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压直挂储能PCS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218876发布日期:2023-11-30 10:03阅读:42来源:国知局
一种高压直挂储能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高压储能产品,具体涉及一种高压直挂储能pcs结构。


背景技术:

1、高压直挂储能,顾名思义是可直接并网的高压储能系统,与低压储能系统相比与电网电气距离近,暂态过程中支撑电压效果更好,省掉工频变压器,减少投资、降低损耗,可模拟发电机组四象限运行,同时提供有功支撑和无功调节,支撑电网能力更强,提高系统的安全稳定性。而高压直挂pcs(高压直挂储能变流器)是高压储能系统的核心组件之一,传统的高压直挂pcs的每个模块均是采用独立机柜设计,导致体积会更大,在成套时也需要独立的安装空间,因此,设计一种结构紧凑的高压直挂储能pcs结构是迫在眉睫的。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高压直挂储能pcs结构,以解决上述问题。

2、本实用新型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3、一种高压直挂储能pcs结构,包括可拆卸连接的壳体和盖板,所述壳体由2个侧板、一个前面板、一个后面板和一个底板组成,其中,

4、所述底板上固定安装有若干薄膜电容、若干与所述侧板平行设置的风道隔板、充电电阻和充电接触器,所述风道隔板设置在所述薄膜电容与前面板之间,所述薄膜电容通过所述充电电阻与所述充电接触器连接,所有所述风道隔板的顶部的部分区域共同设置有散热器,相邻所述风道隔板之间形成风道,位于所述风道的端头的前面板设置有出风口,顶部未连接所述散热器的所述风道隔板的区域嵌入固定设置有逆变机械旁路接触器;

5、所述散热器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igbt组件,所述薄膜电容的上表面固定设置有与所述薄膜电容连接的电容叠层母排,所述igbt组件的正负极连接有吸收电容(吸收电容位于igbt组件的上方),部分所述igbt组件的正负极通过所述电容叠层母排与所述薄膜电容连接,部分所述igbt组件的逆变侧还通过第一连接排组与所述逆变机械旁路接触器连接;

6、所述壳体内安装有第一安装板,所述第一安装板位于充电电阻和充电接触器的上方,所述第一安装板上固定连接有直流机械旁路接触器和第二连接排组,所述直流机械旁路接触器通过所述电容叠层母排与所述薄膜电容连接,部分所述igbt组件的正极通过部分所述第二连接排组与所述直流机械旁路接触器连接,同时所述直流机械旁路接触器、电容叠层母排通过部分所述第二连接排组与外部充电电源连接;

7、所述壳体内固定连接有开关电源安装板,所述开关电源安装板位于所述电容叠层母排的上方,所述开关电源安装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放电电阻和开关电源;

8、所述壳体内固定连接有控制安装板,所述控制安装板位于所述igbt组件的上方,所述控制安装板上固定安装有对所述igbt组件进行控制和监测的控制板以及驱动板。

9、作为优化,两个所述侧板和后面板分别设置有第二进风口、第三进风口和第一进风口。

10、作为优化,所述前面板上设置有螺孔,通过所述螺孔将风机安装板固定安装在所述出风口上,所述风机安装板上固定安装有抽风机。

11、作为优化,所述风道隔板上固定连接有逆变机械旁路接触器安装板,所述逆变机械旁路接触器固定板上固定连接有逆变机械旁路接触器,且部分所述风道隔板的局部区域的顶部向下凹陷使得该部分所述风道隔板的局部区域的顶部高度低于所述逆变机械旁路接触器的底部,以相互配合形成能够容纳所述逆变机械旁路接触器的凹槽,所述逆变机械旁路接触器设置在所述凹槽内。

12、作为优化,所述igbt组件包括第一igbt、第二igbt,所述第一连接排组包括u排、第一v排以及第二v排,所述第一igbt、第二igbt的正负极通过所述电容叠层母排与所述薄膜电容连接,所述第一igbt、第二igbt的逆变侧通过所述u排、第一v排以及第二v排与所述逆变机械旁路接触器连接。

13、作为优化,所述igbt组件还包括第三igbt,所述第二连接排组包括dc转接排,所述第三igbt的正极通过dc转接排与所述直流机械旁路接触器连接,所述第三igbt的负极通过所述电容叠层母排与所述薄膜电容连接。

14、作为优化,所述第二连接排组还包括直流负排、直流正排、dc-dc排,所述第一安装板上固定连接有电流霍尔传感器,所述直流负排与所述电容叠层母排的负极连接,所述直流正排与所述直流机械旁路接触器连接,所述dc-dc排穿过所述电流霍尔传感器。

15、作为优化,所述直流负排、直流正排、dc-dc排与所述第一安装板之间设置有绝缘支撑块。

16、作为优化,所述前面板上设置有第一绝缘固定块,所述u排、第一v排穿过所述前面板延伸至所述壳体外侧,且所述u排、第一v排分别通过所述第一绝缘固定块固定在所述壳体上。

17、作为优化,所述前面板上设置有第二绝缘固定块,所述直流负排、直流正排、dc-dc排穿过所述前面板延伸至所述壳体外侧,且所述直流负排、直流正排、dc-dc排分别通过所述第二绝缘固定块固定在所述壳体上。

18、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的优点和有益效果:

19、本实用新型相较于传统的pcs结构相比,体积更小,采用分体插箱式结构使pcs结构更轻量化,且在极小的插箱空间内增加了机械旁路等功能器件,增强了储能系统的功能性和安全性,通过设置风道隔板、风道、抽风机进风口和出风口,提高了壳体的散热性能。



技术特征:

1.一种高压直挂储能pcs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可拆卸连接的壳体和盖板,所述壳体由2个侧板、一个前面板、一个后面板和一个底板组成,其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压直挂储能pcs结构,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侧板和后面板分别设置有第二进风口、第三进风口和第一进风口。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压直挂储能pcs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前面板上设置有螺孔,通过所述螺孔将风机安装板固定安装在所述出风口上,所述风机安装板上固定安装有抽风机。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压直挂储能pcs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风道隔板上固定连接有逆变机械旁路接触器安装板,所述逆变机械旁路接触器固定板上固定连接有逆变机械旁路接触器,且部分所述风道隔板的局部区域的顶部向下凹陷使得该部分所述风道隔板的局部区域的顶部高度低于所述逆变机械旁路接触器的底部,以相互配合形成能够容纳所述逆变机械旁路接触器的凹槽,所述逆变机械旁路接触器设置在所述凹槽内。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压直挂储能pcs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igbt组件包括第一igbt、第二igbt,所述第一连接排组包括u排、第一v排以及第二v排,所述第一igbt、第二igbt的正负极通过所述电容叠层母排与所述薄膜电容连接,所述第一igbt、第二igbt的逆变侧通过所述u排、第一v排以及第二v排与所述逆变机械旁路接触器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压直挂储能pcs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igbt组件还包括第三igbt,所述第二连接排组包括dc转接排,所述第三igbt的正极通过dc转接排与所述直流机械旁路接触器连接,所述第三igbt的负极通过所述电容叠层母排与所述薄膜电容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压直挂储能pcs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排组还包括直流负排、直流正排、dc-dc排,所述第一安装板上固定连接有电流霍尔传感器,所述直流负排与所述电容叠层母排的负极连接,所述直流正排与所述直流机械旁路接触器连接,所述dc-dc排穿过所述电流霍尔传感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高压直挂储能pcs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直流负排、直流正排、dc-dc排与所述第一安装板之间设置有绝缘支撑块。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高压直挂储能pcs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前面板上设置有第一绝缘固定块,所述u排、第一v排穿过所述前面板延伸至所述壳体外侧,且所述u排、第一v排分别通过所述第一绝缘固定块固定在所述壳体上。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高压直挂储能pcs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前面板上设置有第二绝缘固定块,所述直流负排、直流正排、dc-dc排穿过所述前面板延伸至所述壳体外侧,且所述直流负排、直流正排、dc-dc排分别通过所述第二绝缘固定块固定在所述壳体上。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高压储能产品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高压直挂储能PCS结构,包括可拆卸连接的壳体和盖板,所述底板上固定安装有若干薄膜电容、若干与所述侧板平行设置的风道隔板、充电电阻和充电接触器,所有所述风道隔板的顶部的部分区域共同设置有散热器,顶部未连接所述散热器的所述风道隔板的区域嵌入固定设置有逆变机械旁路接触器;所述散热器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IGBT组件,所述薄膜电容的上表面固定设置有电容叠层母排,第一安装板上固定连接有直流机械旁路接触器和第二连接排组;所述开关电源安装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放电电阻和开关电源;所述控制安装板上固定安装有对所述IGBT组件进行控制和监测的控制板以及驱动板。本技术使PCS结构更轻量化。

技术研发人员:黄立平,刘健,汪林,赖成毅,刘俊,彭伟,张川,张黎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东方日立(成都)电控设备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601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