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配电自动化监控终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852532发布日期:2024-01-26 23:11阅读:16来源:国知局
一种配电自动化监控终端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配电,尤其涉及一种配电自动化监控终端。


背景技术:

1、目前,随着电力的工业化发展,用户对电力供电质量和可靠性要求越来越高,现有的配电自动化监控终端在进行安装时,通常安装在电箱内部,无法对不同大小的配电终端进行安装,此外安装过程也较为繁琐。

2、现有技术专利(cn218735501u)公开一种拆装方便的配电自动化监控终端,包括电箱,所述电箱上端面两侧的前方设置有条型槽,所述条型槽的内侧设置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的外表面套设有螺纹块,两个所述螺纹块的上端面设置有底板,所述底板的上端面设置有安装座,所述安装座的上端面设置有凹槽,所述凹槽内壁的两侧均设置有圆槽,该申请可以对不同大小的监控终端本体进行安装,且拆装方便,便于使用。

3、但在前述的现有技术中,该装置不具备防水功能,且该装置具有的散热功能会进一步降低防水效果,导致电箱容易进水,容易使监控终端本体损坏。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配电自动化监控终端,解决了现有技术中该装置不具备防水功能,且该装置具有的散热功能会进一步降低防水效果,导致电箱容易进水,容易使监控终端本体损坏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配电自动化监控终端,包括监控终端本体、电箱、箱门、推动单元、两个限位单元和散热防水组件,所述箱门设置于所述电箱的前端,所述推动单元设置于所述电箱的内底壁,两个所述限位单元分别对称设置于所述电箱的内侧壁,所述监控终端本体放置于所述推动单元上,所述散热防水组件包括进风管、出风管、风机、两个海绵垫、两个滤水透气网和两个连接管,所述进风管与所述电箱连通,并位于所述电箱的左侧面,所述出风管与所述电箱连通,并位于所述电箱的有侧面,两个所述连接管分别与所述出风管和所述进风管拆卸连接,两个所述海绵垫和两个所述滤水透气网分别设置于对应的所述连接管道内,所述风机设置于所述进风管的内部。

3、其中,所述推动单元包括导轨、滑动块和固定板,所述导轨与所述电箱的内底壁固定连接,所述滑动块与所述导轨滑动适配,所述固定板与所述滑动块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固定板的上方。

4、其中,每个所述限位单元包括第一气缸和夹持板,所述第一气缸与所述电箱的内侧壁固定连接,所述夹持板与所述第一气缸的伸缩端固定连接。

5、其中,所述配电自动化监控终端还包括第二气缸,所述第二气缸与所述电箱的后内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气缸的输出端与所述滑动块的后端固定连接。

6、其中,所述配电自动化监控终端还包括密封环,所述密封环设置于所述电箱的入口处,并与所述箱门抵持。

7、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配电自动化监控终端,通过所述风机使所述电箱外的气流从所述进风管流入所述电箱内,再从所述出风管流出,从而起到散热的作用,同时通过所述滤水透气网和所述海绵垫能够防止液体通过所述进风管或所述出风管进入所述电箱内部,对所述监控终端本体造成损伤,当所述滤水透气网和所述海绵垫长时间使用后,可对所述连接管进行拆卸,从而对所述滤水透气网和所述海绵垫进行更换,由此能够在散热的同时,防止液体进入所述电箱的内部,对所述监控终端本体造成损伤,提高了该装置的安全性。



技术特征:

1.一种配电自动化监控终端,包括监控终端本体、电箱、箱门、推动单元和两个限位单元,所述箱门设置于所述电箱的前端,所述推动单元设置于所述电箱的内底壁,两个所述限位单元分别对称设置于所述电箱的内侧壁,所述监控终端本体放置于所述推动单元上,其特征在于,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配电自动化监控终端,其特征在于,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配电自动化监控终端,其特征在于,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配电自动化监控终端,其特征在于,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配电自动化监控终端,其特征在于,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配电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配电自动化监控终端,包括监控终端本体、电箱、箱门、推动单元、两个限位单元和散热防水组件,散热防水组件包括进风管、出风管、风机、两个海绵垫、两个滤水透气网和两个连接管。通过风机使电箱外的气流从进风管流入电箱内,从而起到散热的作用,同时通过滤水透气网和海绵垫能够防止液体通过进风管或出风管进入电箱内部,对监控终端本体造成损伤,当滤水透气网和海绵垫长时间使用后,可对连接管进行拆卸,从而对滤水透气网和海绵垫进行更换,由此能够在散热的同时,防止液体进入电箱的内部,对监控终端本体造成损伤。

技术研发人员:高健,刘洋,张拥军,李伟,董超,李鹏飞,陈亮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沈阳世联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725
技术公布日:2024/1/2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