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接线盒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156908发布日期:2023-11-23 04:16阅读:30来源:国知局
一种接线盒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太阳能光伏系统器件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接线盒结构。


背景技术:

1、太阳能光伏组件将太阳能转换成电能的装置,在光伏组件生产过程中,接线盒在光伏发电系统有着光伏光能输出的重要作用,其主要作用就是将光伏组件所生产的电流输出以及保护太阳能光伏组件。

2、在实际使用时,光伏接线盒一般直接安装在相对应的太阳能光伏组件上并与太阳能光伏组件的汇流带连接,接线盒具有旁路保护作用,避免光伏组件电池串的电池片损坏或者局部遮挡造成的热板效应。

3、常用的光伏接线盒一般由盒体、旁路二极管、铜片导电端子、线缆、连接器组成,其中旁路二极管的正、负极分别与铜片导电端子通过焊接工艺等形成电连接,铜片导电端子上开设穿汇流带孔,并设有储锡区域,接线盒与光伏组件组装时,组件的汇流带穿过孔通过焊接工艺在铜片导电端子上,实现二极管的两个管脚与光伏组件的汇流带连接。

4、这种接线盒设计,需要先通过冲压等工艺成型铜片导电端子,再将旁路二极管与正、负铜片导电端子焊接成旁路保护模块。部件较多且组装工艺较为繁杂,生产成本高。而为了促进绿色新能源的推广使用,降低光伏发电成本是行业持续追求,因此,有必要对现有的光伏组件接线盒进行优化设计,再保证性能的前提下,进一步降低接线盒的生产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接线盒结构,使用二极管引脚一体后加工成型工艺直接与光伏组件汇流带连接,相较于原先管脚先于连接件(如导电片)焊接后再与汇流带焊接,一体成型件的电连接效果明显更佳。

2、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3、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接线盒结构,包括接线盒盒体、轴向二极管、两根线缆,其中具体地:

4、轴向二极管设于所述接线盒盒体中,所述轴向二极管包括二极管本体、第一引脚、第二引脚、与所述第一引脚一体成型的第一平板部、与所述第二引脚一体成型的第二平板部;

5、两根线缆贯穿所述接线盒盒体,两根线缆分别与第一平板部和第二平板部连接。

6、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平板部、所述第二平板部均为一体成型镦造件。

7、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平板部、所述第二平板部的面积均分别为第一引脚、第二引脚直径的2~40倍,进一步优选为15~40倍。

8、进一步地,所述接线盒盒体中设有定位槽,所述第一平板部、第二平板部定位于所述定位槽中。

9、进一步地,所述线缆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平板部或第二平板部连接,所述线缆的另一端伸出至所述接线盒盒体外部。

10、进一步地,所述接线盒盒体上设有出线口,所述线缆的一端自出线口伸出。

11、进一步地,两根线缆的另一端分别自出线口伸出,并分别与光伏组件的正极与负极连接。

12、进一步地,两根线缆分别与所述第一平板部、第二平板部焊接。

13、进一步地,第一平板部、第二平板部、第一引脚、第二引脚均为同一种金属导体材料。

14、本实用新型中接线盒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5、t1:将轴向二极管放入镦粗设备中,将所述轴向二极管的两个引脚分别进行镦粗处理,得到与第一引脚一体成型的第一平板部、与第二引脚一体成型的第二平板部;

16、t2:将引脚镦粗成型后的轴向二极管安装至接线盒盒体内,将两根线缆分别与所述第一平板部和第二平板部连接。

1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技术优势:

18、1)本技术方案构建了一种全新的接线盒用二极管模块,直接将二极管的一部分镦造成型成导电端子连接片,通过焊接工艺与光伏组件汇流带连接,相较于传统的接线盒,不需要再使用连接件(如导电片)与二极管引脚连接,大大提高了二极管引脚的利用率,降低了接线盒的材料成本、制造成本以及装配成本,减少了生产装配时间。

19、2)此外,本方案使用二极管引脚一体后加工成型工艺直接与光伏组件汇流带连接,相较于原先管脚先于连接件(如导电片)焊接后再与汇流带焊接,一体成型件的电连接效果明显更佳。



技术特征:

1.一种接线盒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接线盒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平板部(121)、所述第二平板部(122)均为一体成型镦造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接线盒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平板部(121)、所述第二平板部(122)的面积均分别为第一引脚(21)、第二引脚(22)直径的2~50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接线盒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接线盒盒体(2)中设有定位槽,所述第一平板部(121)、第二平板部(122)定位于所述定位槽中。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接线盒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线缆(3)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平板部(121)或第二平板部(122)连接,所述线缆(3)的另一端伸出至所述接线盒盒体(2)外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接线盒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接线盒盒体(2)上设有出线口,所述线缆(3)的一端自出线口伸出。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接线盒结构,其特征在于,两根线缆(3)的另一端分别自出线口伸出,并分别与光伏组件的正极与负极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接线盒结构,其特征在于,两根线缆(3)分别与所述第一平板部(121)、第二平板部(122)焊接。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接线盒结构,其特征在于,第一平板部(121)、第二平板部(122)、第一引脚(21)、第二引脚(22)均为金属导体材料。

10.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接线盒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平板部(121)、所述第二平板部(122)的面积均分别为第一引脚(21)、第二引脚(22)直径的15~40倍。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一种接线盒结构,接线盒包括接线盒盒体、轴向二极管、两根线缆,其中轴向二极管设于所述接线盒盒体中,所述轴向二极管包括二极管本体、第一引脚、第二引脚、与所述第一引脚一体成型的第一平板部、与所述第二引脚一体成型的第二平板部;两根线缆贯穿所述接线盒盒体,两根线缆分别与第一平板部和第二平板部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使用二极管引脚一体后加工成型工艺直接与光伏组件汇流带连接,相较于原先管脚先于连接件(如导电片)焊接后再与汇流带焊接,一体成型件的电连接效果明显更佳。

技术研发人员:景美霞,张冬明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上海徕木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525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