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适用于卧式马达的L侧风导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893521发布日期:2023-10-28 21:17阅读:17来源:国知局
一种适用于卧式马达的L侧风导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卧式马达领域,尤其是涉及杀菌消毒,具体为一种适用于卧式马达的l侧风导结构。


背景技术:

1、目前许多高转速马达会面临l侧托架及轴承温升超限的问题,轴承温升过高会导致轴承油脂寿命极低,减少轴承的使用寿命,从而增加检修费用以及使用成本,甚至导致机组非计划停止运行或减负荷运行,对经济效应产生很大的影响。

2、现行的办法是加装一个几乎包围l侧托架一圈的风导,来使框架侧吹来的气流向中间会聚,然而,这种结构虽能进行散热,但同时会产生空气扰流,致使散热效果不理想并产生一定的振动噪音。


技术实现思路

1、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适用于卧式马达的l侧风导结构,用于解决现有技术的难点。

2、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相关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适用于卧式马达的l侧风导结构,包括:

3、马达框架本体1,所述马达框架本体1沿着中心轴的轴向从左至右分别为l侧和f侧,所述马达框架本体1的f侧靠近外扇设置;

4、框架散热片2,所述框架散热片2环形阵列状设置在马达框架本体1的周向上,所述框架散热片2由多个翅片组成,多个翅片之间形成的间隙平行于中心轴设置;

5、l侧托架3,所述l侧托架3安装在马达框架本体1的l侧端面上;

6、l侧风导4,所述l侧风导4呈弧形,顶部封闭,靠近和远离马达框架本体1的侧面呈开口状,所述l侧风导4盖设安装在l侧托架3的上半段上,并与l侧风导4的外周圈之间形成导风间隙,所述l侧风导4远离l侧托架3的竖直面上开设有出风口43。

7、根据优选方案,l侧风导4包括:

8、弧形顶板41,所述弧形顶板41安装在l侧托架3的顶部上;

9、竖直导风板42,所述竖直导风板42竖直安装在弧形顶板41远离l侧托架3的一端上,并挡设在l侧托架3远离马达框架本体1的一侧面上,所述竖直导风板42底部靠近l侧托架3圆心处开设有出风口43。

10、根据优选方案,弧形顶板41和竖直导风板42一体成型。

11、根据优选方案,弧形顶板41呈半圆形设置,底部水平面与l侧托架3的水平中心面重合设置。

12、根据优选方案,竖直导风板42的外径不小于框架散热片2的外径,所述出风口43的内径不大于l侧托架3的直径。

13、根据优选方案,竖直导风板42、出风口43和l侧托架3同轴设置。

14、根据优选方案,l侧托架3外周圈上设置有紧固螺栓耳座5,所述紧固螺栓耳座5对应弧形顶板41的安装位置在紧固螺栓耳座5的圆周面上开设有螺栓孔,所述弧形顶板41上对应开设有螺栓安装孔44。

15、根据优选方案,紧固螺栓耳座5采用l侧托架3上原有的外周圈上的紧固螺栓耳座5进行再加工。

16、根据优选方案,竖直导风板42和弧形顶板41的连接处设置有倒圆角45。

17、根据优选方案,螺栓安装孔44开设在弧形顶板41的顶部两端和水平两端上。

18、根据优选方案,弧形顶板41的中间顶部仍旧沿用之前的紧固螺栓耳座5安装位置。

19、本实用新型配合托架上的散热片,能够有效的引导框架吹来的气流向下方流动,达到带走热量的同时还不会产生振动噪音的目的,并且使用要求不受价格经济的影响,改造费用较低,经济实惠还方便。

20、下文中将结合附图对实施本实用新型的最优实施例进行更详尽的描述,以便能容易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特征和优点。



技术特征:

1.一种适用于卧式马达的l侧风导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卧式马达的l侧风导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l侧风导(4)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适用于卧式马达的l侧风导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弧形顶板(41)呈半圆形设置,底部水平面与l侧托架(3)的水平中心面重合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适用于卧式马达的l侧风导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竖直导风板(42)的外径不小于框架散热片(2)的外径,所述出风口(43)的内径不大于l侧托架(3)的直径。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适用于卧式马达的l侧风导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l侧托架(3)外周圈上设置有紧固螺栓耳座(5),所述紧固螺栓耳座(5)对应弧形顶板(41)的安装位置在紧固螺栓耳座(5)的圆周面上开设有螺栓孔,所述弧形顶板(41)上对应开设有螺栓安装孔(44)。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适用于卧式马达的l侧风导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竖直导风板(42)和弧形顶板(41)的连接处设置有倒圆角(45)。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适用于卧式马达的l侧风导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栓安装孔(44)开设在弧形顶板(41)的顶部两端和水平两端上。


技术总结
本技术提供一种适用于卧式马达的L侧风导结构,包括马达框架本体;框架散热片环形阵列状设置在马达框架本体的周向上,框架散热片由多个翅片组成,多个翅片之间形成的间隙平行于中心轴设置;L侧托架安装在马达框架本体的L侧端面上;L侧风导呈弧形,顶部封闭,靠近和远离马达框架本体的侧面呈开口状,L侧风导盖设安装在L侧托架的上半段上,并与L侧风导的外周圈之间形成导风间隙,L侧风导远离L侧托架的竖直面上开设有出风口。本技术配合托架上的散热片,能够有效的引导框架吹来的气流向下方流动,达到带走热量的同时还不会产生振动噪音的目的,并且使用要求不受价格经济的影响,改造费用较低,经济实惠还方便。

技术研发人员:王玉林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无锡东元电机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530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