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谐振驱动电路及电源控制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853777发布日期:2023-10-25 20:51阅读:44来源:国知局
一种谐振驱动电路及电源控制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电子电路,尤其涉及一种谐振驱动电路及电源控制系统。


背景技术:

1、目前,相关技术中模拟llc(2个电感和1个电容构成的谐振电路)电源控制芯片集成的mosfet(metal-o电源控制系统ide-semiconductor field-effect transistor,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晶体管)的门极驱动电流较小,在大功率应用中无法直接驱动大规格的mosfet,导致模拟llc电源控制芯片的应用场景受到限制,不能在大功率场合广泛应用。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谐振驱动电路及电源控制系统,旨在解决相关技术中模拟llc电源控制芯片驱动能力不足的技术问题,使模拟llc电源控制芯片可以在大功率场合广泛应用。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谐振驱动电路,所述谐振驱动电路包括:

3、控制模块,所述控制模块用于输出驱动电流;

4、驱动模块,所述驱动模块的电压输入端与控制模块的输出端连接,所述驱动模块用于增大所述控制模块输出的所述驱动电流的电流强度并输出增强驱动电流;

5、谐振模块,所述谐振模块的输入端与所述驱动模块的电压输出端连接,所述谐振模块用于接收所述驱动模块输出的所述增强驱动电流。

6、可选地,所述控制模块的输出端包括:第一输出端和第二输出端;所述谐振模块的输入端包括:上管栅极和下管栅极。

7、可选地,所述驱动模块包括:

8、第一单通道集成驱动器,所述第一单通道集成驱动器的电压输入端与所述第一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一单通道集成驱动器的电压输出端与所述上管栅极连接;

9、第二单通道集成驱动器,所述第二单通道集成驱动器的电压输入端与所述第二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二单通道集成驱动器的电压输出端与所述下管栅极连接。

10、可选地,所述第一单通道集成驱动器以及所述第二单通道集成驱动器为隔离式栅极驱动器。

11、可选地,所述驱动模块包括:

12、半桥集成驱动器,所述半桥集成驱动器的第一电压输入端与所述第一输出端连接,所述半桥集成驱动器的第一电压输出端与所述上管栅极连接,所述半桥集成驱动器的第二电压输入端与所述第二输出端连接,所述半桥集成驱动器的第二电压输出端与所述下管栅极连接。

13、可选地,所述半桥集成驱动器为隔离式栅极驱动器。

14、可选地,所述驱动模块包括:

15、分离三极管图腾电路,所述分离三极管图腾电路包括上管电路和下管电路,所述上管电路的输入端与所述第一输出端连接,所述上管电路的输出端与所述上管栅极连接,所述下管电路的输入端与所述第二输出端连接,所述下管电路的输出端与所述下管栅极连接。

16、可选地,所述上管电路包括第一三极管和第二三极管,所述第一三极管的基极与所述第二三极管的基极连接,所述第一三极管的发射极与所述第二三极管的发射极连接;所述下管电路包括第三三极管和第四三极管,所述第三三极管的基极与所述第四三极管的基极连接,所述第三三极管的发射极与所述第四三极管的发射极连接。

17、可选地,所述第一三极管和所述第三三极管为npn型三极管,所述第二三极管和所述第四三极管为pnp型三极管。

18、此外,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电源控制系统,所述电源控制系统包括:电源、负载和如上所述的谐振驱动电路,所述电源与所述谐振驱动电路连接,所述谐振驱动电路与所述负载连接。

19、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谐振驱动电路及电源控制系统,该谐振驱动电路包括:控制模块,所述控制模块用于输出驱动电流;驱动模块,所述驱动模块的电压输入端与控制模块的输出端连接,所述驱动模块用于增大所述控制模块输出的所述驱动电流的电流强度并输出增强驱动电流;谐振模块,所述谐振模块的输入端与所述驱动模块的电压输出端连接,所述谐振模块用于接收所述驱动模块输出的所述增强驱动电流。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控制模块和谐振模块之间增加驱动模块,增强了控制模块对谐振模块的驱动能力,解决了相关技术中模拟llc电源控制芯片驱动能力不足的技术问题,且该驱动模块的电路架构简洁,电路适应性强,可搭配不同的控制模块使用,可靠性高,能以较低的成本实现较大功率段的产品应用,具有较大的推广应用价值。



技术特征:

1.一种谐振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谐振驱动电路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谐振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模块的输出端包括:第一输出端和第二输出端;所述谐振模块的输入端包括:上管栅极和下管栅极。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谐振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模块包括: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谐振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单通道集成驱动器以及所述第二单通道集成驱动器为隔离式栅极驱动器。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谐振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模块包括: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谐振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半桥集成驱动器为隔离式栅极驱动器。

7.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谐振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模块包括: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谐振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管电路包括第一三极管和第二三极管,所述第一三极管的基极与所述第二三极管的基极连接,所述第一三极管的发射极与所述第二三极管的发射极连接;所述下管电路包括第三三极管和第四三极管,所述第三三极管的基极与所述第四三极管的基极连接,所述第三三极管的发射极与所述第四三极管的发射极连接。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谐振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三极管和所述第三三极管为npn型三极管,所述第二三极管和所述第四三极管为pnp型三极管。

10.一种电源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控制系统包括:电源、负载和如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谐振驱动电路,所述电源与所述谐振驱动电路连接,所述谐振驱动电路与所述负载连接。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谐振驱动电路及电源控制系统,属于电子电路技术领域。所述谐振驱动电路包括:控制模块,所述控制模块用于输出驱动电流;驱动模块,所述驱动模块的电压输入端与控制模块的输出端连接,所述驱动模块用于增大所述控制模块输出的所述驱动电流的电流强度并输出增强驱动电流;谐振模块,所述谐振模块的输入端与所述驱动模块的电压输出端连接,所述谐振模块用于接收所述驱动模块输出的所述增强驱动电流。本技术通过在控制模块和谐振模块之间增加驱动模块,解决了相关技术中模拟LLC电源控制芯片驱动能力不足的技术问题,使模拟LLC电源控制芯片可以在大功率场合广泛应用。

技术研发人员:盘桥富,杨文祥,胡向峰,熊品,武超伟,李振乔,黄德强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深圳创维-RGB电子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630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