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穿戴式充电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197358发布日期:2024-03-05 11:49阅读:10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穿戴式充电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电源组件,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可穿戴式充电设备。


背景技术:

1、增强现实(augmented reality,ar)技术是一种将虚拟信息与真实世界巧妙融合的技术,广泛运用了多媒体、三维建模、实时跟踪及注册、智能交互、传感等多种技术手段,将计算机生成的文字、图像、三维模型、音乐、视频等虚拟信息模拟仿真后,应用到真实世界中,两种信息互为补充,从而实现对真实世界的“增强”。

2、苹果首席执行官蒂姆·库克在全球开发者大会上发表主题演讲时宣布了一款名为apple vision pro的苹果ar眼镜。这款混合现实耳机有望将增强现实和虚拟现实融合在一起,让用户可以在现实世界中叠加数字图像和视频。apple vision pro的发布,或许它会彻底改变数百万人与电脑和周围世界的互动方式。

3、苹果ar眼镜最重要的续航方面,苹果ar眼镜采用了分离设计,主机本身不含电池,采用外接外置电源形式,可以实现一次两小时的使用,续航时间短。且使用苹果ar眼镜时需要将外置电源放在口袋里携带,如果没有装外接充电宝的口袋时,则需要手持外接充电宝,外接充电宝的自身重量较重,长时间手持会导致使用者疲劳。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克服现有的苹果ar眼镜在使用外接充电宝充电时,将外接充电宝放进口袋里携带。如果没有装外接充电宝的口袋时,则需要手持外接充电宝,外接充电宝的自身重量较重,长时间手持会导致使用者疲劳,且外接充电宝的续航时间仅为两个小时,续航时间短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穿戴式充电设备。

2、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如下所述:

3、一种可穿戴式充电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和穿戴组件,

4、所述壳体内设置有电源组件,所述壳体还设置有用于容纳外接设备的腔室,且所述电源组件为所述外接设备供电,

5、所述穿戴组件与所述壳体连接。

6、根据上述方案的本实用新型,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内设有电源组件的容置腔为第一腔室,用于容纳外接设备的所述腔室为第二腔室。

7、根据上述方案的本实用新型,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腔室和所述第二腔室的连接处设置有隔板。

8、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腔室的截面形状呈“l”形。

9、进一步的,所述第二腔室为上部开口的半封闭腔室。

10、根据上述方案的本实用新型,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腔室为中部开口的半封闭腔室。

11、根据上述方案的本实用新型,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腔室的侧边与所述第二腔室的中部设置有第一伸缩结构,所述第二腔室的另一侧边与所述第二腔室的中部设置有第二伸缩结构,所述第一伸缩结构和第二伸缩结构配合调整所述第二腔室的宽度。

12、进一步的,所述电源组件包括充电接口、供电接口,所述壳体设置有供充电接口露出的充电接口孔、用于供电接口露出的供电接口孔和穿线孔,所述充电接口孔设置在所述壳体的外侧壁,所述供电接口孔设置在所述壳体的内侧壁,所述穿线孔贯穿所述壳体的内表面和外表面。

13、根据上述方案的本实用新型,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组件还包括电路板、电池,所述电池、所述充电接口和所述供电接口均与所述电路板电连接。

14、进一步的,所述穿戴组件包括连接部和可调节长度的绑带,所述连接部连接所述绑带和所述壳体。

15、进一步的,所述穿戴组件包括连接部和卡扣,所述连接部连接所述卡扣和所述壳体。

16、根据上述方案的本实用新型,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扣远离所述连接部的一端设置有凸起,且所述凸起在夹持方向设置有切面。

17、根据上述方案的本实用新型,其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的壳体内设置电源组件,两者可作为充电宝使用,通过设置腔室容纳外接设备,将外接设备放置在腔室内,使用者在使用时不需要人为固定外接设备,壳体外设置穿戴组件,可以通过穿戴组件穿戴在身上,在不带包或者其他的收纳装置时,仍然可以实现解放双手,能有效地解决长久使用使用者容易觉得疲劳的问题。



技术特征:

1.一种可穿戴式充电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和穿戴组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穿戴式充电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内设有电源组件的容置腔为第一腔室,用于容纳外接设备的所述腔室为第二腔室。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可穿戴式充电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腔室和所述第二腔室的连接处设置有隔板。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可穿戴式充电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腔室的截面形状呈“l”形。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可穿戴式充电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腔室为上部开口的半封闭腔室。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可穿戴式充电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腔室为中部开口的半封闭腔室。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穿戴式充电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组件包括充电接口、供电接口,所述壳体设置有供充电接口露出的充电接口孔、用于供电接口露出的供电接口孔和穿线孔,所述充电接口孔设置在所述壳体的外侧壁,所述供电接口孔设置在所述壳体的内侧壁,所述穿线孔贯穿所述壳体的内表面和外表面。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可穿戴式充电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组件还包括电路板、电池,所述电池、所述充电接口和所述供电接口均与所述电路板电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穿戴式充电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穿戴组件包括连接部和可调节长度的绑带,所述连接部连接所述绑带和所述壳体。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穿戴式充电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穿戴组件包括连接部和卡扣,所述连接部连接所述卡扣和所述壳体。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可穿戴式充电设备,包括壳体和穿戴组件,所述壳体内设置有电源组件,所述壳体还设置有用于容纳外接设备的腔室,且所述电源组件为所述外接设备供电,所述穿戴组件与所述壳体连接。本技术的壳体内设置电源组件,两者可作为充电宝使用,通过设置腔室容纳外接设备,将外接设备放置在腔室内,使用者在使用时不需要人为固定外接设备,壳体外设置穿戴组件,可以通过穿戴组件穿戴在身上,在不带包或者其他的收纳装置时,仍然可以实现解放双手,能有效地解决长久使用使用者容易觉得疲劳的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王习力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深圳市摩菲无线充电技术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629
技术公布日:2024/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