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源适配器以及储能电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127172发布日期:2023-11-22 19:00阅读:34来源:国知局
电源适配器以及储能电源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储能设备,特别是涉及一种电源适配器以及储能电源。


背景技术:

1、随着人们生活水平提高,户外用电产品越来越多,对储能电源的需求越来越大。因储能电源在户内充电有安全隐患,一般在户外进行充电,但户外充电环境会比较差,电源适配器内部容易进雨水和灰尘,导致电源适配器容易损坏,甚至发生漏电、火灾等。


技术实现思路

1、鉴于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源适配器以及储能电源,旨在提升相关技术中电源适配器的防护等级的同时改善其散热的技术问题。

2、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电源适配器,其包括:散热框、电路板、输入导线、输出导线以及导热胶;散热框具有容腔;电路板安装固定于所述容腔内,所述电路板设有电子元器件以及与所述电子元器件相导通的电源输入端和电源输出端;输入导线穿过所述散热框与所述电源输入端电连接;输出导线穿过所述散热框与所述电源输出端电连接;导热胶填充于所述容腔,并在所述容腔内形成封装层,以将所述电路板以及所述电路板上的电子元器件均封装于其内。

3、可选地,所述散热框包括散热框体以及一体连接于所述散热框体各侧壁上的多个翅片;

4、其中,所述散热框体限定出所述容腔。

5、可选地,多个所述翅片均沿垂直于所述散热框体的侧壁方向向外延伸且并列设置,各所述翅片之间均具有间隙。

6、可选地,所述电源适配器还包括外壳,所述外壳具有安装空间,所述散热框安装固定于所述安装空间内,所述输入导线和所述输出导线均穿过所述外壳伸出所述外壳外。

7、可选地,所述外壳包括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所述第一壳体可拆卸连接于所述第二壳体,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共同限定出所述安装空间;

8、所述散热框位于所述安装空间内,并与所述第一壳体连接固定。

9、可选地,所述散热框体具有连接部,所述连接部开设有螺孔;

10、所述电源适配器包括螺纹紧固件,所述螺纹紧固件穿过所述第一壳体螺接固定于所述螺孔。

11、可选地,所述外壳分别开设有第一散热孔和第二散热孔,所述第一散热孔和所述第二散热孔均与所述安装空间连通;

12、所述电源适配器还包括散热风扇,所述散热风扇安装固定于所述安装空间内,并与所述第一散热孔或所述第二散热孔对应设置。

13、可选地,所述散热框采用金属或合金制成。

14、可选地,所述导热胶通过干燥或固化而凝固成封装层。

15、本实用新型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种储能电源,包括如上所述的电源适配器。

16、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有益效果是:区别于现有技术的情况,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源适配器,电子元器件所产生的热量可通过已经固化成封装层的导热胶传导至散热框,之后借助散热框上的各侧壁与外界环境进行热交换,从而改善散热效率。另外,由于导热胶将电路板以及电子元器件均封装在散热框的容腔内,即是说,电路板以及电路板上的电子元器件同时被导热胶以及散热框所包覆,可形成i p65或以上高防护等级的防水防尘结构。



技术特征:

1.一种电源适配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源适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框包括散热框体以及一体连接于所述散热框体各侧壁上的多个翅片;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源适配器,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翅片均沿垂直于所述散热框体的侧壁方向向外延伸且并列设置,各所述翅片之间均具有间隙。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源适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适配器还包括外壳,所述外壳具有安装空间,所述散热框安装固定于所述安装空间内,所述输入导线和所述输出导线均穿过所述外壳伸出所述外壳外。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源适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包括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所述第一壳体可拆卸连接于所述第二壳体,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共同限定出所述安装空间;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源适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框体具有连接部,所述连接部开设有螺孔;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源适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分别开设有第一散热孔和第二散热孔,所述第一散热孔和所述第二散热孔均与所述安装空间连通;

8.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电源适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框采用金属或合金制成。

9.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电源适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热胶通过干燥或固化而凝固成封装层。

10.一种储能电源,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9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电源适配器。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电源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电源适配器以及储能电源,该电源适配器包括:散热框、电路板、输入导线、输出导线以及导热胶;散热框具有容腔;电路板安装固定于容腔内,电路板设有电子元器件以及与电子元器件相导通的电源输入端和电源输出端;输入导线穿过散热框与电源输入端电连接;输出导线穿过散热框与电源输出端电连接;导热胶填充于容腔,并在容腔内形成封装层,以将电路板以及电路板上的电子元器件均封装于其内。通过上述方式,本技术实施例能够提升相关技术中电源适配器的防护等级的同时改善其散热的技术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尹相柱,游永亮,曾华全,蒙仲平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深圳市德兰明海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619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