弹簧,使空调强电线束被固定安装时存在缓冲空间,起到对空调强电线束进行保护防刮损的作用,并且在固定完毕后弹簧通过弹性推动接触板复位与空调强电线束紧贴,有效提高了空调强电线束与接触板之间的贴合度以及稳固度。



技术特征:

1.一种强电线束安装结构,包括盖板主体(1)、固定在盖板主体(1)一侧的安装板(11)、固定在盖板主体(1)另一侧的固定块(14),所述安装板(11)的表面开设有大安装孔(12),所述安装板(11)的表面开设有小安装孔(13),所述盖板主体(1)的内部开设有安装槽(15),所述安装槽(15)的内部设有空调强电线束(16),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槽(15)的内部对称设有两个固定板(24),所述盖板主体(1)靠近固定块(14)的一侧设置有调节机构(2),所述调节机构(2)用于调节两个固定板(24)之间的间距,两个所述固定板(24)的一侧设置有缓冲组件(5),所述缓冲组件(5)用于对空调强电线束(16)外壁进行保护防刮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强电线束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机构(2)包括转手(21),所述转手(21)的内壁固定连接有双向螺纹丝杆一(22),所述盖板主体(1)的内部开设有矩形槽(3),所述双向螺纹丝杆一(22)的表面螺纹连接有两个移动块(23),所述矩形槽(3)的底部开设有活动槽(25),所述矩形槽(3)与安装槽(15)之间通过活动槽(25)相连通,两个所述移动块(23)的底端贯穿活动槽(25)的内壁且与固定板(24)的顶部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强电线束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组件(5)包括接触板(54),所述固定板(24)的一侧开设有凹槽(4),所述凹槽(4)的内壁固定连接有弹簧(51),所述弹簧(51)的一端与接触板(54)的一侧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强电线束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双向螺纹丝杆一(22)的外壁设置有正牙螺纹段和反牙螺纹段,两个所述移动块(23)分别与双向螺纹丝杆一(22)表面的正牙螺纹段和反牙螺纹段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强电线束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双向螺纹丝杆一(22)的外壁固定连接有皮带轮一,所述皮带轮一的外壁传动连接有皮带(26),所述皮带轮一的外壁通过皮带(26)传动连接有皮带轮二,所述皮带轮二的内壁固定连接有双向螺纹丝杆二(27),所述双向螺纹丝杆二(27)的一端与矩形槽(3)的内壁转动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强电线束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接触板(54)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滑块一(52),所述凹槽(4)的内壁开设有滑槽一(53),所述滑块一(52)与滑槽一(53)滑动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强电线束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矩形槽(3)的内壁开设有滑槽二,所述移动块(23)的侧面固定连接有滑块二,所述滑块二与滑槽二滑动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强电线束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接触板(54)的材质为橡胶。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强电线束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双向螺纹丝杆一(22)的一端贯穿盖板主体(1)的内壁且延伸至矩形槽(3)的内部,且双向螺纹丝杆一(22)的外壁与盖板主体(1)的内壁转动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强电线束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板(24)的外壁弧度小于安装槽(15)的内壁弧度,且固定板(24)的一侧与安装槽(15)的内壁接触。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强电工程技术领域,提出了一种强电线束安装结构。通过双向螺纹丝杆一与双向螺纹丝杆二同步转动,使移动块均在双向螺纹丝杆一与双向螺纹丝杆二外壁移动从而实现两个固定板相互靠近对空调强电线束的首端与尾端进行固定安装的效果,有效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强电线束安装结构只能与相对应的空调强电线束匹配固定,通用性较低的问题;通过缓冲组件在接触板与空调强电线束接触时设置接触板向凹槽内挤压弹簧,使空调强电线束被固定安装时存在缓冲空间,起到对空调强电线束进行保护防刮损的作用,并且在固定完毕后弹簧通过弹性推动接触板复位与空调强电线束紧贴,有效提高了空调强电线束与接触板之间的贴合度以及稳固度。

技术研发人员:毛翼,胡金龙,曾庆铃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武汉双辰吉泰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512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