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精度伺服电机转子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768182发布日期:2024-01-23 10:56阅读:14来源:国知局
一种高精度伺服电机转子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适用于永磁电机,具体涉及一种高精度伺服电机转子结构。


背景技术:

1、永磁同步伺服电机作为伺服系统,如电动缸、新能源电驱系统、舵机等的执行机构,其性能的优劣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整个系统的控制性能,特别是随着科技的进步,使用者越来越多的对电机的效率、功率密度、转速和稳定性等全方位的性能指标提出了更高、更严的要求。目前,为提高电机的转速和功率密度,电机转子通常有两种结构形式,表贴式和内嵌式,表贴式结构在高速时磁钢由于离心力会脱离转子铁芯,使其电机的可靠性低;内嵌式结构由于永磁体的磁性能在介质中具有惰性的缘故,会使得永磁体的漏磁增大和气隙磁密正弦性差,导致电机的转矩脉动往往很大,会使得电机的控制精度降低,对一些控制精度要求高的场合并不适用。此外,内嵌式结构的气隙磁密的谐波含量丰富,会使得电机的相反电势谐波占比多,电机的铁芯损耗较大,电机发热严重,降低电机的使用寿命,这些都给设计者带来了很大的挑战。


技术实现思路

1、为解决现有技术电机的气隙分布正弦性差,从而增加了气隙磁密的谐波,使得电机的转矩脉动很大,电机控制精度不高,运行不平稳的问题。

2、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取技术方案是:一种高精度伺服电机转子结构,包括转轴、铁芯定位键、挡板、圆螺母,还包括磁极组件、止动垫圈,所述转轴上依次设有铁芯定位键、挡板、磁极组件、止动垫圈与圆螺母;

3、所述磁极组件在轴向是分段式分布,磁极组件包括磁钢、转子铁芯,所述转子铁芯设有凸极轮廓与凸极轮廓凹地,键槽a、键槽b和一个定位孔。

4、所述磁极组件为斜极安装。

5、所述转子铁芯的凸极轮廓为正弦分布或近似正弦分布。

6、所述转子铁芯与转子铁芯通过凸极轮廓凹地进行连接。

7、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保证了电机在高速运行时的转子可靠性,同时并减少了电机的转矩脉动,提高了电机的控制精度,保证了电机运行的平稳性。



技术特征:

1.一种高精度伺服电机转子结构,包括转轴(1)、铁芯定位键(2)、挡板(3)、圆螺母(6),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磁极组件(4)、止动垫圈(5),所述转轴上依次设有铁芯定位键(2)、挡板(3)、磁极组件(4)、止动垫圈(5)与圆螺母(6);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精度伺服电机转子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磁极组件(4)为斜极安装。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精度伺服电机转子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子铁芯(42)的凸极轮廓为正弦分布或近似正弦分布。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精度伺服电机转子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子铁芯(42)与转子铁芯(42)通过凸极轮廓凹地(424)进行连接。


技术总结
一种高精度伺服电机转子结构,为解决现有技术电机的气隙分布正弦性差,从而增加了气隙磁密的谐波,使得电机的转矩脉动很大,电机控制精度不高,运行不平稳的问题,本技术种包括转轴、铁芯定位键、挡板、圆螺母,还包括磁极组件、止动垫圈,转轴上依次设有铁芯定位键、挡板、磁极组件、止动垫圈与圆螺母;磁极组件在轴向是分段式分布,磁极组件包括磁钢、转子铁芯,转子铁芯设有凸极轮廓与凸极轮廓凹地,键槽a、键槽b和一个定位孔,本技术通过凸极轮廓具有能极大的改善电机的气隙磁密的正弦性,从而减少电机的转矩脉动,提高电机的控制精度的特点,适用于较高转速或高转速的高精度控制的伺服领域。

技术研发人员:樊延都,陈利宏,卢小东,黄琳娣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西安华欧精密机械有限责任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721
技术公布日:2024/1/2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