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驱动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025006发布日期:2023-11-17 14:57阅读:32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驱动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电机制造,尤其涉及一种电驱动装置。


背景技术:

1、传统的电驱动系统包括减速器、电机和电机控制器。一般的,电机控制器的作用是将动力电池提供的直流电转换成交流电,并且将交流电供应到电机的定子绕组,因此在电机控制器和电机的定子绕组之间存在三相电连接。为了实现该电连接,需要在电机的壳体上开设通孔,供电机的绕组端子穿过。由于电机控制器供应到电机的交流电的电压特别高,所以绕组端子和通孔间的绝缘是需要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电驱动装置,能提升绕组端子及其所穿入通孔间的绝缘性能,并提升导油环的密封性能。

2、具体地,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电驱动装置,包括减速器、电机及电机控制器,所述电驱动装置包括壳体及设置在所述壳体内的定子铁芯和定子绕组,所述定子铁芯和壳体同轴布置,所述定子绕组沿定子铁芯轴线方向穿设在所述定子铁芯中,在所述壳体靠近所述减速器的一端上开设有通孔,所述定子绕组的绕组端子穿入所述通孔与所述电机控制器形成电连接,所述电驱动装置包括导油环,设置在所述壳体设有通孔的一端与对应的所述定子铁芯端部之间,所述导油环沿定子铁芯轴线方向设置,其一端贴合所述定子铁芯端部,另一端贴合所述壳体一端的内侧,在所述导油环的另一端沿定子铁芯轴线方向局部向外延伸形成一遮挡部,所述遮挡部伸入所述通孔用于间隔所述绕组端子及所述通孔沿径向的外侧内壁。

3、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通孔为沿周向开设的腰型孔。

4、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减速器沿所述电机的轴向方向布置在所述电机和所述电机控制器之间。

5、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壳体包括容纳所述电机的电机腔室和容纳所述减速器的减速器腔室及形成于所述电机腔室和所述减速器腔室之间的隔板,其中,所述通孔开设在所述隔板上。

6、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遮挡部与所述通孔的形状配合,以覆盖所述通孔沿径向的外侧内壁。

7、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在所述遮挡部周向的一侧或两侧形成卡接部,所述卡接部与所述通孔的内壁形成卡合固定结构。

8、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在所述遮挡部和所述绕组端子之间形成间隙。

9、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在所述壳体一端的内侧,且位于所述通孔沿径向的外侧内壁至所述壳体的周向内壁之间形成径向的密封面,所述导油环的另一端贴合于所述密封面。

10、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电驱动装置还包括第一密封环,在所述导油环另一端上开设有第一密封槽,所述第一密封环布置在所述第一密封槽内。

11、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电驱动装置还包括第二密封环,在所述导油环的一端上开设有第二密封槽,所述第二密封环布置在所述第二密封槽内。

12、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导油环采用绝缘材料制成。

13、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在所述导油环与所述壳体的周向内壁之间形成导油通道。

14、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在所述导油环上开设有喷油孔。

15、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适用于电驱动装置的电驱动装置,在导油环上形成一遮挡部以间隔定子绕组的绕组端子及其所穿入的通孔沿径向的外侧内壁,提升了绝缘性能,对所开设的通孔无需进行机加工,保留了壳体端部内侧与导油环的密封面的径向长度,进而提升了导油环的密封性能。

16、应当理解,本实用新型以上的一般性描述和以下的详细描述都是示例性和说明性的,并且旨在为如权利要求所述的本实用新型提供进一步的解释。



技术特征:

1.一种电驱动装置,包括减速器、电机及电机控制器,所述电驱动装置包括壳体及设置在所述壳体内的定子铁芯和定子绕组,所述定子铁芯和壳体同轴布置,所述定子绕组沿定子铁芯轴线方向穿设在所述定子铁芯中,在所述壳体靠近所述减速器的一端上开设有通孔,所述定子绕组的绕组端子穿入所述通孔与所述电机控制器形成电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电驱动装置还包括导油环,设置在所述壳体设有通孔的一端与对应的所述定子铁芯端部之间,所述导油环沿定子铁芯轴线方向设置,其一端贴合所述定子铁芯端部,另一端贴合所述壳体一端的内侧,在所述导油环的另一端沿定子铁芯轴线方向局部向外延伸形成一遮挡部,所述遮挡部伸入所述通孔用于间隔所述绕组端子及所述通孔沿径向的外侧内壁。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为沿周向开设的腰型孔。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速器沿所述电机的轴向方向布置在所述电机和所述电机控制器之间。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包括容纳所述电机的电机腔室和容纳所述减速器的减速器腔室及形成于所述电机腔室和所述减速器腔室之间的隔板,其中,所述通孔开设在所述隔板上。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遮挡部与所述通孔的形状配合,以覆盖所述通孔沿径向的外侧内壁。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遮挡部周向的一侧或两侧形成卡接部,所述卡接部与所述通孔的内壁形成卡合固定结构。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遮挡部和所述绕组端子之间形成间隙。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壳体一端的内侧,且位于所述通孔沿径向的外侧内壁至所述壳体的周向内壁之间形成径向的密封面,所述导油环的另一端贴合于所述密封面。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驱动装置还包括第一密封环,在所述导油环另一端上开设有第一密封槽,所述第一密封环布置在所述第一密封槽内。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驱动装置还包括第二密封环,在所述导油环的一端上开设有第二密封槽,所述第二密封环布置在所述第二密封槽内。

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油环采用绝缘材料制成。

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导油环与所述壳体的周向内壁之间形成导油通道。

1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导油环上开设有喷油孔。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一种电驱动装置。该电驱动装置包括导油环,设置在壳体设有通孔的一端与对应的定子铁芯端部之间,导油环沿定子铁芯轴线方向设置,其一端贴合定子铁芯端部,另一端贴合壳体一端的内侧,在导油环的另一端沿定子铁芯轴线方向局部向外延伸形成一遮挡部,遮挡部伸入通孔用于间隔绕组端子及通孔沿径向的外侧内壁。本技术提出了一种电驱动装置,提升绕组端子及其所穿入通孔间的绝缘性能,并提升了导油环的密封性能。

技术研发人员:张文涛,丰万里,赵晶,陶李洋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采埃孚股份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627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