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模块化定子永磁同步电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686456发布日期:2024-01-16 11:22阅读:26来源:国知局
一种模块化定子永磁同步电机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属于电机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模块化定子永磁同步电机。


背景技术:

1、近年来,随着稀土永磁材料和电力电子技术的迅猛发展,永磁电机越来越受到广泛的关注。定子永磁电机,突破了传统意义上转子永磁型同步电机在拓扑结构、散热能力、调速能力等方面的技术问题,成为了伺服电机领域新的宠儿。有别于一般的永磁电机,定子永磁型同步电机将永磁体直接安装在定子侧,大大减少了加工难度,增加了机械强度,且永磁体直接与定子铁心接触,热量能够有效的传导出,增加了热冗余度。然而,定子永磁型同步电机也存在诸多缺点,定子永磁同步电机的齿槽转矩大,限制了电机的控制精度与响应速度的进一步提升。

2、中国发明专利《大电感永磁同步电机的定子结构及大电感永磁同步电机》(申请号201811056008.4)公开了大电感永磁同步电机的定子结构,包括定子铁芯、第一导线、第二导线和第三导线;定子铁芯开设有包括第一内线槽和第一外线槽的第一线槽单元、包括第一内线槽和第一外线槽的第二线槽单元和包括第三内线槽和第三外线槽的第三线槽单元;第一导线穿过第一内线槽和第一外线槽缠绕在定子铁芯上形成第一相线圈绕组;第二导线穿过第二内线槽和第二外线槽缠绕在定子铁芯上形成第二相线圈绕组;第三导线穿过第三内线槽和第三外线槽缠绕在定子铁芯上形成第三相线圈绕组;本发明能增大该大电感永磁同步电机的整体电感而抑制谐波电流的产生,确保其控制的精确度和有效降低永磁同步电机转子的温升。本发明还公开了大电感永磁同步电机。但是该专利齿槽转矩较大。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模块化定子永磁同步电机。通过采用模块化定子结构,使各模块的转矩脉动相互抵消,实现降低定子永磁同步电机转矩脉动的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模块化定子永磁型同步电机新型结构,具有转矩脉动低、加工简单的优点,可以被广泛运用于伺服电机、电动汽车等领域。

2、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模块化定子永磁同步电机,包括多个定子铁芯、凸极式转子、永磁体、以及电枢绕组,定子铁芯包括定子齿与定子轭;定子轭前部设置定子齿,永磁体为圆弧状;其特征在于:每个定子铁芯结构相同,每个定子铁芯环绕结构相同的电枢绕组,定子齿靠近凸极式转子的表面贴永磁体,每个定子齿两侧表面分别嵌绕电枢绕组,电枢绕组采用三相绕组结构;电枢绕组的形状为条状,凸极式转子包括转子轭和转子齿,转子轭沿圆周方向均匀分布若干个转子齿。

3、根据如上所述的一种模块化定子永磁同步电机,其特征在于:定子铁芯为6个。

4、根据如上所述的一种模块化定子永磁同步电机,其特征在于:转子齿为16个。

5、根据如上所述的一种模块化定子永磁同步电机,其特征在于:每个定子铁芯为硅钢片叠成或smc软磁材料。

6、根据如上所述的一种模块化定子永磁同步电机,其特征在于:凸极式转子为硅钢片叠压或者smc复合软磁材料。

7、根据如上所述的一种模块化定子永磁同步电机,其特征在于永磁体采用径向充磁的方法。

8、根据如上所述的一种模块化定子永磁同步电机,其特征在于:电枢绕组为采用钕铁硼材料。

9、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采用了磁通反向永磁电机和开关磁链永磁电机相互叠加的原理,提高电机的电磁性能,增加了电机的转矩密度。



技术特征:

1.一种模块化定子永磁同步电机,包括多个定子铁芯、凸极式转子、永磁体以及电枢绕组,定子铁芯包括定子齿与定子轭;定子轭前部设置定子齿,永磁体为圆弧状;其特征在于:每个定子铁芯结构相同,每个定子铁芯环绕结构相同的电枢绕组,定子齿靠近凸极式转子的表面贴永磁体,每个定子齿两侧表面分别嵌绕电枢绕组,电枢绕组采用三相绕组结构;电枢绕组的形状为条状,凸极式转子包括转子轭和转子齿,转子轭沿圆周方向均匀分布若干个转子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模块化定子永磁同步电机,其特征在于:定子铁芯为6个。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模块化定子永磁同步电机,其特征在于:转子齿为16个。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模块化定子永磁同步电机,其特征在于:每个定子铁芯为硅钢片叠成或smc软磁材料。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模块化定子永磁同步电机,其特征在于:凸极式转子为硅钢片叠压或者smc复合软磁材料。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模块化定子永磁同步电机,其特征在于永磁体采用径向充磁的方法。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模块化定子永磁同步电机,其特征在于:电枢绕组为采用钕铁硼材料。


技术总结
本技术属于电机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模块化定子永磁同步电机。本技术的每个定子铁芯结构相同,每个定子铁芯环绕结构相同的电枢绕组,定子齿靠近凸极式转子的表面贴永磁体,每个定子齿两侧表面分别嵌绕电枢绕组,电枢绕组采用三相绕组结构;电枢绕组的形状为条状,凸极式转子包括转子轭和转子齿,转子轭沿圆周方向均匀分布若干个转子齿。本技术具有转矩脉动低、加工简单的优点,可以被广泛运用于伺服电机、电动汽车等领域。

技术研发人员:彭金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武汉大罗技术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718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