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仿古建筑防雷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037073发布日期:2023-11-17 17:04阅读:31来源:国知局
一种仿古建筑防雷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防雷,尤其涉及一种仿古建筑防雷装置。


背景技术:

1、仿古建筑屋顶铺设有防雷装置,防雷装置由接闪器、引下线和接地装置组成,接闪器、 引下线和接地装置依次相连。

2、接闪带是接闪器的一种,接闪带沿着仿古建筑屋面的正脊、垂脊,屋檐等易受雷击的部位随形敷设。接闪带需要配合接闪带支架来安装,接闪带支架安装在脊瓦上,利用若干个接闪带支架来托起接闪带,如图1所示。

3、接闪带支架下端为拱形,可以更好的适配脊瓦,但是接闪带支架多采用螺栓固定在脊瓦上,如授权公告号cn209642272u公开的一种旅游景点古建筑保护防雷装置,卡子的圆拱架通过螺钉固定在筒瓦。又如授权公告号cn215254040u公开的古建筑屋檐筒瓦接闪带支架,主卡箍和次卡箍均通过螺栓安装在筒瓦上。螺栓安装的结构形式无疑需要在筒瓦上打孔,会破坏筒瓦,防渗处理不好还可能存在漏水的风险,整个安装操作繁琐。

4、接闪带支架上端在和接闪带安装时,均是两个结构件采用螺栓连接夹持接闪带的安装结构,这样会使得整个安装流程繁琐,如上述的专利公开文件古建筑屋檐筒瓦接闪带支架,卡装片与顶托板之间通过第二连接件相连实现对接闪带的夹紧,第二连接件可以采用螺栓、螺钉或销钉。又如授权公告号cn213753949u公开的用于薄瓦古建筑的接闪带支架,固定组件为分体式结构,固定组件的抱箍与支撑板螺栓连接,两者配合可以夹紧接闪带。综上,接闪带支架上端的结构多为分体式,工人位于屋顶安装需要携带的零件较多,且零件较小,双手来回配合拿取零件,整个安装操作不是很方便。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接闪带支架安装易造成脊瓦损坏,接闪带安装操作繁琐的问题,提供一种仿古建筑防雷装置,可实现接闪带支架无损安装在脊瓦上,同时可便捷迅速安装接闪带。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3、一种仿古建筑防雷装置,包括依次相连的接闪器、 引下线和接地装置,所述接闪器包括接闪带和用于托举接闪带的接闪带支架,利用若干个接闪带支架来支撑接闪带,所述接闪带支架包括用于安装在脊瓦上的固定夹、托举杆和托举座;

4、所述固定夹采用具有弹性的钢板制作,其可以弯折,固定夹两端钩挂在脊瓦边缘,固定夹中部两侧分别向外延伸连接有安装螺栓,两个所述安装螺栓紧抵在脊瓦上,由此可以实现固定夹无损安装在脊瓦上,也能够保证固定夹安装的稳定性;

5、所述固定夹中部还设置所述托举杆,托举杆竖向布置,托举杆上端设置所述托举座,托举座用来夹紧接闪带;

6、所述托举座包括下夹板、上夹板以及弹簧螺栓,所述下夹板固定在托举杆上,下夹板是固定的,下夹板通过所述弹簧螺栓可调连接所述上夹板,弹簧螺栓具有螺栓连接的作用,又有弹性支撑的作用,上夹板和夹板间距可调,上夹板和下夹板上下配合夹持所述接闪带,实现接闪带的安装固定。

7、进一步地,所述固定夹截面为拱形,固定夹与脊瓦轮廓相适配,方便更好的安装在脊瓦上,固定夹两端均向内弯折形成卡爪,两个所述卡爪配合钩挂在脊瓦两侧边缘。

8、进一步地,所述固定夹中部两侧分别向外延伸形成安装板,所述安装板与固定夹为一体结构,每个安装板上布设所述安装螺栓,安装螺栓向下穿过安装板紧抵在脊瓦上。

9、进一步地,所述托举杆为矩形板体,托举杆固定设置在固定夹上,托举杆下端贯穿固定夹,保证两者连接的牢固。

10、进一步地,所述上夹板和下夹板均为拱形板体,可以更好的夹紧接闪带,上夹板和下夹板上下对称布设,在没有安装接闪带之前,上夹板是可以人为进行转动的;所述弹簧螺栓包括紧固螺栓、螺母和压簧,所述螺母固定设置在下夹板一侧,所述上夹板一侧穿设所述紧固螺栓,紧固螺栓和螺母连接,上夹板和下夹板之间的紧固螺栓上套设所述压簧,压簧将上夹板向上撑起。

11、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2、本实用新型结构设计合理,固定夹两端的卡爪先钩挂脊瓦的边缘,而后通过拧转安装螺栓,使得固定夹具有向上移动的趋势,进而卡爪钩挂的更加牢固,由此实现接闪带支架无损安装在脊瓦上,避免对脊瓦造成损坏。由于固定夹具有一定的弹性变形能力,因此其可以适配不同大小规格的脊瓦,提高适用范围。

13、本实用新型的托举座结构是预先组装好的,无需现场拿取零件组装。上夹板和下夹板在初始状态下即保持有一定间距,便于接闪带的放入,放入后仅通过拧转紧固螺栓即可实现上夹板、下夹板对接闪带的夹紧,由此实现接闪带的牢固安装,使得接闪带安装工作更加简便快捷。



技术特征:

1.一种仿古建筑防雷装置,包括依次相连的接闪器、 引下线和接地装置,所述接闪器包括接闪带(1)和用于托举接闪带(1)的接闪带支架(2),其特征在于,所述接闪带支架(2)包括用于安装在脊瓦(11)上的固定夹(21)、托举杆(22)和托举座(2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仿古建筑防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夹(21)截面为拱形,固定夹(21)与脊瓦(11)轮廓相适配,固定夹(21)两端均向内弯折形成卡爪(4),两个所述卡爪(4)配合钩挂在脊瓦(11)两侧边缘。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仿古建筑防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夹(21)中部两侧分别向外延伸形成安装板(5),所述安装板(5)与固定夹(21)为一体结构,每个安装板(5)上布设所述安装螺栓(6),安装螺栓(6)向下穿过安装板(5)紧抵在脊瓦(11)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仿古建筑防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托举杆(22)为矩形板体,托举杆(22)固定设置在固定夹(21)上,托举杆(22)下端贯穿固定夹(21)。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仿古建筑防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夹板(8)和下夹板(7)均为拱形板体,上夹板(8)和下夹板(7)上下对称布设;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一种仿古建筑防雷装置,包括依次相连的接闪器、引下线和接地装置,接闪器包括接闪带和用于托举接闪带的接闪带支架,接闪带支架包括用于安装在脊瓦上的固定夹、托举杆和托举座;固定夹两端钩挂在脊瓦边缘,固定夹中部两侧分别向外延伸连接有安装螺栓,两个安装螺栓紧抵在脊瓦上,由此可以实现固定夹无损安装在脊瓦上,也能够保证固定夹安装的稳定性;固定夹中部还设置托举杆,托举杆上端设置托举座;托举座包括下夹板、上夹板以及弹簧螺栓,下夹板固定在托举杆上,下夹板通过所述弹簧螺栓可调连接上夹板,上夹板和下夹板上下配合夹持接闪带。本技术既可以实现接闪带支架无损安装在脊瓦上,又能极大方便接闪带的安装。

技术研发人员:赵新生,周金洋,孔维通,陈昊,周振振,赵剑,宋志杰,孔若晨,赵港徽,白佳佳,刘文杰,梁艳,何永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开封宋城园林古建工程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530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