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低压无功补偿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837444发布日期:2023-10-25 13:23阅读:27来源:国知局
高低压无功补偿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电力系统,具体地说,涉及高低压无功补偿装置。


背景技术:

1、在工业企业供电系统中,绝大部分用电设备(如感应电动机、变压器、电抗器、电焊机等)为感性负荷,这些设备不仅需要从电力系统吸收有功功率,还要吸收无功功率以产生正常所必须的交变磁场;

2、然而在输送有功功率一定的情况下,无功功率增大,将带来以下许多不良的后果:引起线路电流增大,使供电网络中的功率损耗和电能损耗增大;使供电网络的电压损失增大,影响负荷端的电压质量;使供配电设备的容量不能得到充分利用,降低了供电能力;使发电机的输出能力下降,发电设备效率降低,发电成本提高。

3、为了减少负荷无功功率带来的不利影响,目前国内电网采用的电容补偿技术主要是高压集中补偿、低压分散补偿和就地补偿方式,高低压无功功率补偿装置的作用是根据供电母线的电压、无功需求或者功率因数情况,自动投切电容器组,跟踪负荷的变化情况进行无功补偿,从而提高功率因数,改善供电质量,降低电能损耗,但现有的通过同步调相机实现无功功率调节的高低压无功功率补偿装置,结构较为复杂,不便于维护。

4、为了简化无功功率的补偿结构,提出高低压无功补偿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高低压无功补偿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高低压无功补偿装置,包括投切单元和补偿单元,所述投切单元包括投切控制器和投切模块,所述补偿单元包括容性功率模块和感性功率模块,所述投切控制器接所述投切模块,所述投切单元接所述容性功率模块和所述感性功率模块;

3、所述投切控制器控制所述投切模块在所述容性功率模块和所述感性功率模块之间进行切换。

4、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投切模块包括第一支路和第二支路;

5、所述第一支路包括晶闸管vt1、vt2和电容c1,所述晶闸管vt1与所述晶闸管vt2反向并联形成第一反并联支路,所述第一反并联支路一端接所述投切控制器,所述第一反并联支路另一端接所述容性功率模块,所述容性功率模块接所述电容c1,所述电容c1接电网;

6、所述第二支路包括晶闸管vt3、vt4和电容c2,所述晶闸管vt3与所述晶闸管vt4反向并联形成第二反并联支路,所述第二反并联支路一端接所述投切控制器,所述第二反并联支路另一端接所述感性功率模块,所述感性功率模块接所述电容c2,所述电容c2接电网。

7、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投切模块还包括电感l1、l2,且所述电感l1一端接所述投切控制器,所述电感l1另一端接所述第一反并联支路,所述电感l2一端接所述投切控制器,所述电感l2另一端接所述第二反并联支路。

8、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容性功率模块包括放大器u1,

9、所述放大器u1的2脚接电阻r1并接电容c3,所述放大器u1的3脚接所述第一反并联支路,所述放大器u1的6脚接电阻r2并接所述电容c3另一端,所述电阻r1接所述电阻r2另一端并接所述电容c1。

10、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感性功率模块包括电感l3、电阻r3和电容c4,

11、所述第二反并联支路接所述电感l3并接所述电容c4,所述电感l3接所述电阻r3,所述电容c4接所述电阻r3另一端并接所述电容c2。

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3、该高低压无功补偿装置中,投切控制器根据供电母线的电压、功率因数情况,控制投切单元在容性功率模块与感性功率模块之间进行切换,能量在两种负荷之间相互交换,感性功率模块所需要的无功功率可由容性功率模块输出的无功功率来补偿。



技术特征:

1.高低压无功补偿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投切单元和补偿单元,所述投切单元包括投切控制器和投切模块,所述补偿单元包括容性功率模块和感性功率模块,所述投切控制器接所述投切单元,所述投切单元接所述容性功率模块和所述感性功率模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低压无功补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投切模块包括第一支路和第二支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低压无功补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投切模块还包括电感l1、l2,且所述电感l1一端接所述投切控制器,所述电感l1另一端接所述第一反并联支路,所述电感l2一端接所述投切控制器,所述电感l2另一端接所述第二反并联支路。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低压无功补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容性功率模块包括放大器u1,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低压无功补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感性功率模块包括电感l3、电阻r3和电容c4,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电力系统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高低压无功补偿装置,包括投切单元和补偿单元。本技术通过投切控制器根据供电母线的电压、功率因数情况,控制投切单元在容性功率模块与感性功率模块之间进行切换,能量在两种负荷之间相互交换,感性功率模块所需要的无功功率可由容性功率模块输出的无功功率来补偿。

技术研发人员:冀中鹏,吴伟,马鹏飞,董玉静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郑州沃能电气设备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615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