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线缆分叉头组装结构

文档序号:36558105发布日期:2023-12-30 05:43阅读:27来源:国知局
一种线缆分叉头组装结构

本技术属于电缆安装,具体涉及一种线缆分叉头组装结构。


背景技术:

1、在一些大型工程中使用的电缆多是集束电缆,外部电缆包覆皮内部存在多条小束电缆,使用人员在将包覆皮去掉之后,需要将多条小束电缆分岔开,然后将多条小分岔电缆与电气设备或者电缆连接在一起。

2、就现有现场施工而言,施工人员一般会在剥开电缆包覆皮之后会手动分开内部集束电缆,这种分离方式需要施工人员分批分离小电缆,较为麻烦。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线缆分叉头组装结构,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线缆分叉头组装结构,包括:

4、安装筒,所述安装筒上端开口设置、下端侧壁开设有安装口,所述安装筒内壁固定连接有定位条;

5、转圈,所述转圈转动连接在安装筒上端;

6、螺纹筒,所述螺纹筒插接在安装筒上端,且所述螺纹筒与转圈螺纹连接,所述螺纹筒侧壁开设有滑槽,所述定位条卡接在滑槽内部;

7、卡爪,所述卡爪设置有多个,且多个所述卡爪等距环形阵列固定安装在螺纹筒顶端;

8、分岔头,所述分岔头通过安装口卡接在安装筒下端,且所述分岔头内壁固定连接有锥杆。

9、优选的,所述转圈外侧壁呈环形阵列固定连接有多个摩擦条。

10、优选的,所述卡爪呈〉型设置,且所述卡爪弯曲段朝外设置。

11、优选的,所述卡爪上端固定连接有呈弯曲设置的卡板,所述卡板内壁开设有多条摩擦纹。

12、优选的,所述安装筒底部螺纹连接有螺杆,所述螺杆上端与分岔头下表面抵接。

13、优选的,所述锥杆上端呈尖端设置。

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5、(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安装筒、转圈、螺纹筒、卡爪和分岔头,当使用人员将剥皮线缆插入安装筒然后转动转圈时,转圈带动卡爪下移,卡爪在下移过程中会与转圈上端接触然后弯曲,弯曲的卡爪会夹住线缆迫使线缆一同下移,下移的线缆端部会插接在分岔头内部,此时锥杆会插接在线缆端部多个小线束之间,以此迫使线缆分岔。

16、(2)本实用新型设置卡板和摩擦纹,当卡爪弯曲夹住线缆时,卡板会贴合在线缆上,有效避免卡爪端部对线缆造成损坏。



技术特征:

1.一种线缆分叉头组装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线缆分叉头组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圈(3)外侧壁呈环形阵列固定连接有多个摩擦条(3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线缆分叉头组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卡爪(5)呈〉型设置,且所述卡爪(5)弯曲段朝外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线缆分叉头组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卡爪(5)上端固定连接有呈弯曲设置的卡板(6),所述卡板(6)内壁开设有多条摩擦纹(61)。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线缆分叉头组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筒(1)底部螺纹连接有螺杆(8),所述螺杆(8)上端与分岔头(7)下表面抵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线缆分叉头组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锥杆(71)上端呈尖端设置。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电缆安装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线缆分叉头组装结构,包括:安装筒,所述安装筒上端开口设置、下端侧壁开设有安装口,所述安装筒内壁固定连接有定位条;转圈,所述转圈转动连接在安装筒上端;螺纹筒,所述螺纹筒插接在安装筒上端,且所述螺纹筒与转圈螺纹连接,所述螺纹筒侧壁开设有滑槽,所述定位条卡接在滑槽内部;本技术通过设置安装筒、转圈、螺纹筒、卡爪和分岔头,当使用人员将剥皮线缆插入安装筒然后转动转圈时,转圈带动卡爪下移,卡爪在下移过程中会与转圈上端接触然后弯曲,弯曲的卡爪会夹住线缆迫使线缆一同下移,下移的线缆端部会插接在分岔头内部,此时锥杆会插接在线缆端部多个小线束之间,以此迫使线缆分岔。

技术研发人员:张昊晗,李祥,陈林,罗忠银,徐连江,杨云辉,王世恒,姚虎,徐熙燕,杨尘轩,顾绍东,虎良达,余尾,夏嘉宝,陈绍强,王子瑞,余勇超,陈天意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云南开放大学(云南国防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技术研发日:20230711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