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缆防爆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517488发布日期:2023-12-29 17:46阅读:30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缆防爆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电缆防爆,特别涉及一种电缆防爆结构。


背景技术:

1、电缆中间接头在现场安装完成后,运行受周围环境影响,不可避免地因潮气侵入、机械应力等外力因素导致绝缘遭受破坏,造成电缆中间接头的击穿爆炸事故。

2、在公开号为cn218040755u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中公开了一种智能型可视电缆防爆盒,包括玻璃纤维上盖和玻璃纤维下盖,所述玻璃纤维上盖的下表面与玻璃纤维下盖的上表面紧密接触,所述玻璃纤维上盖的内部设置有限位机构,所述限位机构包括螺杆,且螺杆左右对称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螺杆的上端均设置有螺母,两个所述螺杆分别螺纹连接在玻璃纤维上盖的左右两端内部,通过设置的限位机构,在玻璃纤维上盖和玻璃纤维下盖安装在电缆接头处形成防爆盒壳体后,能够对防爆盒壳体两端的电缆进行夹持固定,所述玻璃纤维上盖和玻璃纤维下盖的前后两侧外壁均设置有连接板,上下两组所述连接板通过紧固螺栓紧密连接,所述玻璃纤维下盖的内部设置有测温装置。

3、玻璃纤维上盖和玻璃纤维下盖两侧的上、下连接板均通过紧固螺栓连接固定,紧固螺栓设有多个,当电缆接头发生故障需要维修时,工作人员需花费较多时间全部拧下多个紧固螺栓,维修完毕后需重新拧紧所有紧固螺栓,操作较为繁琐,且长期使用后,因频繁拧动紧固螺栓,容易发生滑丝现象,不利于工作人员后期对上、下连接板进行固定。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缆防爆结构。

2、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3、一种电缆防爆结构,包括与电缆连接头配合使用的上盖和下盖,所述上盖一侧固定有第一上连接板,所述上盖另一侧固定有第二上连接板,所述下盖一侧固定有与第一上连接板铰接的第一下连接板,所述下盖另一侧固定有第二下连接板,所述第二下连接板上设置有与第二上连接板顶部扣接的扣接组件。

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采用扣接组件将第二下连接板与第二上连接板顶部扣接,改变了传统方式中使用螺栓进行固定的方式,免去了工作人员需多次拧动螺栓从而拆卸上盖与下盖,待检修完毕后重新拧紧螺栓的繁琐操作,提高了电缆连接头的检修效率,同时降低了螺纹老化的概率,延长了电缆防爆结构的使用寿命。

5、进一步的,所述扣接组件包括与第二下连接板底部固定的螺纹柱、设置于螺纹柱上的l形弹性杆、与l形弹性杆顶部固定的卡块、套设于l形弹性杆上并与螺纹柱螺纹连接的螺母以及贯穿设置于l形弹性杆上并与l形弹性杆滑移连接的定位杆,所述螺纹柱底部开设有与l形弹性杆远离卡块的一端插接配合的插接槽以及与定位杆顶部卡接配合的卡接槽,所述螺母内圈靠近螺母底部的位置上一体成型有环形限位圈,所述定位杆的长度大于环形限位圈的内径,所述卡块底面与第二上连接板顶部扣接。

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组装扣接组件时,当l形弹性杆一端与螺纹柱下端的插接槽插接,定位杆与卡接槽卡接后,工作人员拧紧螺母,直至环形限位圈顶部与定位杆底部抵接,此时,完成了l形弹性杆的安装工作,将上盖与下盖包裹于电缆连接头外侧后,由于l形弹性杆具有一定的弹性作用,能够使得卡块底面与第二上连接板顶部扣接,使得第二上连接板与第二下连接板之间牢固连接,提高了上盖与下盖在使用过程中的稳定性。

7、进一步的,所述螺母的厚度小于定位杆与底面与l形弹性杆弯折区顶部之间的距离。

8、进一步的,所述定位杆一端靠近定位杆底部的位置上固定有防脱条。

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工作人员将螺母从螺纹柱上拧下后,的那个螺母底部与l形弹性杆弯折区抵接后,工作人员即可将定位杆从l形弹性杆上取下,防脱条的设置,降低了工作人员取下定位杆的过程中发生打滑的概率,取下定位杆后,工作人员可将螺母从l形弹性杆上取下,以便工作人员更换发生断裂的l形弹性杆。

10、进一步的,所述扣接组件设有多组,相邻的所述卡块之间固定有连接杆。

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以此使得相邻的卡块之间均得以连接,在打开上盖与下盖时,工作人员只需对其中一个卡块施力,即可同时驱使多个卡块与第二上连接板顶部分离,从而便于工作人员打开上盖和下盖,以对电缆连接头进行检修。

12、进一步的,所述螺母外壁设置有磨砂层。

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磨砂层的设置,增大了工作人员手部与螺母侧壁之间的摩擦力,降低了转动螺母过程中发生打滑的概率。

14、进一步的,所述上盖顶部中心处设置有防火防爆钢化玻璃窗。

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工作人员透过防火防爆钢化玻璃窗,即可观察电缆连接头的连接状况,有利于工作人员在巡检时更直观地查验电缆连接头的状态。

16、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7、1、本申请中,改变了传统方式中使用螺栓进行固定的方式,免去了工作人员需多次拧动螺栓从而拆卸上盖与下盖,待检修完毕后重新拧紧螺栓的繁琐操作,提高了电缆连接头的检修效率,同时降低了螺纹老化的概率,延长了电缆防爆结构的使用寿命;

18、2、本申请中,工作人员将螺母从螺纹柱上拧下后,的那个螺母底部与l形弹性杆弯折区抵接后,工作人员即可将定位杆从l形弹性杆上取下,防脱条的设置,降低了工作人员取下定位杆的过程中发生打滑的概率,取下定位杆后,工作人员可将螺母从l形弹性杆上取下,以便工作人员更换发生断裂的l形弹性杆;

19、3、本申请中,相邻的卡块之间通过连接杆得以连接,在打开上盖与下盖时,工作人员只需对其中一个卡块施力,即可同时驱使多个卡块与第二上连接板顶部分离,从而便于工作人员打开上盖和下盖,以对电缆连接头进行检修。



技术特征:

1.一种电缆防爆结构,包括与电缆连接头配合使用的上盖(1)和下盖(2),其特征是:所述上盖(1)一侧固定有第一上连接板(11),所述上盖(1)另一侧固定有第二上连接板(12),所述下盖(2)一侧固定有与第一上连接板(11)铰接的第一下连接板(21),所述下盖(2)另一侧固定有第二下连接板(22),所述第二下连接板(22)上设置有与第二上连接板(12)顶部扣接的扣接组件(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缆防爆结构,其特征是:所述扣接组件(3)包括与第二下连接板(22)底部固定的螺纹柱(31)、设置于螺纹柱(31)上的l形弹性杆(32)、与l形弹性杆(32)顶部固定的卡块(33)、套设于l形弹性杆(32)上并与螺纹柱(31)螺纹连接的螺母(34)以及贯穿设置于l形弹性杆(32)上并与l形弹性杆(32)滑移连接的定位杆(35),所述螺纹柱(31)底部开设有与l形弹性杆(32)远离卡块(33)的一端插接配合的插接槽(311)以及与定位杆(35)顶部卡接配合的卡接槽(312),所述螺母(34)内圈靠近螺母(34)底部的位置上一体成型有环形限位圈(341),所述定位杆(35)的长度大于环形限位圈(341)的内径,所述卡块(33)底面与第二上连接板(12)顶部扣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电缆防爆结构,其特征是:所述螺母(34)的厚度小于定位杆(35)与底面与l形弹性杆(32)弯折区顶部之间的距离。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电缆防爆结构,其特征是:所述定位杆(35)一端靠近定位杆(35)底部的位置上固定有防脱条(5)。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电缆防爆结构,其特征是:所述扣接组件(3)设有多组,相邻的所述卡块(33)之间固定有连接杆(7)。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电缆防爆结构,其特征是:所述螺母(34)外壁设置有磨砂层(4)。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电缆防爆结构,其特征是:所述上盖(1)顶部中心处设置有防火防爆钢化玻璃窗(6)。


技术总结
本申请属于电缆防爆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电缆防爆结构,包括与电缆连接头配合使用的上盖和下盖,所述上盖一侧固定有第一上连接板,所述上盖另一侧固定有第二上连接板,所述下盖一侧固定有与第一上连接板铰接的第一下连接板,所述下盖另一侧固定有第二下连接板,所述第二下连接板上设置有与第二上连接板顶部扣接的扣接组件。本申请改变了传统方式中使用螺栓进行固定的方式,免去了工作人员需多次拧动螺栓从而拆卸上盖与下盖,待检修完毕后重新拧紧螺栓的繁琐操作,提高了电缆连接头的检修效率,同时降低了螺纹老化的概率,延长了电缆防爆结构的使用寿命。

技术研发人员:吴砚磊,吴艳强,邱朋超,徐伯军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北京市昆仑线缆制造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704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