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光伏组件导水排泥装置及光伏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852624发布日期:2023-10-25 20:13阅读:65来源:国知局
一种光伏组件导水排泥装置及光伏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光伏组件排水除尘,尤其涉及一种光伏组件导水排泥装置及光伏系统。


背景技术:

1、对于安装倾角较小的光伏组件,在组件表面积灰后随着雨水的冲刷,灰尘会集聚在组件下边缘,水蒸发后形成泥带,严重影响组件发电量和使用寿命。为了解决此类问题,现有技术中采用的是导水排泥夹,该导水排泥夹由亲水材料制造,扣在光伏组件的边框上,利用虹吸原理排走积水。

2、近年来,光伏建筑一体化(bipv)和附着在建筑物上的光伏发电系统(bapv)正在快速成长,各种防水组件应用也日益广泛,成为光伏发电应用的一个重要的领域;还有一些光伏电站其阵列安装光伏组件时,相邻组件之间距离很近或者靠在一起没有间隙,上述组件边框都有凸缘,有因为积水而产生的积灰问题,因其组件之间一般靠紧安装、没有缝隙,从而导致无法安装现有的导水排泥夹。

3、专利:cn216929959u提到的一种光伏组件导水排泥装置及光伏系统,虽然能用于解决上述问题,但存在的问题是容易脱落,申请号:2023211178036所述的用弹簧固定的导流装置,对于光伏组件铝边框特别纤薄的场合,会有脱落的问题,尤其是在用工具清洗触碰到该装置,或者相邻组件因为热胀冷缩不同而导致相对位移,其更容易脱落。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光伏组件导水排泥装置及光伏系统,以解决现有导水排泥装置容易脱落,尤其是在用工具清洗触碰到该装置,或者相邻组件因为热胀冷缩不同而导致相对位移,其更容易脱落的技术问题。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提供了一种光伏组件导水排泥装置,包括导水排泥装置,所述导水排泥装置的上下两端中,其一端至少有一处倒钩构造与相邻两个光伏组件的一个光伏组件边框内侧相抵,所述导水排泥装置用粘接剂与光伏组件边框固定连接,所述粘接剂为能在一定范围内可弹性变形的结构密封胶;所述导水排泥装置的内侧面与光伏组件边框构成导流通道,所述导流通道的一端跨过光伏组件边框并向光伏组件玻璃延伸构成导流端,所述导流通道的另一端形成出口,所述出口的位置跨越或者至少位于被排水的光伏组件边框外侧的立面处。

3、进一步地,所述粘接剂为中性硅酮结构胶。

4、进一步地,所述粘接剂设置于所述导水排泥装置的内侧面的中部与光伏组件边框之间。

5、进一步地,所述导水排泥装置内侧面的左右两侧分别设有沿上下延伸的凸缘,所述凸缘与光伏组件边框形成支撑作用,所述凸缘之间设有中间凹槽,所述凸缘远离所述中间凹槽的一侧设有侧槽,所述侧槽、所述凸缘与光伏组件边框围合成匚形状的空间,构成所述导流通道;所述粘接剂设置于中间凹槽与光伏组件边框之间。

6、进一步地,所述导流端、所述出口分别设置于所述导流通道的上下两端。

7、进一步地,所述倒钩构造设置于所述导水排泥装置的上端。

8、进一步地,所述倒钩构造的长度沿左右延伸。

9、进一步地,所述导水排泥装置为锌合金制造或者塑料制造。

10、进一步地,所述导水排泥装置的内侧面设有亲水涂层。

11、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光伏系统,包括多个相互拼接的或者并排排列的光伏组件,所述光伏组件包括光伏组件玻璃及安装于所述光伏组件玻璃外周的光伏组件边框及包括上述任一项所述一种光伏组件导水排泥装置。

12、综上所述,运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结构设计合理,通过导水排泥装置的上下两端中,其一端至少有一处倒钩构造与相邻两个光伏组件的一个光伏组件边框内侧相抵,导水排泥装置用粘接剂与光伏组件边框固定连接,粘接剂为能在一定范围内可弹性变形的结构密封胶;从而利用能在一定范围内可弹性变形的结构密封胶与倒钩构造配合形成弹性构造固定该导水排泥装置,解决了相邻组件某些情况下会发生相对位移(例如不均匀热胀冷缩,支架应力不均造成变形),造成一般排水装置脱落的问题。



技术特征:

1.一种光伏组件导水排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导水排泥装置(1),所述导水排泥装置(1)的上下两端中,其一端至少有一处倒钩构造(101)与相邻两个光伏组件(3)的一个光伏组件边框(302)内侧相抵,所述导水排泥装置(1)用粘接剂(2)与光伏组件边框(302)固定连接,所述粘接剂(2)为能在一定范围内可弹性变形的结构密封胶;所述导水排泥装置(1)的内侧面与光伏组件边框(302)构成导流通道(4),所述导流通道(4)的一端跨过光伏组件边框(302)并向光伏组件玻璃(301)延伸构成导流端(401),所述导流通道(4)的另一端形成出口(402),所述出口(402)的位置跨越或者至少位于被排水的光伏组件边框(302)外侧的立面(3021)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光伏组件导水排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粘接剂(2)为中性硅酮结构胶。

3.根据权利要求1到2任一项所述一种光伏组件导水排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粘接剂(2)设置于所述导水排泥装置(1)的内侧面的中部与光伏组件边框(302)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一种光伏组件导水排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水排泥装置(1)内侧面的左右两侧分别设有沿上下延伸的凸缘(102),所述凸缘(102)与光伏组件边框(302)形成支撑作用,所述凸缘(102)之间设有中间凹槽(103),所述凸缘(102)远离所述中间凹槽(103)的一侧设有侧槽(104),所述侧槽(104)、所述凸缘(102)与光伏组件边框(302)围合成匚形状的空间,构成所述导流通道(4);所述粘接剂(2)设置于中间凹槽(103)与光伏组件边框(302)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一种光伏组件导水排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端(401)、所述出口(402)分别设置于所述导流通道(4)的上下两端。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一种光伏组件导水排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倒钩构造(101)设置于所述导水排泥装置(1)的上端。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一种光伏组件导水排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倒钩构造(101)的长度沿左右延伸。

8.根据权利要求1到2、4到7任一项所述一种光伏组件导水排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水排泥装置(1)为锌合金制造或者塑料制造。

9.根据权利要求1到2、4到7任一项所述一种光伏组件导水排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水排泥装置(1)的内侧面设有亲水涂层。

10.一种光伏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个相互拼接的或者并排排列的光伏组件(3),所述光伏组件(3)包括光伏组件玻璃(301)及安装于所述光伏组件玻璃(301)外周的光伏组件边框(302)及包括根据权利要求1到9任一项所述一种光伏组件导水排泥装置。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光伏组件导水排泥装置,包括导水排泥装置,所述导水排泥装置的上下两端中,其一端至少有一处倒钩构造与相邻两个光伏组件的一个光伏组件边框内侧相抵,所述导水排泥装置用粘接剂与光伏组件边框固定连接,所述粘接剂为能在一定范围内可弹性变形的结构密封胶;所述导水排泥装置的内侧面与光伏组件边框构成导流通道。本技术还公开了一种光伏系统。本技术的结构设计合理,利用能在一定范围内可弹性变形的结构密封胶与倒钩构造配合形成弹性构造固定该导水排泥装置,解决了相邻组件某些情况下会发生相对位移(例如不均匀热胀冷缩,支架应力不均造成变形),造成一般排水装置脱落的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张志峰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惠州市铼汇清洁设备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619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