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速列车上用无线充电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582594发布日期:2023-09-27 11:02阅读:43来源:国知局
一种高速列车上用无线充电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无线充电装置,尤其涉及一种高速列车上用无线充电装置。


背景技术:

1、根据中国专利号为cn109066873a的一种充电装置及包括该装置的高铁座椅,所述充电装置包括壳体及固定于壳体上的无线充电装置,所述壳体包括第一壳体及第二壳体,所述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通过铰接部铰接连接,所述铰接部包括铰接轴,所述第二壳体可以所述铰接轴为转轴转动;还包括用于实现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在空间中相对位置固定的旋转限位件,所述无线充电装置固定于第二壳体上。所述高铁座椅包括所述充电装置,所述充电装置可适应现有具有无线充电功能的用电器充电,同时充电装置的结构设计使得使用者能够根据需要调整充电装置的姿态。

2、现有的高速列车上,要么是不带有无线充电,要么就是直接将无线充电内嵌在座椅之中,导致使用的时候便利性不足,实用性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高速列车上用无线充电装置。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高速列车上用无线充电装置,包括主体外壳,所述主体外壳的正面设有防滑垫板和缓冲支架,所述主体外壳的侧面设有供电接口,所述主体外壳内腔在防滑垫板的对应位置设有充电线圈,所述充电线圈的底部电性连接有控制主板,所述主体外壳的背面设有磁吸端头。

3、工作的时候,无线充电设备通过供电接口进行供电,并启动系统,将整个无线充电设备通过磁吸端头吸合在高速列车的对应充电位置,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采用胶粘定位,在使用的时候,使用者直接将终端放置在防滑垫板上,控制主板通过识别芯片识别设备情况,发出指令,充电线圈开始供电,从而对终端进行无线充电,终端较大的情况下,缓冲支架可以作为一个辅助的支撑实用,并且采用额外的支撑支脚,可以在充电的时候,用户脱手使用。

4、优选的,所述主体外壳的四周设有支撑支脚,且支撑支脚的边缘均磨圆处理,并且支撑支脚的表面浸胶处理,并且支撑支脚的内表面均匀开设有滚花凹槽。

5、优选的,所述主体外壳的内腔四个拐角均设有固定柱,且主体外壳的外表面在固定柱的对应位置设有沉头凹槽,并且磁吸端头嵌入沉头凹槽,在固定柱和主体外壳的安装位置增加磁吸端头,避免了传统的采用堵头进行美化的操作,同时采用磁吸端头,可以实现整个充电设备可以任意安装在对应的可磁吸位置上,有良好的实用性。

6、优选的,所述主体外壳的内腔边缘设有加强筋板,且加强筋板和主体外壳之间一体成型,进一步加强整个充电设备的强度。

7、优选的,所述防滑垫板的表面采用硅胶、麂皮中的一种,且防滑垫板和主体外壳之间胶粘定位,采用防滑垫板消除传统的硬塑料在充电的时候或者有倾角的时候发生位移,导致无线充电失效。

8、优选的,所述缓冲支架的截面为圆弧凸起,且缓冲支架采用硅胶一体成型,且缓冲支架和防滑垫板或主体外壳表面之间相互胶粘定位,采用硅胶制成的缓冲支架可以将终端设备放置在防滑垫板上时进一步减少冲击力,并且在高速列车上产生的微弱震动,也可以被吸收,保证终端充电的稳定。

9、优选的,所述供电接口、充电线圈均和控制主板相互定位,且控制主板电性连接有锂电池,锂电池直接嵌合在主体外壳之中,并且根据主体外壳内部空间的实际设计方案,采用定制化的锂电池形状,可以直接嵌合进主体外壳的内腔,后续直接封装即可定位,同时控制主板会收发电控信号,识别设备信号等功能,包括但不限于nfc、rfid等识别芯片,控制芯片的识别功能优先采用的是内置的设备数据库进行识别。

10、优选的,所述控制主板和主体外壳内腔之间设有安装支架。

11、有益效果

12、本实用新型中,采用内嵌的磁吸端头,一方面实现了整个无线充电设备的磁吸定位,另一方面可以实现对固定柱和主体外壳安装孔位的美化,在实现功能拓展的情况下,避免零部件数量增加。

13、本实用新型中,采用防滑垫板和缓冲支架,在实现无线充电终端设备使用的基础上,保证无线充电终端使用过程的稳定性。



技术特征:

1.一种高速列车上用无线充电装置,包括主体外壳(1),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外壳(1)的正面设有防滑垫板(2)和缓冲支架(5),所述主体外壳(1)的侧面设有供电接口(4),所述主体外壳(1)内腔在防滑垫板(2)的对应位置设有充电线圈(8),所述充电线圈(8)的底部电性连接有控制主板(9),所述主体外壳(1)的背面设有磁吸端头(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速列车上用无线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外壳(1)的四周设有支撑支脚(3),且支撑支脚(3)的边缘均磨圆处理,并且支撑支脚(3)的表面浸胶处理,并且支撑支脚(3)的内表面均匀开设有滚花凹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速列车上用无线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外壳(1)的内腔四个拐角均设有固定柱(7),且主体外壳(1)的外表面在固定柱(7)的对应位置设有沉头凹槽,并且磁吸端头(6)嵌入沉头凹槽。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速列车上用无线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外壳(1)的内腔边缘设有加强筋板(11),且加强筋板(11)和主体外壳(1)之间一体成型。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速列车上用无线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滑垫板(2)的表面采用硅胶、麂皮中的一种,且防滑垫板(2)和主体外壳(1)之间胶粘定位。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速列车上用无线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支架(5)的截面为圆弧凸起,且缓冲支架(5)采用硅胶一体成型,且缓冲支架(5)和防滑垫板(2)或主体外壳(1)表面之间相互胶粘定位。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速列车上用无线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供电接口(4)、充电线圈(8)均和控制主板(9)相互定位,且控制主板(9)电性连接有锂电池。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速列车上用无线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主板(9)和主体外壳(1)内腔之间设有安装支架(10)。


技术总结
本技术提供一种高速列车上用无线充电装置,涉及无线充电装置技术领域,包括主体外壳,主体外壳的正面设有防滑垫板和缓冲支架,主体外壳的侧面设有供电接口,主体外壳内腔在防滑垫板的对应位置设有充电线圈,充电线圈的底部电性连接有控制主板,主体外壳的背面设有磁吸端头,采用内嵌的磁吸端头,一方面实现了整个无线充电设备的磁吸定位,另一方面可以实现对固定柱和主体外壳安装孔位的美化,在实现功能拓展的情况下,避免零部件数量增加,采用防滑垫板和缓冲支架,在实现无线充电终端设备使用的基础上,保证无线充电终端使用过程的稳定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泽洋,孙道明,林宇朋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深圳市索菱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512
技术公布日:2024/1/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