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功率转换模块及应用其的车载充电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891865发布日期:2024-02-02 21:24阅读:15来源:国知局
一种功率转换模块及应用其的车载充电机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汽车充变电,特别涉及一种功率转换模块及应用其的车载充电机。


背景技术:

1、随着当今对节能减排以及控制大气污染的需求与日俱增,欲达成“碳达峰”和“碳中和”的目标,汽车行业需尽早进行能源结构转型。目前新能源汽车逐渐在市场上商用化,而电动汽车更是新能源汽车的主力军,其未来发展潜力和市场需求巨大。功率转换模块作为电动汽车充电系统(包括电动车充电桩、车载obc充电机、电压变换器dcdc及相关集成产品)的重要组成部分,未来市场需求量同样巨大。如今用工成本不断增加,为了保证产品质量稳定以及生产的一致性,实现obc充电模块等功率转换模块的自动化生产是本领域的大势所趋。

2、当前,追求汽车零部件的轻量化为业内追求的目标,obc充电模块尺寸随之逐渐缩小,且obc充电模块内部集成了大量的电路元件及电磁器件,而对于obc充电模块自动化生产,这些电路元件及电磁器件的安装结构和方式仍存在优化空间。传统的obc充电模块,通常在壳体内部空间上下相对设置滤波主板和功率主板,且滤波主板的尺寸与功率主板相匹配并放置在功率板的上方,这种滤波板与主功率板分开放置的常规安装布局导致滤波板尺寸大、obc充电模块功率密度低。同时,这样的布局方式导致obc充电模块的内部散热结构复杂化,且功率器件的散热效果不理想;此外,采用这种布局的obc充电模块在配电接线时,需要在壳体的上下两面分开对多个功率连接器与壳体内各个方位的功率器件进行连线装配,导致obc充电模块的配电布局较分散,不利于obc充电模块的自动化装配。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功率转换模块将主滤波板和主功率板分开安装导致滤波板尺寸大、模块功率密度低的技术问题,提出一种集成度和功率密度高的功率转换模块及应用其的车载充电机。

2、为解决以上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3、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功率转换模块,包括:

4、壳体、设于壳体的立体水道、主功率板、输入端子、信号端子、lvdc端子、输出端子,输入端子、信号端子、lvdc端子、输出端子设于壳体的同一侧,输入端子、输出端子分别位于壳体的同一侧的相对两端;

5、功率转换模块还包括:

6、输入滤波板和输出滤波板,输入滤波板、输出滤波板分别对应设于壳体设有输入端子、输出端子的一侧的相邻两侧,并分别与输入端子、输出端子电连接;

7、主功率板设于壳体顶端并分别对应与输入滤波板和输出滤波板电连接。

8、优选地,立体水道设于壳体的中部并位于输入滤波板和输出滤波板之间,立体水道的进水嘴和出水嘴设于壳体设有输入端子、信号端子、lvdc端子和输出端子的同一侧。

9、进一步地,功率转换模块还包括:

10、分别对应设于输入滤波板和主功率板、输出滤波板和主功率板之间的第一屏蔽罩和第二屏蔽罩。

11、优选地,信号端子、lvdc端子位于输入端子和输出端子之间,且信号端子和lvdc端子上下设置;

12、进水嘴和出水嘴分别对应位于输入端子和lvdc端子、输出端子和lvdc端子之间。

13、进一步地,功率转换模块还包括:

14、设于壳体底部的平面水道,立体水道、平面水道和壳体之间形成多个灌胶容腔,输入滤波板和输出滤波板的发热器件容纳于对应的灌胶容腔中。

15、优选地,输入滤波板和输出滤波板分别通过功率连接铜柱、信号连接铜针与主功率板对应电连接。

16、优选地,输入端子、输出端子分别通过端子焊针与输入滤波板、输出滤波板对应电连接。

17、优选地,输入端子、输出端子分别通过转接线与输入滤波板、输出滤波板的接线柱对应电连接。

18、优选地,输入滤波板为ac输入滤波板、输出滤波板为hv输出滤波板,输入端子为ac输入端子、输出端子为hv输出端子。

19、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车载充电机,采用了上述的功率转换模块。

2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将主滤波板拆分为输入滤波板和输出滤波板,减小了滤波板的尺寸安装面积、提高整机的功率密度;壳体中部增设隔层,将壳体内部分隔成上部配电空间和下部安装空间,在隔层底端中部设置平面水道和立体水道,在立体水道与壳体两侧之间设置连接至立体水道的灌胶容腔,副功率板竖直贴合于立体水道的水道壁上,副滤波板安装于立体水道与壳体两侧间的灌胶容腔底端,在保持以上副功率板和ac副滤波板、hv副滤波板的安装布局以减小功率板尺寸、提高功率密度的前提下使散热结构布局得到简化、散热效果提高;ac输入滤波和hv输出滤波通过线束穿过隔层与配电板连接,预设于上部配电空间对应的壳体外侧的各功率连接器通过线束直接连接至配电板的对应连接位置,扩大了配电板的安装空间,各功率连接器输出的位置灵活,提高了整车输出匹配度。



技术特征:

1.一种功率转换模块,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功率转换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立体水道(2)设于所述壳体(1)的中部并位于输入滤波板(8)和输出滤波板(9)之间,所述立体水道(2)的进水嘴(21)和出水嘴(22)设于所述壳体(1)设有所述输入端子(4)、所述信号端子(5)、所述lvdc端子(7)和所述输出端子(6)的同一侧。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功率转换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功率转换模块还包括: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功率转换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信号端子(5)、所述lvdc端子(7)位于所述输入端子(4)和所述输出端子(6)之间,且所述信号端子(5)和所述lvdc端子(7)上下设置;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功率转换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功率转换模块还包括:

6.如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功率转换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入滤波板(8)和输出滤波板(9)分别通过功率连接铜柱(92)、信号连接铜针(93)与所述主功率板(3)对应电连接。

7.如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功率转换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入端子(4)、所述输出端子(6)分别通过端子焊针(42)与所述输入滤波板(8)、所述输出滤波板(9)对应电连接。

8.如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功率转换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入端子(4)、所述输出端子(6)分别通过转接线(41)与所述输入滤波板(8)、所述输出滤波板(9)的接线柱(82)对应电连接。

9.如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功率转换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入滤波板(8)为ac输入滤波板、所述输出滤波板(9)为hv输出滤波板,所述输入端子(4)为ac输入端子、所述输出端子(6)为hv输出端子。

10.一种车载充电机,其特征在于,采用了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功率转换模块。


技术总结
本技术提出一种功率转换模块及应用其的车载充电机,功率转换模块包括壳体、设于壳体的立体水道、主功率板、输入端子、信号端子、LVDC端子、输出端子,输入端子、信号端子、LVDC端子、输出端子设于壳体同一侧,输入端子、输出端子分别位于壳体同一侧相对两端;功率转换模块还包括输入滤波板和输出滤波板,输入滤波板、输出滤波板分别设于壳体设有输入端子、输出端子一侧的相邻两侧,并分别与输入端子、输出端子电连接;主功率板设于壳体顶端并分别与输入滤波板和输出滤波板电连接。该功率转换模块将主滤波板拆分为集成度高、尺寸小的输入滤波板和输出滤波板,各端子、水嘴设于壳体同一侧,提高了整机功率密度,优化了散热、配电布局。

技术研发人员:冯颖盈,罗耀文,汪广,何瑶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深圳威迈斯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707
技术公布日:2024/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