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底座式永磁调速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839832发布日期:2023-10-25 14:26阅读:29来源:国知局
移动底座式永磁调速器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具体涉及一种移动底座式永磁调速器。


背景技术:

1、永磁调速是国家重点节能技术推广项目之一,是一种区别于传统传动,利用磁力传动的传动方式,主要调节方式是调节筒形永磁转子与筒形导体转子在轴线方向的相对位置,以改变永磁转子和导体转子耦合的有效部分,即可改变两者之间传递的扭矩,能实现可重复的、可调整的、可控制的输出扭矩和转速,从而实现调速节能的目的,永磁调速的结构简单、运行可靠、节能降耗的特点很好的应用于现代化工业中;

2、在永磁调速使用时调节永磁转子与导体转子在轴线方向的相对位置是该调速方式的核心,现有的调节方式较复杂,使用不便,并且在位置调整后电机在使用时由于自身产生的震动会导致调整好的位置会发生位移,若只依靠移动机构本身防止电机位置移动,会对移动机构本身造成较大的负荷,导致移动机构损坏和降低使用寿命的问题。

3、在中国专利:201922090872.2,名称为:一种永磁调速器调节装置,中记载有包括调节总成、固定总成、定位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调节总成包括丝杆、滑块和转轮,滑块与固定总成固定连接,丝杆与定位总成旋转连接;所述的固定总成安装于定位总成上,并可沿定位总成轴向移动;电机固定安装于固定总成上;永磁调速器的主动转子安装于电机的输出轴上,并随输出轴同步旋转;永磁调速器的从动转子安装于负载轴上,并带动负载轴同步旋转;当旋转转轮时,丝杆随转轮旋转,使得滑块在丝杆上沿轴向移动,并带动固定总成沿轴向移动,电机和固定在输出轴上的主动转子也随固定总成轴向移动,最终改变了主动转子和从动转子之间的距离,完成调节永磁调速器输出转速的过程。

4、如专利201922090872.2中附图所示,该专利主要是利用用丝杆对电机位置进行移动,实现永磁转子与导体转子在轴线方向的相对位置的调整,同时再利固定总成上的永磁体对电机的位置进行固定,该专利整体上能实现对永磁转子与导体转子在轴线方向的相对位置的调整,但固定总成并不能有效解决电机工作过程中因自身震动产生的位移,使用效果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技术背景中提及的现有永磁转子与导体转子在轴线方向的相对位置调节方式较复杂,使用不便以及现有调节装置在使用时不能解决因电机震动产生位移的问题。

2、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提出一种移动底座式永磁调速器;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移动底座式永磁调速器,包括电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对电机位置调整的移动机构和对调整后电机位置进行实时固定的固定机构,所述移动机构设置在安装座上,固定机构设置在移动机构上,电机设置在移动机构上,所述电机在移动机构的作用下相对安装座自由移动。

3、本实用新型中,利用移动机构对安装在底座上的电机位置自由调整从而调整永磁调速器上导体转子和永磁转子之间的距离,实现了输出转速有效且便捷的调整,同时又利用设置在底座安装板上的固定机构对调整后的电机位置进行固定,再利用固定机构中的棘轮套管和棘爪之间的配合,有效防止电机因自身运行中产生的震动导致的位移,同时也避免了因电机震动对移动机构造成的损伤,提升了装置整体的使用寿命。

4、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优选,移动机构包括底座、底座安装板和直线滑轨副,所述底座安装板设置在安装座上,底座通过设置在底座和底座安装板之间的直线滑轨副设置在底座安装板上,所述底座在丝杆螺母副的作用下沿直线滑轨副自由移动,直线滑轨副的设置便于电机位置的移动,使用方便实现了输出转速有效且便捷的调整。

5、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优选,底座安装板的尺寸大于底座的尺寸,这样的设置便于固定机构的安装,使用方便。

6、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优选,直线滑轨副上滑块的位置和底座的两端不平齐,滑块距离底座的两端有一段距离,这样的设置防止在电机移动过程中滑块从滑轨上脱落,保证了装置运行的稳定性。

7、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优选,固定机构设置在底座安装板上,所述固定机构包括安装架、限位板和丝杆,所述安装架设置在底座安装板上,限位板和设置在安装架上的丝杆连接,所述限位板在丝杆的作用下向底座方向自由移动,固定机构的设置便于对底座位置的固定,从而实现电机位置的固定,使用方便。

8、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优选,在安装架的外侧面上垂直于安装架设置有一个棘轮套管,所述棘轮套管和安装架上丝杆同圆心,这样的设置使得丝杆的转动由棘轮套管和棘爪控制,有效防止因震动导致的丝杆松动或位移。

9、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优选,丝杆的长度和棘轮套管长度相同,在丝杆的另一端设置有一个连着手轮的连杆,通过手轮可带动丝杆转动,这样的设置便于通过丝杆对限位板位置的调整,使用方便。

10、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优选,棘轮套管为内壁开齿的内棘轮机构,这样的设置便于对丝杆转动的控制,使用方便。

11、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优选,在丝杆上连接连杆的一端设置有一个和棘轮套管啮合的棘爪,棘爪的设置便于通过和棘轮套管的配合实现对丝杆转动的控制。

12、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优选,在棘爪上设置有一跟和连杆连接的复位绳,这样的设置便于对棘爪和棘轮套管之间的啮合关系实现控制,便于丝杆的调节,使用方便。

13、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的有益效果是:

14、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利用移动机构对安装在底座上的电机位置自由调整从而调整永磁调速器上导体转子和永磁转子之间的距离,实现了输出转速有效且便捷的调整,同时又利用设置在底座安装板上的固定机构对调整后的电机位置进行固定,再利用固定机构中的棘轮套管和棘爪之间的配合,有效防止电机因自身运行中产生的震动导致的位移,同时也避免了因电机震动对移动机构造成的损伤,提升了装置整体的使用寿命。



技术特征:

1.一种移动底座式永磁调速器,包括电机(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对电机(1)位置调整的移动机构(2)和对调整后电机(1)位置进行实时固定的固定机构(3),所述移动机构(2)设置在安装座(4)上,固定机构(3)设置在移动机构(2)上,电机(1)设置在移动机构(2)上,所述电机(1)在移动机构(2)的作用下相对安装座(4)自由移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移动底座式永磁调速器,其特征在于:移动机构(2)包括底座(21)、底座安装板(22)和直线滑轨副(23),所述底座安装板(22)设置在安装座(4)上,底座(21)通过设置在底座(21)和底座安装板(22)之间的直线滑轨副(23)设置在底座安装板(22)上,所述底座(21)在丝杆螺母副(25)的作用下沿直线滑轨副(23)自由移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移动底座式永磁调速器,其特征在于:底座安装板(22)的尺寸大于底座(21)的尺寸。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移动底座式永磁调速器,其特征在于:直线滑轨副(23)上滑块的位置和底座(21)的两端不平齐,滑块距离底座(21)的两端有一段距离。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移动底座式永磁调速器,其特征在于:固定机构(3)设置在底座安装板(22)上,所述固定机构(3)包括安装架(31)、限位板(32)和丝杆(33),所述安装架(31)设置在底座安装板(22)上,限位板(32)和设置在安装架(31)上的丝杆(33)连接,所述限位板(32)在丝杆(33)的作用下向底座(21)方向自由移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移动底座式永磁调速器,其特征在于:在安装架(31)的外侧面上垂直于安装架(31)设置有一个棘轮套管(34),所述棘轮套管(34)和安装架(31)上丝杆(33)同圆心。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移动底座式永磁调速器,其特征在于:丝杆(33)的长度和棘轮套管(34)长度相同,在丝杆(33)的另一端设置有一个连着手轮(37)的连杆(36),通过手轮(37)可带动丝杆(33)转动。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移动底座式永磁调速器,其特征在于:棘轮套管(34)为内壁开齿的内棘轮机构。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移动底座式永磁调速器,其特征在于:在丝杆(33)上连接连杆(36)的一端设置有一个和棘轮套管(34)啮合的棘爪(35)。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移动底座式永磁调速器,其特征在于:在棘爪(35)上设置有一跟和连杆(36)连接的复位绳(38)。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移动底座式永磁调速器,包括电机,还包括对电机位置调整的移动机构和对调整后电机位置进行实时固定的固定机构,移动机构设置在安装座上,固定机构设置在移动机构上,电机设置在移动机构上,电机在移动机构的作用下相对安装座自由移动。优点,利用移动机构对安装在底座上的电机位置自由调整从而调整永磁调速器上导体转子和永磁转子之间的距离,实现了输出转速有效且便捷的调整,又利用设置在底座安装板上的固定机构对调整后的电机位置进行固定,再利用固定机构中的棘轮套管和棘爪之间的配合,有效防止电机因自身运行中产生的震动导致的位移,同时也避免了因电机震动对移动机构造成的损伤,提升了装置整体的使用寿命。

技术研发人员:黄忠念,朱楼,王琪华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南京玛格耐特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525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