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空气绝缘母线槽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517605发布日期:2023-12-29 17:48阅读:18来源:国知局
一种空气绝缘母线槽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涉及配电设备,具体为一种空气绝缘母线槽。


背景技术:

1、现代高层建筑和大型的车间需要巨大的电能,而面对这庞大负荷所需成百上千安培的强大电流就要选用安全可靠的传导设备,母线系统便是很好的选择。母线槽是一个高效输送电流的配电装置,尤其适应了越来越高的建筑物和大规模工厂经济合理配线的需要。

2、现有技术中,母线槽按绝缘方式可分为空气绝缘母线槽、密集绝缘插接母线槽和高强度插接母线槽三种。其中,现有的空气绝缘母线槽一般包括外壳、母线以及将母线间隔固定于外壳内部的绝缘件,通过绝缘件使母线与外壳之间起到绝缘作用,并通过相邻母线之间的空气对相邻母线起到绝缘作用。

3、但是,现有的空气绝缘母线槽仍然存在以下缺陷:(1)为了提高母线槽外壳的强度,防止外壳变形,通常是通过增加外壳的厚度或替换强度更高的材料,无论是增加外壳的厚度,还是替换强度更高的材料,都会导致生产成本大幅提高;(2)外壳一般包括壳体以及盖体,壳体与盖体之间、壳体与绝缘件之间以及盖体与绝缘件之间一般都需要通过螺钉进行固定,需要安装的螺钉较多,安装难度大,从而导致生产效率低下。

4、因此,如何对现有的空气绝缘母线槽进行改进,使其克服上述的不足,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强度高,且成本低的空气绝缘母线槽。

2、本申请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于安装,且生产效率高的空气绝缘母线槽。

3、为达到以上目的,本申请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空气绝缘母线槽,包括外壳、绝缘件以及多个母线本体,所述绝缘件设置于所述外壳内部,且所述绝缘件用于将多个所述母线本体左右间隔排列在所述外壳内部;所述外壳包括壳体以及盖体,所述盖体盖设于所述壳体;所述壳体包括底板以及两个第一侧板,两个所述第一侧板对称布置于所述底板的左右两侧,且两个所述第一侧板与所述底板之间均一体折弯形成有第一加强部;所述盖体包括盖板以及两个第二侧板,两个所述第二侧板对称布置于所述盖板的左右两侧,且两个所述第二侧板与所述盖板之间均一体折弯形成有第二加强部;两个所述第二侧板分别设置于两个所述第一侧板的外侧。

4、优选的,所述第一加强部包括第一水平段、第二水平段以及第一竖直段;所述第一水平段上靠近所述底板的一端一体连接于所述第一侧板的下端,所述第一水平段的另一端折弯形成所述第二水平段;所述第二水平段紧贴于所述第一水平段的下侧,所述第二水平段上靠近所述底板的一端向上折弯形成所述第一竖直段;所述第一竖直段紧贴于所述第一侧板,所述第一竖直段的上端一体连接于所述底板。

5、优选的,所述第二加强部包括第三水平段、第四水平段以及第二竖直段;所述第三水平段上靠近所述盖板的一端一体连接于所述第二侧板的上端,所述第三水平段的另一端折弯形成所述第四水平段;所述第四水平段紧贴于所述第三水平段的上侧,所述第四水平段上靠近所述盖板的一端向下折弯形成所述第二竖直段,所述第二竖直段的下端一体连接于所述盖板,且所述第二竖直段与所述第二侧板之间适于夹紧所述第一侧板。

6、优选的,所述第一侧板的上端沿前长度方向间隔设有多个插接部,所述第四水平段上对应所述插接部的位置均贯穿设有插接槽;各个所述插接部分别插接于对应的所述插接槽内。

7、优选的,所述绝缘件包括至少一组夹持构件,每组所述夹持构件均包括两个夹持块,两个所述夹持块上下间隔设置于所述外壳内部,两个所述夹持块上相向的两个端面上均设有用于夹持所述母线本体的夹持槽。

8、优选的,两个所述夹持块的左右两端面以及两个所述夹持块上远离所述夹持槽的一端面均凸出设有卡块,所述底板、所述盖板、所述第一侧板以及所述第二侧板上对应所述卡块的位置均设有卡槽,各个所述卡块分别卡接于对应的所述卡槽内,从而实现所述壳体、所述盖体以及所述夹持块之间的临时组装。

9、优选的,所述卡块上远离所述夹持块的一端面设有螺纹孔。

10、优选的,所述夹持构件的数量至少为两组;各个所述夹持块左端面和右端面上的所述卡块的数量均为一个;各个所述夹持块上远离所述夹持槽的端面上的所述卡块的数量均为两个,且该两个所述卡块左右间隔设置。

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的有益效果在于:(1)由于两个所述第一侧板对称布置于所述底板的左右两侧,两个所述第二侧板对称布置于所述盖板的左右两侧;因此,当将两个所述第二侧板分别设置于两个所述第一侧板的外侧时,即可使得所述底板、所述盖板以及两个所述第一侧板之间围成所述外壳的内部空间,从而用于安装所述绝缘件以及各个所述母线本体。

12、(2)由于两个所述第一侧板与所述底板之间均一体折弯形成有第一加强部,且两个所述第二侧板与所述盖板之间均一体折弯形成有第二加强部;因此,在所述第一加强部以及所述第二加强部的作用下,得以有效提高所述外壳的强度,从而保护所述外壳不会变形。换句话说,在达到与现有等同强度的条件下,本申请能够降低所述外壳(即所述壳体以及所述盖体)的厚度,从而有利于降低成本;或者,在材料厚度相同的情况下,本申请可以使用强度更低的材料,从而也能达到与现有等同的强度,也会降低材料成本。



技术特征:

1.一种空气绝缘母线槽,包括外壳、绝缘件以及多个母线本体,所述绝缘件设置于所述外壳内部,且所述绝缘件用于将多个所述母线本体左右间隔排列在所述外壳内部;所述外壳包括壳体以及盖体,所述盖体盖设于所述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包括底板以及两个第一侧板,两个所述第一侧板对称布置于所述底板的左右两侧,且两个所述第一侧板与所述底板之间均一体折弯形成有第一加强部;所述盖体包括盖板以及两个第二侧板,两个所述第二侧板对称布置于所述盖板的左右两侧,且两个所述第二侧板与所述盖板之间均一体折弯形成有第二加强部;两个所述第二侧板分别设置于两个所述第一侧板的外侧。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绝缘母线槽,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加强部包括第一水平段、第二水平段以及第一竖直段;所述第一水平段上靠近所述底板的一端一体连接于所述第一侧板的下端,所述第一水平段的另一端折弯形成所述第二水平段;所述第二水平段紧贴于所述第一水平段的下侧,所述第二水平段上靠近所述底板的一端向上折弯形成所述第一竖直段;所述第一竖直段紧贴于所述第一侧板,所述第一竖直段的上端一体连接于所述底板。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气绝缘母线槽,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加强部包括第三水平段、第四水平段以及第二竖直段;所述第三水平段上靠近所述盖板的一端一体连接于所述第二侧板的上端,所述第三水平段的另一端折弯形成所述第四水平段;所述第四水平段紧贴于所述第三水平段的上侧,所述第四水平段上靠近所述盖板的一端向下折弯形成所述第二竖直段,所述第二竖直段的下端一体连接于所述盖板,且所述第二竖直段与所述第二侧板之间适于夹紧所述第一侧板。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空气绝缘母线槽,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侧板的上端沿前长度方向间隔设有多个插接部,所述第四水平段上对应所述插接部的位置均贯穿设有插接槽;各个所述插接部分别插接于对应的所述插接槽内。

5.如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空气绝缘母线槽,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件包括至少一组夹持构件,每组所述夹持构件均包括两个夹持块,两个所述夹持块上下间隔设置于所述外壳内部,两个所述夹持块上相向的两个端面上均设有用于夹持所述母线本体的夹持槽。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空气绝缘母线槽,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夹持块的左右两端面以及两个所述夹持块上远离所述夹持槽的一端面均凸出设有卡块,所述底板、所述盖板、所述第一侧板以及所述第二侧板上对应所述卡块的位置均设有卡槽,各个所述卡块分别卡接于对应的所述卡槽内,从而实现所述壳体、所述盖体以及所述夹持块之间的临时组装。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空气绝缘母线槽,其特征在于,所述卡块上远离所述夹持块的一端面设有螺纹孔。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空气绝缘母线槽,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构件的数量至少为两组;各个所述夹持块左端面和右端面上的所述卡块的数量均为一个;各个所述夹持块上远离所述夹持槽的端面上的所述卡块的数量均为两个,且该两个所述卡块左右间隔设置。


技术总结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空气绝缘母线槽,包括外壳、绝缘件以及多个母线本体,绝缘件设置于外壳内部,且绝缘件用于将多个母线本体左右间隔排列在外壳内部;外壳包括壳体以及盖体,盖体盖设于壳体;壳体包括底板以及两个第一侧板,两个第一侧板对称布置于底板的左右两侧,且两个第一侧板与底板之间均一体折弯形成有第一加强部;盖体包括盖板以及两个第二侧板,两个第二侧板对称布置于盖板的左右两侧,且两个第二侧板与盖板之间均一体折弯形成有第二加强部;两个第二侧板分别设置于两个第一侧板的外侧。该空气绝缘母线槽的强度高,成本低。

技术研发人员:钱益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宁波朗革电气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711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