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机风冷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303416发布日期:2024-03-13 20:51阅读:12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机风冷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电机领域,具体涉及为一种电机风冷结构。


背景技术:

1、现有的一些高转速、高功率密度的电机,如直驱型离心空压机驱动电机、直驱型离心鼓风机驱动电机等,由于结构紧凑、功率密度高且体积较小,无法设置一些较为复杂的冷却通风方式,现有的通风冷却都是从电机一端进风,另一端出风,这样子的通风方式虽然简单,但在出风端的电机定子温升往往高于进风端,这是由于在出风端冷却气体已经吸收了电机进风端定子以及转子所产生的热量,导致出风端冷却气体温度偏高,造成了电机定子温升偏高的现象,这不仅影响了电机的可靠性及寿命,也是电机在进一步提升功率密度、电机小型化、低成本化道路上的瓶颈。


技术实现思路

1、(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2、鉴于现有技术的上述缺点、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机风冷结构,其解决了冷却气体在电机出风端温度较高,引起电机出风端定子组件温升偏高导致电机散热慢的技术问题。

3、(二)技术方案

4、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主要技术方案包括:

5、一种电机风冷结构,包括电机壳体、定子组件、转轴、叶轮挡板、蜗壳,转轴端部与叶轮挡板转动连接,左右两端的两叶轮挡板分别通过两蜗壳和同一电机壳体连接组成腔体;

6、定子组件周向开设贯穿其自身的通风道;通风道穿设电机壳体;

7、电机壳体在位于上端的通风道的左右两侧和在位于下端的通风道的左右两侧分别对应设置进风孔;

8、位于两个进风孔的外侧设有出风道;

9、电机壳体内壁设置有位于进风孔和出风道之间用于导风的隔板,隔板与转轴有间隙;

10、进风孔、电机壳体与定子组件之间的间隙、定子组件端部和隔板之间的间隙、隔板与转轴之间的间隙、出风道依次连通形成第一气流通道;

11、通风道、定子组件与转轴外周壁之间间隙依次连通形成第二气流通道;第二气流通道沿转轴轴向与第一气流通道连通。

12、可选地,隔板围绕转轴环形设置并固定在电机壳体内壁上。

13、可选地,通风道内有若干个周向分布的齿夹片,齿夹片连接被通风道沿着周向一分为二的定子。

14、可选地,通风道沿电机壳体周向分布且同一周向未闭环。

15、可选地,定子包括绕组和铁心,在铁心径向内部冲有多个均匀分布的槽用以嵌放绕组。

16、可选地,进风孔与绕组端部位置相对应。

17、可选地,有一通风罩与电机壳体外壁连接并与电机壳体围绕成通风腔,通风罩设有一进风口,进风口与电机壳体上的一进风孔相对应,进风孔位于通风腔内部。

18、可选地,出风道位于通风罩外部。

19、(三)有益效果

20、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电机风冷结构,进风孔、电机壳体与定子组件之间的间隙、定子组件端部和隔板之间的间隙、隔板与转轴之间的间隙、出风道依次连通形成第一气流通道;通风道、定子组件与转轴外周壁之间间隙依次连通形成第二气流通道;第二气流通道沿转轴轴向与第一气流通道连通。冷却气体通过定子组件端部位置处的进风孔、定子内部通风道同时进入电机内部,在完成电机冷却后从出风口排出电机。相对于现有技术而言,其可以通过冷却风流动降低电机温度,达到了延长电机的可靠性及寿命,提升了电机功率密度。

21、进一步的,进风口与绕组端部相对,绕组端部与冷却气体直接接触,避免了出风口处冷却气体温度较高对电机温升的负面影响。

22、进一步的,铁心内部通风道的存在使得冷却气体在气隙内的流程减半,降低了通风阻力及通风损耗,间接上提升了电机效率。

23、流动气膜不仅可以隔绝热源通过电机端盖间接传递到电机内部的热量,同时流动气膜的存在也降低了电机端盖与高温热源的直接接触面积。进一步的,较好的冷却效果可以提升电机的热负荷及功率密度,降低电机成本,实现电机及整个空压机的小型化。



技术特征:

1.一种电机风冷结构,包括电机壳体(10)、定子组件(9)、转轴(11)、叶轮挡板(12)、蜗壳(8),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轴(11)端部与叶轮挡板(12)转动连接,左右两端的两个所述叶轮挡板(12)分别通过两蜗壳(8)和同一所述电机壳体(10)连接组成腔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机风冷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板(14)围绕所述转轴(11)环形设置并固定在所述电机壳体(10)内壁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机风冷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风道(7)内有若干个周向分布的齿夹片(13),所述齿夹片(13)连接被所述通风道(7)沿着周向一分为二的所述定子组件(9)。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机风冷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风道(7)沿所述电机壳体(10)周向分布且同一周向未闭环。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机风冷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定子组件(9)包括绕组(5)和铁心(4),在所述铁心(4)径向内部冲有多个均匀分布的槽用以嵌放所述绕组(5)。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电机风冷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风孔(6)与所述绕组(5)端部位置相对应。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机风冷结构,其特征在于,有一通风罩(2)与所述电机壳体(10)外壁连接并与所述电机壳体(10)围绕成通风腔,通风罩设有一进风口(3),所述进风口(3)与所述电机壳体(10)上的一所述进风孔(6)相对应,所述进风孔(6)位于通风腔内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电机风冷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出风道(1)位于所述通风罩(2)外部。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电机领域,具体涉及为一种电机风冷结构。一种电机风冷结构,左右两端的叶轮挡板分别通过蜗壳和电机壳体连接组成腔体;定子组件周向开设贯穿其自身的通风道;通风道穿设电机壳体与腔体;电机壳体上设置多个进风孔;位于进风孔的外侧设有出风道;电机壳体内壁设置有隔板,隔板与转轴有间隙。进风孔、定子组件和隔板有间隙、隔板与转轴有间隙、出风道依次连通形成第一气流通道;通风道、定子组件与转轴的间隙依次连通形成第二气流通道;第二气流通道与第一气流通道连通。冷却风在第一气流通道和第二气流通道之间流通。本新型可以通过冷却风流动降低电机温度,达到了延长电机的可靠性及寿命,提升了电机功率密度。

技术研发人员:杨海江,张娜娜,宫晓,肖怡钦,宋福川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愿景动力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718
技术公布日:2024/3/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