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虚拟电厂的光储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906309发布日期:2024-02-02 21:36阅读:23来源:国知局
基于虚拟电厂的光储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光储系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虚拟电厂的光储系统。


背景技术:

1、虚拟电厂是一种通过先进信息通信技术和软件系统实现分布式发电装置、储能系统、可控负荷等分布式能源的聚合和协调优化,以作为一个特殊电厂参与电力市场和电网运行的电源协调管理系统。

2、相关技术中,光储系统可以作为虚拟电厂的分布式能源来源之一,可以安装在屋顶上,以太阳能为来源生产并储存电能。但是,屋顶的空间资源有限,现有的光储系统存在占据空间较大的问题。此外,由于屋顶的温度环境对于储能电池较为恶劣,导致储能电池需要经常更换,影响了整个系统的经济性。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

2、为此,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出一种基于虚拟电厂的光储系统,该基于虚拟电厂的光储系统空间利用率高,经济性较好。

3、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基于虚拟电厂的光储系统包括:壳体、光伏单元、储能单元、协调控制单元和制冷装置,所述光伏单元包括光伏板,所述光伏板位于所述壳体的外侧并与所述壳体连接;所述储能单元位于所述壳体的内部,所述储能单元与所述光伏单元连接以储存所述光伏单元生产的电能;所述协调控制单元连接于所述光伏单元与所述储能单元之间,所述协调控制单元用于接收虚拟电厂平台的指令,以控制所述储能单元充电或放电;所述制冷装置与所述光伏单元相连,所述光伏单元用于驱动所述制冷装置,以对所述壳体的内部进行降温。

4、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基于虚拟电厂的光储系统,光伏板位于壳体的外侧能够通过光生伏特效应生产电能,储能单元布置在壳体的内部,壳体能够对储能单元进行遮挡以避免其与外界环境直接接触,储能单元受外界环境温度影响较小。制冷装置能够由光伏单元生产的电能驱动,并对壳体内的储能单元进行温度调节,使储能单元位于高效的温度区间内工作,增加了储能单元的使用寿命,提升了系统的经济性。

5、协调控制单元能够检测光伏单元的发电功率和储能单元的充电功率,并将上述功率信息发送至虚拟电厂平台,虚拟电厂平台收到功率信息后反馈给协调控制单元指令,协调控制单元根据指令控制储能单元充电或放电。整套系统布置结构较为紧凑:光伏板布置在壳体的外侧,储能单元和协调控制单元布置在壳体的内侧,空间利用率较高。

6、协调控制单元能够检测光伏单元的发电功率和储能单元的充电功率,并将上述功率信息发送至虚拟电厂平台,虚拟电厂平台收到功率信息后反馈给协调控制单元指令,协调控制单元根据指令控制储能单元充电或放电。

7、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制冷装置为压缩式制冷机,所述压缩式制冷机包括蒸发器,所述蒸发器设置于所述壳体的内部。

8、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光伏单元包括变流器,所述变流器连接于所述光伏板与所述协调控制单元之间。

9、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变流器设置于所述壳体的内部。

10、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压缩式制冷机与所述变流器的输出端相连。

11、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光伏单元包括驱动组件,所述驱动组件与所述光伏板相连并用于驱动所述光伏板转动,以使所述光伏板正对光源。

12、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驱动组件包括传感器和旋转控制器,所述传感器用于检测光源信息,所述旋转控制器连接于所述壳体和所述光伏板之间,且所述旋转控制器用于根据所述光源信息驱动所述光伏板转动,以使所述光伏板正对光源。

13、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光伏板与所述旋转控制器呈夹角布置,且所述夹角能够调节。

14、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光伏板位于所述壳体的上侧并与所述壳体固定连接。

15、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壳体包括防腐层和隔热层,所述隔热层位于所述防腐层的内侧。



技术特征:

1.一种基于虚拟电厂的光储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虚拟电厂的光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冷装置为压缩式制冷机,所述压缩式制冷机包括蒸发器,所述蒸发器设置于所述壳体的内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虚拟电厂的光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光伏单元包括变流器,所述变流器连接于所述光伏板与所述协调控制单元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虚拟电厂的光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变流器设置于所述壳体的内部。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虚拟电厂的光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缩式制冷机与所述变流器的输出端相连。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虚拟电厂的光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光伏单元包括驱动组件,所述驱动组件与所述光伏板相连并用于驱动所述光伏板转动,以使所述光伏板正对光源。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基于虚拟电厂的光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包括传感器和旋转控制器,所述传感器用于检测光源信息,所述旋转控制器连接于所述壳体和所述光伏板之间,且所述旋转控制器用于根据所述光源信息驱动所述光伏板转动,以使所述光伏板正对光源。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基于虚拟电厂的光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光伏板与所述旋转控制器呈夹角布置,且所述夹角能够调节。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虚拟电厂的光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光伏板位于所述壳体的上侧并与所述壳体固定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1-9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基于虚拟电厂的光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包括防腐层和隔热层,所述隔热层位于所述防腐层的内侧。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虚拟电厂的光储系统,包括:壳体、光伏单元、储能单元、协调控制单元和制冷装置,光伏单元包括光伏板,光伏板位于壳体的外侧;储能单元位于壳体的内部并用于储存光伏单元生产的电能;协调控制单元连接于光伏单元与储能单元之间并控制储能单元充电或放电;制冷装置与光伏单元相连,光伏单元用于驱动制冷装置,以对壳体的内部进行降温。储能单元布置在壳体的内部,壳体能够对其进行遮挡以避免与外界环境直接接触,储能单元受外界环境温度影响较小。制冷装置能够由光伏单元生产的电能驱动,并对壳体内的储能单元进行温度调节,使储能单元位于高效的温度区间内工作,增加了储能单元的使用寿命,提升了系统的经济性。

技术研发人员:潘霄峰,孙财新,李军芝,王鸿策,丁莫芷,关何格格,王德志,胡昊,郝健强,任晓馗,吕月秋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国华能集团清洁能源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706
技术公布日:2024/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