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安全性的有刷直流电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151204发布日期:2023-11-23 02:35阅读:29来源:国知局
一种高安全性的有刷直流电机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有刷电机,特别涉及一种高安全性的有刷直流电机。


背景技术:

1、永磁有刷电机是通过碳刷向绕线提供电源的电机。有刷直流电机的绕组在通电运行过程中,会产生一定的热量,一部分热量传递给电机外壳,经电机外壳散发至空气中,另一部分热量在电机内部的风扇的作用下,被吹离电机,但随着电机的运行,电机内部、电机表面都会积累大量的热量,而通过风扇散热和电机外壳散热相结合的散热方式不能有效地满足电机在长时间运行下的散热需要,使得电机在长时间运行过程中存在因过热而产生安全风险的情况。故此,我们提出一种高安全性的有刷直流电机。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安全性的有刷直流电机,可以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3、一种高安全性的有刷直流电机,包括筒壳,筒壳的前后两端分别连接有前盖结构和后盖结构,前盖结构和后盖结构之间共同通过轴穿插活动连接有电机轴,电机轴上套设有转子、换向器和风扇,筒壳的内壁面上连接有永磁铁,转子位于永磁铁的内侧,换向器的两侧均电连接有电刷,两个电刷均与后盖结构的内壁面相连;后盖结构的周侧面后侧转动套设有外吹风结构,外吹风结构的后端抵接有连接板,电机轴的后端延伸至后盖结构的后方并与外吹风结构传动连接,连接板通过螺栓与后盖结构的后端相连。

4、优选的,后盖结构包括后盖壳,后盖壳通过螺栓连接在筒壳的后端,后盖壳通过轴承活动套设在电机轴上,后盖壳的周侧面上固定套设有挡环,外吹风结构转动套设在后盖壳上并与挡环的后端抵接,后盖壳的后端贯设有通风孔,后盖壳的后端固定设置有支轴和连接座。

5、优选的,前盖结构包括前盖板,前盖板通过螺栓连接在筒壳的前端,前盖板的前端穿插固定设置有支撑盖和多个传热片,多个传热片的前端均固定设置有散热片,每一个散热片的两侧均固定设置有导风片;前盖板通过轴承活动套设在电机轴上;多个传热片以电机轴为中心呈环形阵列分布。

6、优选的,传热片的后端延伸至永磁铁和转子之间,散热片沿电机轴的径向分布,导风片呈倾斜设置。

7、优选的,外吹风结构包括支撑圈,支撑圈转动套设在后盖壳上并与挡环的后端抵接;支撑圈的外周侧面上固定设置有扇叶,支撑圈的内侧面上固定设置有齿圈,齿圈的内侧啮合有一号齿轮,一号齿轮的一侧啮合有二号齿轮,一号齿轮转动套设在支轴上,二号齿轮固定套设在电机轴上。

8、优选的,齿圈位于后盖壳的后方,扇叶设置有多个且以支撑圈为中心呈环形阵列分布,多个扇叶的外侧共同固定连接有护圈。

9、优选的,连接板与支撑圈的后端抵接,连接板通过螺栓与连接座相连。

10、优选的,连接板上嵌设有后过滤网片,支撑盖上嵌设有前过滤网片。

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2、1.在运行时,风扇和外吹风结构均在电机轴的带动下而转动,且,风扇转动,使电机内侧的空气从前往后的流动,使得电机外部的冷空气可以被抽人到电机内部,使得电机内部的热空气可以被吹到电机外部,实现电机内部的散热;外吹风结构转动,使得电机外部的空气从前往后流动,并从筒壳表面流过,加快筒壳上热量的散出,并可以将筒壳表面的灰尘吹离,提升筒壳的散热效果,同时,经外吹风结构形成的气流会作用在前盖结构上,加快前盖结构上热量的散出,实现内外散热的效果。

13、2.在前盖结构中,传热片的后端延伸至永磁铁和转子之间,转子通电后产生的热量加热转子周围的空气,从而使传热片升温,传热片将热量传递给散热片,散热片将热量散出至空气中,通过传热片和散热片,可以加快电机内部的热量散发至电机外部的空气中,提升散热效果;

14、3.由外吹风结构形成的气流在从散热片表面流过的过程中,快速带走散热片上的热量,使得电机内部的热量可快速通过传热片传递到散热片上而快速散去,加快了电机内部热量的散出,同时,在导风片的作用下,部分气流会沿顺着散热片向电机轴流动,从而使得经扇叶产生的气流可以快速地、高效地将散热片上的热量带走,从而提升了散热效果;

15、4.通过上述,本实用新型,增强了电机内外的散热效果,从而可以有效避免电机过热,从而有效提升电机在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使得本电机具有高安全性的优点。



技术特征:

1.一种高安全性的有刷直流电机,包括筒壳(1),其特征在于:所述筒壳(1)的前后两端分别连接有前盖结构(3)和后盖结构(2),所述前盖结构(3)和后盖结构(2)之间共同通过轴穿插活动连接有电机轴(5),所述电机轴(5)上套设有转子(6)、换向器(7)和风扇(9),所述筒壳(1)的内壁面上连接有永磁铁(4),所述转子(6)位于永磁铁(4)的内侧,所述换向器(7)的两侧均电连接有电刷(8),两个所述电刷(8)均与后盖结构(2)的内壁面相连;所述后盖结构(2)的周侧面后侧转动套设有外吹风结构(10),所述外吹风结构(10)的后端抵接有连接板(11),所述电机轴(5)的后端延伸至后盖结构(2)的后方并与外吹风结构(10)传动连接,所述连接板(11)通过螺栓与后盖结构(2)的后端相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安全性的有刷直流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后盖结构(2)包括后盖壳(21),所述后盖壳(21)通过螺栓连接在所述筒壳(1)的后端,所述后盖壳(21)通过轴承活动套设在所述电机轴(5)上,所述后盖壳(21)的周侧面上固定套设有挡环(22),所述外吹风结构(10)转动套设在所述后盖壳(21)上并与所述挡环(22)的后端抵接,所述后盖壳(21)的后端贯设有通风孔(23),所述后盖壳(21)的后端固定设置有支轴(24)和连接座(25)。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高安全性的有刷直流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前盖结构(3)包括前盖板(31),所述前盖板(31)通过螺栓连接在所述筒壳(1)的前端,所述前盖板(31)的前端穿插固定设置有支撑盖(32)和多个传热片(34),多个所述传热片(34)的前端均固定设置有散热片(35),每一个散热片(35)的两侧均固定设置有导风片(36);所述前盖板(31)通过轴承活动套设在所述电机轴(5)上;多个所述传热片(34)以电机轴(5)为中心呈环形阵列分布。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高安全性的有刷直流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传热片(34)的后端延伸至永磁铁(4)和转子(6)之间,所述散热片(35)沿所述电机轴(5)的径向分布,所述导风片(36)呈倾斜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高安全性的有刷直流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吹风结构(10)包括支撑圈(101),所述支撑圈(101)转动套设在所述后盖壳(21)上并与所述挡环(22)的后端抵接;所述支撑圈(101)的外周侧面上固定设置有扇叶(102),所述支撑圈(101)的内侧面上固定设置有齿圈(104),所述齿圈(104)的内侧啮合有一号齿轮(105),所述一号齿轮(105)的一侧啮合有二号齿轮(106),所述一号齿轮(105)转动套设在所述支轴(24)上,所述二号齿轮(106)固定套设在所述电机轴(5)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高安全性的有刷直流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齿圈(104)位于后盖壳(21)的后方,所述扇叶(102)设置有多个且以支撑圈(101)为中心呈环形阵列分布,多个所述扇叶(102)的外侧共同固定连接有护圈(103)。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高安全性的有刷直流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板(11)与支撑圈(101)的后端抵接,所述连接板(11)通过螺栓与所述连接座(25)相连。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高安全性的有刷直流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板(11)上嵌设有后过滤网片(12),所述支撑盖(32)上嵌设有前过滤网片(33)。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高安全性的有刷直流电机,包括筒壳,筒壳的前后两端分别连接有前盖结构和后盖结构,前盖结构和后盖结构之间共同通过轴穿插活动连接有电机轴,电机轴上套设有转子、换向器和风扇,筒壳的内壁面上连接有永磁铁,转子位于永磁铁的内侧,换向器的两侧均电连接有电刷,两个电刷均与后盖结构的内壁面相连;后盖结构的周侧面后侧转动套设有外吹风结构,外吹风结构的后端抵接有连接板,电机轴的后端延伸至后盖结构的后方并与外吹风结构传动连接,连接板通过螺栓与后盖结构的后端相连。本技术增强了电机内外的散热效果,从而可以有效避免电机过热,从而有效提升电机在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使得本电机具有高安全性的优点。

技术研发人员:张运昌,李泽军,张泽刚,尹利平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四川富生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518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