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作动器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851147发布日期:2024-01-26 23:09阅读:20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作动器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汽车机械传动,特别是涉及一种新型作动器装置。


背景技术:

1、随着时代的快速发展,智能化、网联化、电动化、共享化产品已逐渐深入到人们生活当中,随处可见,如:智能汽车、共享交通工具、全自动售卖机、自助洗车系统等,而这些完整智能电动化装置或系统的背后,除了离不开先进的互联网通信、控制软件、电子器件等技术外,可靠的作动执行单元或系统更是不可或缺,甚至直接影响到产品的使用功能或寿命。

2、传统的一些作动器往往存在结构复杂、体积大、安装繁锁、噪音大以及因作动器内部组件的频繁冲击引起的使用寿命短、可靠性差等缺点,随着消费大众对产品整体外观审美、使用性能、成本节省等意识的日益增强,过往作动器产品或系统产品易引起消费者的抱怨或投诉。

3、作动器运用场景比较多,如汽车的门把手上,作为门锁结构,有的时候需要作动器顶出后退回,如冬天结冰导致门锁冻住,这时候需要作动器顶出破冰,然后退回原位,以防影响其他机械动作,针对电驱动的顶出机构,极有可能因为断掉电导致顶出机构无法退回。

4、基于以上缺陷和不足,有必要对现有的技术予以改进,设计出一种新型作动器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新型作动器装置,结构紧凑,两级减速结构带动顶杆前后伸缩运动,蓄能释放机构能够驱动顶杆复位,起到阻尼缓冲作用,能够降低系统冲击及噪音,具有动作保持功能,控制简单,运行平稳。

2、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新型作动器装置,该种新型作动器装置包括壳体、及安装于壳体内的电机、电机齿轮、齿轮和顶杆,所述壳体内预埋有导电铜片电路,导电铜片电路上设置有外部输入接脚c和电机输入接脚d,通过外部输入接脚d输入电信号,经电机输入接脚c驱动电机轴转动,电机端轴上安装有电机齿轮,电机齿轮与齿轮的齿轮部啮合形成一级齿轮减速啮合结构,齿轮的丝杆部与顶杆的螺母孔部特征结构配合形成二级丝杆螺母减速啮合结构,顶杆的顶杆部穿过壳体,齿轮转动带动顶杆向前或向后伸缩,顶杆通过壳体进行运动限位,所述壳体内装有能够驱动顶杆复位的蓄能释放机构。

3、优选的是,所述蓄能释放机构位于壳体和齿轮之间,所述蓄能释放机构一端相对于壳体固定,所述蓄能释放机构另一端随齿轮转动蓄能。

4、优选的是,所述蓄能释放机构采用弹性件,所述弹性件通过支架或直接固定于壳体内,所述弹性件另一端与齿轮限位连接。

5、优选的是,所述齿轮端部向外延伸设置有用于卡住弹性件的异形轴。

6、优选的是,所述壳体包括下壳体和上盖,两者通过注塑工艺成型,并通过卡扣互锁、焊接、粘接装配连接方式形成完整的壳体。

7、优选的是,所述顶杆与上盖、下壳体配合形成有上、下滑动限位特征。

8、优选的是,所述上滑动限位特征包括设置于顶杆上部的凸块和设置于上盖内部的凹槽,所述下滑动限位特征包括设置于顶杆下部的凹槽和设置于下壳体内部的凸块,凸块插装于凹槽内。

9、优选的是,所述顶杆与壳体配合形成有进行运行止挡前后限位结构,从而达到准确控制作动器行程的目的。

10、优选的是,一种新型作动器装置还包括防水密封圈,所述防水密封圈安装于下壳体安装孔内,并通过上盖进行限位固定。

11、所述壳体外部设置有多个便于整个装置与其它组件安装连接的安装结构,所述安装结构包括安装孔、与外部电器连接端口以及支撑结构,如支撑筋位。

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3、该作动器技术方案采用了一种典型传动布置组合方案,通过小尺寸电机,驱动电机齿轮,带动两级减速结构,实现较大减速传动比,最终带动顶杆前后伸缩运动,从而实现作动器装置前后运动功能,方案具有传动级数小,传动组件少、结构紧凑等优点;

14、装置中特别设计有蓄能释放机构,可传动系统顶杆运动,起到阻尼缓冲作用,并且可以降低系统冲击及噪音,此外蓄能释放机构由于在无约束状态下具有自动恢复特性,能够驱动顶杆复位,故而使得装置具有动作保持功能;

15、一级减速啮合结构采用斜齿啮合结构,二级减速啮合结构采用丝杆螺母结构,以及装置中弹性件,有利于实现装置较大的作动力;

16、装置通过单一通电信号即可实现作动器装置运动状态切换,具有运动控制简单,功能可靠稳定等优点;

17、通过调整齿轮与顶杆啮合方向即可快速实现作动器装置保持状态的伸缩切换,即装置结构或功能可扩展性强;

18、顶杆与上盖及下壳体配合形成有上、下滑动限位特征,使得顶杆前后伸缩作动更加平稳,前后运动一致性更高。



技术特征:

1.一种新型作动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及安装于壳体内的电机、电机齿轮、齿轮和顶杆,所述壳体内预埋有导电铜片电路,导电铜片电路上设置有外部输入接脚c和电机输入接脚d,通过外部输入接脚d输入电信号,经电机输入接脚c驱动电机轴转动,电机端轴上安装有电机齿轮,电机齿轮与齿轮的齿轮部啮合形成一级齿轮减速啮合结构,齿轮的丝杆部与顶杆的螺母孔部特征结构配合形成二级丝杆螺母减速啮合结构,顶杆的顶杆部穿过壳体,齿轮转动带动顶杆向前或向后伸缩,顶杆通过壳体进行运动限位,所述壳体内装有能够驱动顶杆复位的蓄能释放机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作动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蓄能释放机构位于壳体和齿轮之间,所述蓄能释放机构一端相对于壳体固定,所述蓄能释放机构另一端随齿轮转动蓄能。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型作动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蓄能释放机构采用弹性件,所述弹性件通过支架或直接固定于壳体内,所述弹性件另一端与齿轮限位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新型作动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齿轮端部向外延伸设置有用于卡住弹性件的异形轴。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作动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包括下壳体和上盖,两者通过注塑工艺成型,并通过卡扣互锁、焊接、粘接装配连接方式形成完整的壳体。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新型作动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杆与上盖、下壳体配合形成有上、下滑动限位特征。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新型作动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滑动限位特征包括设置于顶杆上部的凸块和设置于上盖内部的凹槽,所述下滑动限位特征包括设置于顶杆下部的凹槽和设置于下壳体内部的凸块,凸块插装于凹槽内。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作动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杆与壳体配合形成有进行运行止挡的前后限位结构。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新型作动器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防水密封圈,所述防水密封圈安装于下壳体安装孔内,并通过上盖进行限位固定。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作动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外部设置有多个便于整个装置与其它组件安装连接的安装结构,所述安装结构包括安装孔、与外部电器连接端口以及支撑结构。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作动器装置,包括壳体、及安装于壳体内的电机、电机齿轮、齿轮和顶杆,所述壳体内预埋有导电铜片电路,通过导电铜片电路上的外部输入接脚d输入电信号,经电机输入接脚c驱动电机轴转动,电机齿轮与齿轮的齿轮部啮合形成一级齿轮减速啮合结构,齿轮的丝杆部与顶杆的螺母孔部特征结构配合形成二级丝杆螺母减速啮合结构,齿轮转动带动顶杆向前或向后伸缩,顶杆通过壳体进行运动限位,进而实现装置的作动功能。通过上述方式,本技术结构紧凑,两级减速结构带动顶杆前后伸缩运动,蓄能释放机构能够驱动顶杆复位,起到阻尼缓冲作用,能够降低系统冲击及噪音,具有动作保持功能,控制简单,运行平稳。

技术研发人员:刘飞萍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江苏依珂诺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628
技术公布日:2024/1/2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