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字型接头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149058发布日期:2023-11-23 01:55阅读:49来源:国知局
丁字型接头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电缆接头领域,具体是丁字型接头。


背景技术:

1、电缆接头又称电缆头,它的主要作用是使线路通畅,使电缆保持密封,并保证电缆接头处的绝缘等级,使其安全可靠地运行,若是密封不良,不仅会漏油造成油浸纸干枯,而且潮气也会侵入电缆内部,使之绝缘性能下降,电缆铺设好后,为了使其成为一个连续的线路,各段线必须连接为一个整体,这些连接点就称为电缆接头,电缆线路中间部位的电缆接头称为中间接头,而线路两末端的电缆接头称为终端头,电缆接头是用来锁紧和固定进出线,起到防水防尘防震动的作用。

2、经检索专利号为cn202227999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电缆连接头,包括中通的内腔和设置在外周壁上的轴环,所述内腔包括位于前部的前腔和位于后部并设有内螺纹的螺纹连接腔,该装置通过在本实用新型的电缆连接头上设置光滑的前腔,可用于内嵌钻杆电缆组件的弹簧连接头,设置螺纹连接腔用于与电缆组件的护芯管连接,设置轴环可用于与钻杆定位架实现定位安装,能够实现与钻杆中心电缆和护芯管稳固连接,可靠性高。

3、丁字型连接头是电缆连接头的一种,通过丁字型连接头将三根电缆进行连接,通过上述专利的技术方案,虽然可以使电缆和护芯管稳固连接,但是不具备方便拆装电缆的功能,目前的丁字型连接头在连接电缆时,将电缆一端插入连接头中,并转动连接头表面的螺纹管挤压其上的斜面螺纹块,从而使电缆与连接头固定连接,但是在长久使用的过程中,螺纹管与螺纹块会出现滑丝的现象,从而导致电缆难以从连接头上拆卸安装,不方便进行电缆连接工作。于是,在此提出一种丁字型接头。


技术实现思路

1、解决的技术问题

2、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丁字型接头。

3、技术方案

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丁字型接头,包括三通管,所述三通管的内壁固定连接有金属连接块,所述三通管的外部设置有三个连接机构,所述连接机构包括滑轨和挤压块,所述滑轨固定连接在三通管的外表面,所述滑轨的外表面滑动连接有滑动块,所述挤压块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与滑动块相适配的受压块,所述挤压块与金属连接块相适配,所述三通管的外部设置有三个夹持机构,所述夹持机构包括两个连接杆,所述三通管的外部设置有三个限位机构,所述限位机构包括套筒。

5、上述的,所述挤压块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四个滑杆,两个所述滑杆均贯穿三通管的内壁并与三通管滑动连接,四个所述滑杆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挡块,通过四个滑杆的设置,增加挤压块上下移动时的稳定性,保持挤压块向下移动时可以配合金属连接块对电缆的缆线进行夹持固定。

6、上述的,四个所述滑杆的外表面均套设有伸缩弹簧一,四个所述伸缩弹簧一分别与四个挡块固定连接,四个所述伸缩弹簧一的一端均固定连接在三通管的外表面,通过伸缩弹簧一的设置,当滑动块不再对受压块进行挤压时,挤压块受四个伸缩弹簧一的弹簧张力将远离电缆,从而挤压块不再对缆线进行挤压。

7、上述的,两个所述连接杆均通过销轴与滑动块相铰接,两个所述连接杆远离滑动块的一端均通过销轴铰接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的外表面均固定连接有夹持块,滑动块移动时通过两个连接杆分别带动两个固定杆互相靠近,两个固定杆分别带动两个夹持块互相靠近夹持电缆。

8、上述的,两个所述夹持块的外表面均滑动连接有连通管,两个所述连通管均固定连通在三通管的外表面,所述连通管与固定杆滑动连接,通过连通管的设置,增加夹持块移动时的稳定性,保持两个夹持块移动时可以对电缆进行夹持固定。

9、上述的,所述套筒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固定架,所述固定架固定连接在三通管的外表面,所述套筒的内壁滑动连接有卡接柱,所述滑动块的外表面开设有与卡接柱相适配的卡槽,当滑动块移动对受压块进行挤压时,将卡接柱插入滑动块的卡槽中,从而保持滑动块对受压块的挤压状态。

10、上述的,所述卡接柱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拉杆,所述拉杆与套筒滑动连接,所述拉杆的外表面套设有伸缩弹簧二,所述伸缩弹簧二固定连接在卡接柱与套筒之间,通过拉杆的设置,方便工作人员拉动卡接柱远离滑动块,从而解除卡接柱对滑动块的卡接状态。

11、有益效果:

12、与现有技术相比,该丁字型接头具备如下有益效果:

13、一、本实用新型通过连接机构、限位机构和金属连接块的设置,将三根电缆分别插入三通管的三个开口中,此时三根电缆的缆线均贴合金属连接块,通过拉动固定杆挤压受压块使挤压块向下挤压缆线,通过卡接柱与滑动块相卡接保持挤压块对缆线的挤压状态,从而使三根电缆进行丁字型连接,同理拆卸时只需移动滑动块使挤压块不再对缆线进行挤压,从而可以将缆线拆除,该装置安装拆卸较为方便快捷,避免了螺纹连接方式中出现滑丝现象导致难以进行拆卸安装的问题,方便工作人员进行连接工作。

14、二、本实用新型通过夹持机构的设置,当滑动块挤压受压块带动挤压块向下移动时,滑动块可以同时通过两个连接杆分别带动两个夹持块靠近电缆,从而对电缆进行进一步的夹持固定,进一步保持电缆连接时的稳定性,且在移动滑动块拆除电缆时,滑动块同时可以带动两个夹持块互相远离,从而使解除对电缆的夹持固定,操作方便,增加该装置的实用性。

15、本实用新型的其他优点、目标和特征在某种程度上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进行阐述,并且在某种程度上,基于对下文的考察研究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将是显而易见的,或者可以从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中得到教导。



技术特征:

1.一种丁字型接头,包括三通管(1),其特征在于:所述三通管(1)的内壁固定连接有金属连接块(5),所述三通管(1)的外部设置有三个连接机构(2),所述连接机构(2)包括滑轨(21)和挤压块(23),所述滑轨(21)固定连接在三通管(1)的外表面,所述滑轨(21)的外表面滑动连接有滑动块(22),所述挤压块(23)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与滑动块(22)相适配的受压块(24),所述挤压块(23)与金属连接块(5)相适配,所述三通管(1)的外部设置有三个夹持机构(3),所述夹持机构(3)包括两个连接杆(31),所述三通管(1)的外部设置有三个限位机构(4),所述限位机构(4)包括套筒(4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丁字型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挤压块(23)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四个滑杆(25),两个所述滑杆(25)均贯穿三通管(1)的内壁并与三通管(1)滑动连接,四个所述滑杆(25)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挡块(27)。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丁字型接头,其特征在于:四个所述滑杆(25)的外表面均套设有伸缩弹簧一(26),四个所述伸缩弹簧一(26)分别与四个挡块(27)固定连接,四个所述伸缩弹簧一(26)的一端均固定连接在三通管(1)的外表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丁字型接头,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连接杆(31)均通过销轴与滑动块(22)相铰接,两个所述连接杆(31)远离滑动块(22)的一端均通过销轴铰接有固定杆(32),所述固定杆(32)的外表面均固定连接有夹持块(33)。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丁字型接头,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夹持块(33)的外表面均滑动连接有连通管(34),两个所述连通管(34)均固定连通在三通管(1)的外表面,所述连通管(34)与固定杆(32)滑动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丁字型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筒(42)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固定架(41),所述固定架(41)固定连接在三通管(1)的外表面,所述套筒(42)的内壁滑动连接有卡接柱(43),所述滑动块(22)的外表面开设有与卡接柱(43)相适配的卡槽。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丁字型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接柱(43)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拉杆(44),所述拉杆(44)与套筒(42)滑动连接,所述拉杆(44)的外表面套设有伸缩弹簧二(45),所述伸缩弹簧二(45)固定连接在卡接柱(43)与套筒(42)之间。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丁字型接头,涉及电缆接头领域,包括三通管,所述三通管的内壁固定连接有金属连接块,所述三通管的外部设置有三个连接机构,所述连接机构包括滑轨和挤压块,所述滑轨固定连接在三通管的外表面,所述滑轨的外表面滑动连接有滑动块,所述挤压块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与滑动块相适配的受压块。本技术能够通过连接机构、限位机构和金属连接块的设置,通过卡接柱与滑动块相卡接保持挤压块对缆线的挤压状态,使三根电缆进行丁字型连接,拆卸时只需移动滑动块使挤压块不再对缆线进行挤压,该装置安装拆卸较为方便快捷,避免了螺纹连接方式中出现滑丝现象导致难以进行拆卸安装的问题,方便工作人员进行连接工作。

技术研发人员:邹云安,朱清富,郑元广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安煌电力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626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