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光伏组件边框及光伏组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304531发布日期:2023-12-07 08:13阅读:31来源:国知局
一种光伏组件边框及光伏组件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光伏组件,具体涉及一种光伏组件边框及光伏组件。


背景技术:

1、光伏组件包括层压件和边框,将层压件卡接于边框内,通过边框对层压件本体进行固定、保护。其中,层压件通常为矩形结构件。层压件的受光面为正面,层压件的背光面为背面。

2、现有技术中,通过在边框上设置矩形凹槽,将层压件卡接于矩形凹槽内,对层压件进行固定。层压件卡接于矩形凹槽内,层压件的背面抵接于矩形凹槽的第一侧壁,层压件的正面抵接于矩形凹槽的第二侧壁。

3、然而,当光伏组件的正面受到较大的风雪载荷时,层压件正面的边缘会翘起,层压件正面的边缘会与矩形凹槽的第二侧壁靠近底壁的位置产生较大应力。从而导致层压件存在爆裂的风险。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光伏组件边框及光伏组件,以解决或者至少部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当光伏组件的正面受到较大的风雪载荷时,层压件正面的边缘会翘起,层压件正面的边缘会与矩形凹槽的第二侧壁靠近底壁的位置产生较大应力。从而导致层压件存在爆裂的风险。

2、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

3、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光伏组件边框,所述光伏组件边框包括:边框本体,所述边框本体上设置有第一凹槽和腔体,所述第一凹槽包括连接于所述腔体的第一侧壁、与所述第一侧壁间隔设置的第二侧壁以及连接于所述第一侧壁和所述第二侧壁之间的底壁,所述第一凹槽用于卡接层压件,且所述层压件的正面靠近所述第二侧壁;所述边框本体还设置有避让腔,所述避让腔设置于所述第二侧壁靠近所述底壁的位置,且所述避让腔朝向远离所述第一侧壁的方向凸起。

4、可选地,所述避让腔沿所述第一凹槽的一端延伸至所述第一凹槽的另一端。

5、可选地,沿所述第一侧壁延伸至所述第二侧壁的方向,所述避让腔的截面积逐渐递减。

6、可选地,沿所述第一凹槽的一端延伸至另一端的方向,所述避让腔的投影为三角形、矩形或梯形中的任一种。

7、可选地,沿所述第一侧壁延伸至所述第二侧壁的方向,所述避让腔的高度大于等于1mm且小于等于5mm;沿所述第一凹槽的底壁延伸至所述第一凹槽开口的方向,所述避让腔的宽度大于等于2mm且小于等于8mm。

8、可选地,所述边框本体还设置有安装边,所述安装边连接于所述腔体远离所述第一凹槽的侧壁。

9、可选地,所述边框本体由金属带辊压一体成型。

10、第二方面,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光伏组件,所述光伏组件包括:第一方面所述的光伏组件边框以及层压件,其中,所述层压件卡接于所述光伏组件边框的所述第一凹槽内。

11、可选地,所述光伏组件还包括:夹具,所述夹具包括间隔设置的夹持部和安装部,所述安装部连接于所述夹持部的一端,所述夹持部夹持于所述第一凹槽的外壁;连接件,所述连接件穿过所述安装部,可拆卸地连接于光伏组件支架。

12、可选地,所述夹持部的内壁与所述第一凹槽的外壁适配。

13、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光伏组件边框及光伏组件,所述光伏组件边框包括:边框本体,所述边框本体上设置有第一凹槽和腔体,所述第一凹槽包括连接于所述腔体的第一侧壁、与所述第一侧壁间隔设置的第二侧壁以及连接于所述第一侧壁和所述第二侧壁之间的底壁,所述第一凹槽用于卡接层压件,且所述层压件的正面靠近所述第二侧壁;所述边框本体还设置有避让腔,所述避让腔设置于所述第二侧壁靠近所述底壁的位置,且所述避让腔朝向远离所述第一侧壁的方向凸起。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光伏组件边框,将层压件卡接于所述边框的第一凹槽内,且将层压件的正面抵接于第一凹槽的第二侧壁。当光伏组件的正面受到较大的风雪载荷时,层压件正面的边缘翘起,层压件正面的边缘可以伸入设置于第二侧壁靠近底壁位置的避让腔内。从而避免层压件正面的边缘与第一凹槽的第二侧壁靠近底壁的位置产生较大的应力,降低层压件发生爆裂的概率。



技术特征:

1.一种光伏组件边框,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伏组件边框,其特征在于,所述避让腔沿所述第一凹槽的一端延伸至所述第一凹槽的另一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伏组件边框,其特征在于,沿所述第一侧壁延伸至所述第二侧壁的方向,所述避让腔的截面积逐渐递减。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伏组件边框,其特征在于,沿所述第一凹槽的一端延伸至另一端的方向,所述避让腔的投影为三角形、矩形或梯形中的任一种。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伏组件边框,其特征在于,沿所述第一侧壁延伸至所述第二侧壁的方向,所述避让腔的高度大于等于1mm且小于等于5m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伏组件边框,其特征在于,所述边框本体还设置有安装边,所述安装边连接于所述腔体远离所述第一凹槽的侧壁。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伏组件边框,其特征在于,所述边框本体由金属带辊压一体成型。

8.一种光伏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光伏组件边框以及层压件,其中,所述层压件卡接于所述光伏组件边框的所述第一凹槽内。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光伏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光伏组件还包括: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光伏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部的内壁与所述第一凹槽的外壁适配。


技术总结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光伏组件边框及光伏组件,包括:边框本体,边框本体上设置有第一凹槽和腔体,第一凹槽包括连接于腔体的第一侧壁、与第一侧壁间隔设置的第二侧壁以及连接于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之间的底壁,第一凹槽用于卡接层压件,且层压件的正面抵接于第二侧壁;边框本体还设置有避让腔,避让腔设置于第二侧壁靠近底壁的位置,且避让腔朝向远离第一侧壁的方向凸起。当光伏组件的正面受到较大的风雪载荷时,层压件正面的边缘翘起,层压件正面的边缘可以伸入设置于第二侧壁靠近底壁位置的避让腔内。从而避免层压件正面的边缘与第一凹槽的第二侧壁靠近底壁的位置产生较大的应力,降低层压件发生爆裂的概率。

技术研发人员:涂中东,武谦,余永林,冯春暖,吕俊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隆基绿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612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