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散热的配电控制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523887发布日期:2023-12-29 19:46阅读:21来源:国知局
一种便于散热的配电控制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配电控制柜,尤其涉及一种便于散热的配电控制设备。


背景技术:

1、配电控制柜是按电气接线要求将开关设备、测量仪表、保护电器和辅助设备组装在封闭或半封闭金属柜中或屏幅上,其布置应满足电力系统正常运行的要求,便于检修,不危及人身及周围设备的安全的控制柜(箱)。

2、现有技术中,配电控制柜在运行过程中会产生热量,因此一般会在配电控制柜上留有散热孔,但是部分配电控制柜安装在室外,当遇到大雨天气时,滴落的雨水容易通过散热孔溅入配电控制柜内,从而造成配电控制柜内的电气设备短路损坏,影响使用,因此需要一种便于散热的配电控制设备来满足人们的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于散热的配电控制设备,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部分配电控制柜安装在室外,当遇到大雨天气时,滴落的雨水容易通过散热孔溅入配电控制柜内,从而造成配电控制柜内的电气设备短路损坏,影响使用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便于散热的配电控制设备,包括配电控制柜,所述配电控制柜上设有两个散热孔,所述配电控制柜的两侧均固定安装有固定框,两个固定框的内壁均固定安装有固定架,两个固定架上均安装有散热结构,配电控制柜的顶侧固定安装有集水板,集水板上开设有多个连通槽,集水板上开设有两个连通槽,两个连通槽分别与相对应的两个导水槽相连通,集水板的底侧固定安装有雨水收集结构,雨水收集结构上活动安装有滑动杆,滑动杆上安装有联动结构。

3、优选的,所述散热结构包括电机,电机固定安装在固定架的一侧,电机的输出端贯穿固定架并固定安装有扇叶,扇叶与散热孔相对应。

4、优选的,所述雨水收集结构包括两个积水托,两个积水托均固定安装在集水板的底侧,两个积水托分别与两个连通槽相连通,两个积水托上均固定安装有连接管,两个连接管上均固定安装有水箱,两个连接管均与水箱相连通,两个连接管分别与两个积水托相连通,水箱的一侧固定安装有排水管,排水管上螺纹安装有密封盖,水箱的顶侧固定安装有水泵,水泵上固定安装有抽水管的一端,抽水管的另外一端贯穿并延伸到水箱内,水泵上固定安装有输水管的一端,输水管的另外一端贯穿配电控制柜并固定安装有导热板,导热板固定安装在配电控制柜的内壁上,导热板的内壁开设有通水槽,通水槽与输水管相连通,导热板的一侧固定安装有回水管的一端,回水管的另外一端贯穿配电控制柜并固定安装在水箱上,回水管与水箱相连通,回水管与通水槽相连通。

5、优选的,所述连通槽的内壁固定安装有过滤板,过滤板位于积水托的顶侧。

6、优选的,所述联动结构包括浮板,浮板固定安装在滑动杆的底侧,滑动杆滑动安装在水箱上,浮板滑动安装在水箱的内壁上,浮板的底侧固定安装有配重块,滑动杆的顶侧固定安装有连接杆,连接杆上固定安装有丝杆,丝杆上活动安装有固定条,固定条固定安装在固定框的一侧,固定条上转动安装有活动盖板,活动盖板活动安装在丝杆上,活动盖板的顶侧固定安装有螺纹块,螺纹块螺纹安装在丝杆上,其中一个活动盖板上固定安装有挤压块,配电控制柜的一侧固定安装有控制开关,挤压块与控制开关相对应,控制开关电性安装在电机与水泵上。

7、优选的,所述螺纹块上开设有螺纹孔,丝杆螺纹安装在螺纹孔内。

8、优选的,所述活动盖板上开设有两个限位转孔,两个限位转孔内均转动安装有限位转环,两个限位转环分别固定安装在固定条的两侧。

9、优选的,所述水箱上开设有两个滑动孔,两个滑动杆分别滑动安装在两个滑动孔内。

10、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1、本实用新型中,通过扇叶、活动盖板等结构的设置,使用时通过驱动电机能够带动扇叶转动,从而能够加速空气从配电控制柜中流通,提升对配电控制柜的散热效果,当遇到大雨天时,雨水会通过集水板收集到水箱中,并且当水箱内的水位上升时,浮板会跟随上升浮板活动时能够使活动盖板翻转并将固定框关闭密封,防止雨水通过散热孔进入配电控制柜内,避免雨水造成配电控制柜的内部器件短路。

12、本实用新型中,通过导热板、控制开关等结构的设置,在活动盖板翻转过程中会使挤压块挤压并触发控制开关,在控制开关的作用下会关闭电机并驱动水泵,水泵能够将水箱内的水抽出,并使水在导热板上的通水槽内流通,之后在回到水箱内,实现循环使用,过程中配电控制柜内产生的热量会传导到导热板上,而水从通水槽流通时能够带走导热板的热量,从而达到水冷散热的效果,能够快速使配电控制柜内空气冷却。



技术特征:

1.一种便于散热的配电控制设备,包括配电控制柜(100),所述配电控制柜(100)上设有两个散热孔(101),其特征在于:所述配电控制柜(100)的两侧均固定安装有固定框(200),两个固定框(200)的内壁均固定安装有固定架(201),两个固定架(201)上均安装有散热结构,配电控制柜(100)的顶侧固定安装有集水板(300),集水板(300)上开设有多个连通槽(302),集水板(300)上开设有两个连通槽(302),两个连通槽(302)分别与相对应的两个导水槽(301)相连通,集水板(300)的底侧固定安装有雨水收集结构,雨水收集结构上活动安装有滑动杆(400),滑动杆(400)上安装有联动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散热的配电控制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结构包括电机(202),电机(202)固定安装在固定架(201)的一侧,电机(202)的输出端贯穿固定架(201)并固定安装有扇叶(203),扇叶(203)与散热孔(101)相对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散热的配电控制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雨水收集结构包括两个积水托(304),两个积水托(304)均固定安装在集水板(300)的底侧,两个积水托(304)分别与两个连通槽(302)相连通,两个积水托(304)上均固定安装有连接管(305),两个连接管(305)上均固定安装有水箱(306),两个连接管(305)均与水箱(306)相连通,两个连接管(305)分别与两个积水托(304)相连通,水箱(306)的一侧固定安装有排水管(307),排水管(307)上螺纹安装有密封盖(308),水箱(306)的顶侧固定安装有水泵(309),水泵(309)上固定安装有抽水管(310)的一端,抽水管(310)的另外一端贯穿并延伸到水箱(306)内,水泵(309)上固定安装有输水管(311)的一端,输水管(311)的另外一端贯穿配电控制柜(100)并固定安装有导热板(312),导热板(312)固定安装在配电控制柜(100)的内壁上,导热板(312)的内壁开设有通水槽(313),通水槽(313)与输水管(311)相连通,导热板(312)的一侧固定安装有回水管(314)的一端,回水管(314)的另外一端贯穿配电控制柜(100)并固定安装在水箱(306)上,回水管(314)与水箱(306)相连通,回水管(314)与通水槽(313)相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散热的配电控制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连通槽(302)的内壁固定安装有过滤板(303),过滤板(303)位于积水托(304)的顶侧。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散热的配电控制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联动结构包括浮板(401),浮板(401)固定安装在滑动杆(400)的底侧,滑动杆(400)滑动安装在水箱(306)上,浮板(401)滑动安装在水箱(306)的内壁上,浮板(401)的底侧固定安装有配重块(402),滑动杆(400)的顶侧固定安装有连接杆(403),连接杆(403)上固定安装有丝杆(404),丝杆(404)上活动安装有固定条(405),固定条(405)固定安装在固定框(200)的一侧,固定条(405)上转动安装有活动盖板(406),活动盖板(406)活动安装在丝杆(404)上,活动盖板(406)的顶侧固定安装有螺纹块(407),螺纹块(407)螺纹安装在丝杆(404)上,其中一个活动盖板(406)上固定安装有挤压块(408),配电控制柜(100)的一侧固定安装有控制开关(409),挤压块(408)与控制开关(409)相对应,控制开关(409)电性安装在电机(202)与水泵(309)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便于散热的配电控制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螺纹块(407)上开设有螺纹孔(410),丝杆(404)螺纹安装在螺纹孔(410)内。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便于散热的配电控制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盖板(406)上开设有两个限位转孔(411),两个限位转孔(411)内均转动安装有限位转环(412),两个限位转环(412)分别固定安装在固定条(405)的两侧。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便于散热的配电控制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水箱(306)上开设有两个滑动孔(413),两个滑动杆(400)分别滑动安装在两个滑动孔(413)内。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便于散热的配电控制设备,涉及到配电控制柜领域,包括配电控制柜,配电控制柜上设有两个散热孔,配电控制柜的两侧均固定安装有固定框,两个固定框的内壁均固定安装有固定架,两个固定架上均安装有散热结构。本技术,通过扇叶、活动盖板等结构的设置,使用时通过驱动电机能够带动扇叶转动,从而能够加速空气从配电控制柜中流通,提升对配电控制柜的散热效果,当遇到大雨天时,雨水会通过集水板收集到水箱中,并且当水箱内的水位上升时,浮板会跟随上升浮板活动时能够使活动盖板翻转并将固定框关闭密封,防止雨水通过散热孔进入配电控制柜内,避免雨水造成配电控制柜的内部器件短路。

技术研发人员:邢耀光,刘辉,王文军,熊红波,李平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湖北中光瑞力电气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713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