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尘式微电机后支架组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441966发布日期:2023-12-21 12:03阅读:17来源:国知局
一种防尘式微电机后支架组件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一种微电机后支架组件,更具体地说,尤其涉及一种防尘式微电机后支架组件。


背景技术:

1、现有串激和直流电机后支架大部分都采用五金冲制或含铸的开放式支架再加上刷盒及轴承、压板等组成组件。此结构存在碳刷尘飞落整个小家电内部空间的问题,当客户安装有电路板电路元件时容易因碳尘附着在元件表面引起短路。同时,电机在性能测试时,因碳刷尘飞落刷盒和金属支架或定转子表面上,高压对地测试时会出现电孤击穿绝缘而产生高压不良等现象。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紧凑、便于装配且使用效果好的防尘微电机后支架组件。

2、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防尘式微电机后支架组件,包括支座,所述支座呈单边敞口的筒形结构,支座开口部与微电机壳体端部相配合;在支座内底部设置有与微电机轴芯相配合的轴座组件,在支座外壁一体成型有安装碳刷的碳刷座,碳刷座外围的支座侧面为密封面。

3、上述的一种防尘式微电机后支架组件中,所述轴座组件包括成形在支座内底部的安装孔,在安装孔处设置有含油轴承,在含油轴承外围设置有与安装孔相配合的轴承夹。

4、上述的一种防尘式微电机后支架组件中,所述安装孔外围的支座底部端面上设置有工艺沉孔。

5、上述的一种防尘式微电机后支架组件中,所述支座的开口部边缘一体成型有连接座,当螺丝穿过连接座使支座与外部电机壳体固定连接时,在碳刷座周向形成环形且密闭的防尘区域。

6、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结构后,通过将支座设计成单边敞口的密封结构,同时在支座上一体成型出碳刷座,可以有效地防止内部碳粉外扬,从而避免造成家电电路板上的电器元件短路的问题。



技术特征:

1.一种防尘式微电机后支架组件,包括支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支座(1)呈单边敞口的筒形结构,支座(1)开口部与微电机壳体端部相配合;在支座(1)内底部设置有与微电机轴芯相配合的轴座组件(2),在支座(1)外壁一体成型有安装碳刷的碳刷座(3),碳刷座(3)外围的支座(1)侧面为密封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尘式微电机后支架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轴座组件(2)包括成形在支座(1)内底部的安装孔(4),在安装孔(4)处设置有含油轴承(5),在含油轴承(5)外围设置有与安装孔(4)相配合的轴承夹(6)。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防尘式微电机后支架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孔(4)外围的支座(1)底部端面上设置有工艺沉孔(7)。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尘式微电机后支架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座(1)的开口部边缘一体成型有连接座(8),当螺丝穿过连接座(8)使支座(1)与外部电机壳体固定连接时,在碳刷座(3)周向形成环形且密闭的防尘区域。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防尘微电机后支架组件;属于微电机技术领域;其技术要点包括支座,所述支座呈单边敞口的筒形结构,支座开口部与微电机壳体端部相配合;在支座内底部设置有与微电机轴芯相配合的轴座组件,在支座外壁一体成型有安装碳刷的碳刷座,碳刷座外围的支座侧面为密封面;本技术旨在提供一种结构紧凑、便于装配且使用效果好的防尘微电机后支架组件;用于微电机。

技术研发人员:张发强,陈彬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广东嘉和微特电机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710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