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5G手机的充电管理电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141513发布日期:2023-11-22 23:28阅读:111来源:国知局
一种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智能终端,特别涉及一种5g手机的充电管理电路。


背景技术:

1、5g手机已逐渐成为智能手机的主流,刷视频、查阅资料、聊天、看书、听音乐等功能被消费者使用较多,人们使用手机的频率也越来越高,因此智能手机的耗电也会大幅增加,出现每天均需充电,甚至一天充两次电的情况。因此,快充功能逐渐成了智能手机的标配。如申请号为201620776663.7,名称手机终端中的组合式快速充电电路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由快速次充电芯片设置2.5a-3a充电电流实现快充功能,但通过一块充电芯片输出大电流充电的方式,需先将充电器输入的较高电压经充电芯片二次降压及增加电流,而充电芯片进行转换时热损大,这种热损会随充电器电压提高变得愈加严重,且充电时电池也存在发热问题,并且现有技术在快充电路在给电池充电并没有保护措施,不稳定或过高的充电电压在充电时会损伤电池,充电发热高等情况都影响电池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1、鉴于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5g手机的充电管理电路,能实现快速充电功能。

2、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取了以下技术方案:

3、一种5g手机的充电管理电路,其包括:第一充电模块、第二充电模块和电池保护模块,第一充电模块和第二充电模块与电池保护模块连接,所述电池保护模块包括:电池连接器、及与电池连接器电连接的第一电压钳位单元、第二电压钳位单元、第一滤波单元、第一限流保护单元和第二限流保护单元,所述第一电压钳位单元通过第一滤波单元连接5g手机的电源管理芯片,所述第二电压钳位单元连接5g手机的基带芯片,所述第一限流保护单元和第二限流保护单元连接电源管理芯片和第二充电模块。

4、所述5g手机的充电管理电路中,所述第一电压钳位单元包括第一tvs二极管,所述第一tvs二极管的一端连接电池连接器的第4脚、也通过第一滤波单元连接电源管理芯片的ae23脚,第一tvs二极管的另一端接地。

5、所述5g手机的充电管理电路中,所述第一滤波单元包括第一电阻和第一电容,所述第一电阻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tvs二极管的一端和电池连接器的第4脚、也通过第一电容接地,第一电阻的另一端连接电源管理芯片的ae23脚。

6、所述5g手机的充电管理电路中,所述第二电压钳位单元包括第二tvs二极管,所述第二tvs二极管的一端连接电池连接器的第3脚和基带芯片的n3脚,第二tvs二极管的另一端接地。

7、所述5g手机的充电管理电路中,所述电池保护模块还包括第二滤波单元,所述第二滤波单元包括第二电容、第三电容和第四电容,所述第二电容的一端连接电池连接器的第1脚、第一充电模块和第二充电模块,第二电容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第三电容和第四电容与第二电容并联。

8、所述5g手机的充电管理电路中,所述第一限流保护单元包括第一保险丝和第二电阻,所述第一保险丝的一端连接电池连接器的第5脚和第6脚,第一保险丝的另一端连接电源管理芯片的l19脚、也通过第二电阻连接第二充电模块。

9、所述5g手机的充电管理电路中,所述第二限流保护单元包括第二保险丝和第三电阻,所述第二保险丝的一端连接电池连接器的第5脚和第6脚,第一保险丝的另一端连接电源管理芯片的n19脚、也通过第三电阻连接第二充电模块。

10、所述5g手机的充电管理电路中,所述第一充电模块包括主充电芯片、电感、第五电容、第六电容、第七电容、第八电容和第九电容,所述主充电芯片的btst端通过第五电容连接主充电芯片的sw端和电感的一端,主充电芯片的sys端连接电感的另一端、第六电容的一端和vbat供电端,第六电容的另一端接地,第七电容和第八电容与第六电容并联,所述主充电芯片的bat端连接电池连接器的第1脚和第二充电模块、也通过第八电容接地。

11、所述5g手机的充电管理电路中,所述第二充电模块包括次充电芯片、第四电阻、第五电阻、第六电阻和若干滤波电容构成的第三滤波单元,所述次充电芯片的a3、b3、c3、d3、e3、f3、g3、h3脚连接主充电芯片的bat脚、电池连接器的第1脚和第三滤波单元,也通过第四电阻连接次充电芯片的a7脚,次充电芯片的b7端通过第五电阻连接电池连接器的第5脚和第6脚,次充电芯片的a6端连接第二电阻的一端、也通过第六电阻接地,次充电芯片的b6端连接第三电阻的一端、也通过第七电阻接地。

12、所述5g手机的充电管理电路中,所述电池保护模块还包括限流滤波单元,所述限流滤波单元包括:第三tvs二极管、第三保险丝、第十电容和第十一电容,第三tvs二极管的一端连接电池连接器的第1脚、并通过第十电容接地、也通过第十一电容接地、还通过第三保险丝连接电源管理芯片的ac1脚。

13、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5g手机的充电管理电路,通过第一充电模块、第二充电模块同时对电池充电,避免了单充电模块充电效率低、热损大的问题,在充电时通过第一电压钳位单元、第二电压钳位单元、第一滤波单元、第一限流保护单元和第二限流保护单元,实现对充电电压钳位、对预充电电流限流保护等,使手机的基带芯片和电源管理芯片可靠得知电池的实时电压和温度,从而调整充电电压和充电电流,防止电池过充、温度过高等而损伤电池,从而确保电池的使用寿命。



技术特征:

1.一种5g手机的充电管理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充电模块、第二充电模块和电池保护模块,第一充电模块和第二充电模块与电池保护模块连接,所述电池保护模块包括:电池连接器、及与电池连接器电连接的第一电压钳位单元、第二电压钳位单元、第一滤波单元、第一限流保护单元和第二限流保护单元,所述第一电压钳位单元通过第一滤波单元连接5g手机的电源管理芯片,所述第二电压钳位单元连接5g手机的基带芯片,所述第一限流保护单元和第二限流保护单元连接电源管理芯片和第二充电模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5g手机的充电管理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压钳位单元包括第一tvs二极管,所述第一tvs二极管的一端连接电池连接器的第4脚、也通过第一滤波单元连接电源管理芯片的ae23脚,第一tvs二极管的另一端接地。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5g手机的充电管理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滤波单元包括第一电阻和第一电容,所述第一电阻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tvs二极管的一端和电池连接器的第4脚、也通过第一电容接地,第一电阻的另一端连接电源管理芯片的ae23脚。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5g手机的充电管理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电压钳位单元包括第二tvs二极管,所述第二tvs二极管的一端连接电池连接器的第3脚和基带芯片的n3脚,第二tvs二极管的另一端接地。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5g手机的充电管理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保护模块还包括第二滤波单元,所述第二滤波单元包括第二电容、第三电容和第四电容,所述第二电容的一端连接电池连接器的第1脚、第一充电模块和第二充电模块,第二电容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第三电容和第四电容与第二电容并联。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5g手机的充电管理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限流保护单元包括第一保险丝和第二电阻,所述第一保险丝的一端连接电池连接器的第5脚和第6脚,第一保险丝的另一端连接电源管理芯片的l19脚、也通过第二电阻连接第二充电模块。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5g手机的充电管理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限流保护单元包括第二保险丝和第三电阻,所述第二保险丝的一端连接电池连接器的第5脚和第6脚,第一保险丝的另一端连接电源管理芯片的n19脚、也通过第三电阻连接第二充电模块。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5g手机的充电管理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充电模块包括主充电芯片、电感、第五电容、第六电容、第七电容、第八电容和第九电容,所述主充电芯片的btst端通过第五电容连接主充电芯片的sw端和电感的一端,主充电芯片的sys端连接电感的另一端、第六电容的一端和vbat供电端,第六电容的另一端接地,第七电容和第八电容与第六电容并联,所述主充电芯片的bat端连接电池连接器的第1脚和第二充电模块、也通过第八电容接地。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5g手机的充电管理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充电模块包括次充电芯片、第四电阻、第五电阻、第六电阻、第七电阻和若干滤波电容构成的第三滤波单元,所述次充电芯片的a3、b3、c3、d3、e3、f3、g3、h3脚连接主充电芯片的bat脚、电池连接器的第1脚和第三滤波单元,也通过第四电阻连接次充电芯片的a7脚,次充电芯片的b7端通过第五电阻连接电池连接器的第5脚和第6脚,次充电芯片的a6端连接第二电阻的一端、也通过第六电阻接地,次充电芯片的b6端连接第三电阻的一端、也通过第七电阻接地。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5g手机的充电管理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保护模块还包括限流滤波单元,所述限流滤波单元包括:第三tvs二极管、第三保险丝、第十电容和第十一电容,第三tvs二极管的一端连接电池连接器的第1脚、并通过第十电容接地、也通过第十一电容接地、还通过第三保险丝连接电源管理芯片的ac1脚。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5G手机的充电管理电路,包括:第一充电模块、第二充电模块和电池保护模块,所述电池保护模块包括:电池连接器、及与电池连接器电连接的第一、第二电压钳位单元、第一滤波单元、第一、第二限流保护单元,通过第一充电模块、第二充电模块同时对电池充电,避免了单充电模块充电效率低、热损大的问题,在充电时通过第一电压钳位单元、第二电压钳位单元、第一滤波单元、第一限流保护单元和第二限流保护单元,实现对充电电压钳位、对预充电电流限流保护等,使手机的基带芯片和电源管理芯片可靠得知电池的实时电压和温度,从而调整充电电压和充电电流,防止电池过充、温度过高等而损伤电池,从而确保电池的使用寿命。

技术研发人员:王彦博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世汉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602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