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综合配电箱快速散热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288219发布日期:2023-12-07 01:48阅读:18来源:国知局
一种综合配电箱快速散热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综合配电箱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综合配电箱快速散热系统。


背景技术:

1、现今综合配电箱是由生产的一种集电能分配、计量、保护、控制、无功补偿于一体的新型控制箱,配电箱有着分配电能,方便对电路的开合操作,有较高的安全防护等级,能直观的显示电路的导通状态的特点,配电箱在我们的生活中有着最重要的作用。

2、综合配电箱的装置在使用中,由于当在天气高温、使用时产生热量等原因,配电箱的散热问题一直是其所诟病的,现在的配电箱一般散热方式,一种为被动散热,通常是在配电箱的两侧壁上开设多个通风口,用于通风散热,但这种散热的方式散热的效果较差,而配电箱基本是一直处于工作状态的,所以该装置经常会出现散热不足,排气孔大多是固定在指定区域的,进而容易导致配电箱内壁底面拐角处远离排气扇区域的气体流动性较差,进而容易影响配电箱内壁底部器件的散热效果,为了解决该技术问题,提出一种综合配电箱快速散热系统。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综合配电箱快速散热系统,以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2、一种综合配电箱快速散热系统,该快速散热系统安装于综合配电箱主体的两侧,该快速散热系统由排气槽、窗式横向百叶窗、外排轴流风机、弧形排风孔以及底部通风槽构成,所述底部通风槽开设于综合配电箱主体的下端,所述排气槽、窗式横向百叶窗、弧形排风孔均安装于综合配电箱主体的两侧,所述窗式横向百叶窗的内侧加装外排轴流风机。

3、优选的,所述底部通风槽共设置有两组,且其由若干个底部通风孔组成,该底部通风孔为腰形结构的孔。

4、优选的,该快速散热系统共设置有两组,分别安装于综合配电箱主体的两侧。

5、优选的,所述排气槽、窗式横向百叶窗、外排轴流风机、弧形排风孔均设置为两组。

6、优选的,所述综合配电箱主体的外壳为长方体结构。

7、优选的,所述排气槽的横截面为长方形。

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综合配电箱快速散热系统,可从底部通风孔进风,也可从综合配电箱主体的两侧通风散热,散热系统处排出形成对流加快降温效果,使得综合配电箱内的温度维持在低温水平,防止损坏内部电路器件,解决配电箱内壁底面拐角处远离排气孔区域的气体流动性较差,进而容易影响配电箱内壁底部器件的散热效果的问题。



技术特征:

1.一种综合配电箱快速散热系统,该快速散热系统安装于综合配电箱主体(1)的两侧,其特征在于:该快速散热系统由排气槽(2)、窗式横向百叶窗(3)、外排轴流风机(4)、弧形排风孔(5)以及底部通风槽(6)构成,所述底部通风槽(6)开设于综合配电箱主体(1)的下端,所述排气槽(2)、窗式横向百叶窗(3)、弧形排风孔(5)均安装于综合配电箱主体(1)的两侧,所述窗式横向百叶窗(3)的内侧加装外排轴流风机(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综合配电箱快速散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底部通风槽(6)共设置有两组,且其由若干个底部通风孔组成,该底部通风孔为腰形结构的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综合配电箱快速散热系统,其特征在于:该快速散热系统共设置有两组,分别安装于综合配电箱主体(1)的两侧。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综合配电箱快速散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槽(2)、窗式横向百叶窗(3)、外排轴流风机(4)、弧形排风孔(5)均设置为两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综合配电箱快速散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综合配电箱主体(1)的外壳为长方体结构。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综合配电箱快速散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槽(2)的横截面为长方形。


技术总结
本技术提供一种综合配电箱快速散热系统,该快速散热系统安装于综合配电箱主体的两侧,该快速散热系统由排气槽、窗式横向百叶窗、外排轴流风机、弧形排风孔以及底部通风槽构成,所述底部通风槽开设于综合配电箱主体的下端,所述排气槽、窗式横向百叶窗、弧形排风孔均安装于综合配电箱主体的两侧,窗式横向百叶窗的内侧加装外排轴流风机;该综合配电箱快速散热系统,可从底部通风孔进风,也可从综合配电箱主体的两侧通风散热,散热系统处排出形成对流加快降温效果,使得综合配电箱内的温度维持在低温水平,防止损坏内部电路器件,解决配电箱内壁底面拐角处远离排气孔区域的气体流动性较差,进而容易影响配电箱内壁底部器件的散热效果的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张建林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江苏图腾电气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626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