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缆固定装置及线缆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131491发布日期:2024-02-26 16:35阅读:14来源:国知局
线缆固定装置及线缆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涉及线缆固定,尤其涉及一种线缆固定装置及线缆装置。


背景技术:

1、随着科技的进步与发展,风力发电已经成为清洁能源中主流的发展方向,其中,兆瓦级风力发电机组已经成为对当今风机的主要发展趋势。

2、在相关技术中,为了尽可能多的捕获风能,目前兆瓦级的风力发电机组在运行时不断地进行偏航追风,因此主线缆在塔筒上段通常有一段悬垂,以防止在偏航过程中主线缆随之扭转造成扭断。为防止悬垂段主线缆与塔筒内的金属结构碰撞、摩擦,通常是在塔筒的内部设置电缆桥架,以保护塔筒内的线缆。

3、然而,通过设置电缆桥架对塔筒内的线缆进行保护的方式,存在多根线缆易缠绕在一起,不便于巡检和更换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线缆固定装置及线缆装置,用以解决通过设置电缆桥架对塔筒内的线缆进行保护的方式,存在多根线缆易缠绕在一起,不便于巡检和更换的问题的技术问题。

2、本申请实施例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3、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线缆固定装置,包括:

4、固定结构,所述固定结构固定在墙壁上;

5、多个线缆夹,每个所述线缆夹均包括安装座,以及可拆卸的连接于所述安装座的压盖;所述安装座安装于所述固定结构,所述安装座朝向所述压盖的一面设置有第一安装缺口;所述压盖朝向所述安装座的一面设置有第二安装缺口,所述第二安装缺口与所述第一安装缺口相对,所述第二安装缺口与所述第一安装缺口配合形成贯穿孔,所述贯穿孔配置为供线缆穿过。

6、本申请实施例的有益效果: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线缆固定装置包括固定结构和多个线缆夹,每个线缆夹均包括安装座和可拆卸的连接在安装座上的压盖,安装座上设置第一安装缺口,压盖上设置第二安装缺口,第一安装缺口和第二安装缺口相对,且第一安装缺口和第二安装缺口配合形成贯穿孔,贯穿孔供线缆穿过,也就是说,多根线缆可以根据线缆夹的数量分为多组,每组包括一根线缆或几根线缆,多组线缆对应安装在多个线缆夹内,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线缆固定装置将多跟线缆按照顺序分开固定,此设置使得多根线缆在布设时以及扭转的过程中不会缠绕在一起,且线缆走向清晰,便于巡检,以及便于更换,在更换时,只需拆卸对应的线缆夹即可,不影响其他线缆的固定,便于线缆的更换,降低操作复杂度以及工作量,提高工作效率。

7、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安装座位置可调的设置于所述固定结构。

8、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固定结构为u形结构,所述u形结构的开口处的两端分别设置有阻挡边,所述阻挡边向所述u形结构的开口的内侧延伸,且两个阻挡边之间具有间隔空间;

9、所述安装座沿第一方向的两端分别设置有安装槽,所述安装座通过所述安装槽滑入所述固定结构,两个所述阻挡边分别位于两个所述安装槽内。

10、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安装座包括滑座,固定座,以及连接所述滑座和所述固定座的连接螺栓;

11、所述滑座设置有螺纹孔;

12、所述固定座朝向所述滑座的一面设置有凸台,在所述凸台沿所述第一方向的两侧,所述固定座与所述滑座之间形成所述安装槽,所述固定座背向所述滑座的一面设置所述第一安装缺口;

13、所述连接螺栓的尾部穿过所述固定座、所述凸台,拧入所述螺纹孔,以连接所述滑座和所述固定座,且所述连接螺栓的尾部穿出所述螺纹孔抵于所述u形结构的底部,以固定所述固定座,所述u形结构的底部为所述u形结构与其开口相对的部分。

14、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滑座朝向所述固定座的一面设置有安装孔,所述安装孔为正多边形结构;

15、所述凸台设置为与所述安装孔匹配的正多边形结构,在所述固定座与所述滑座连接时,部分所述凸台置于所述安装孔内。

16、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凸台为正六边形结构或正八边形结构。

17、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固定座和所述凸台为一体成型的结构,该一体成型的结构上设置有安装通孔,所述安装通孔贯穿所述固定座和所述凸台,所述安装通孔为沉孔;

18、所述连接螺栓的尾部自所述安装通孔穿过所述固定座和所述凸台,所述连接螺栓的头部沉入所述沉孔。

19、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在任一所述阻挡边中,所述阻挡边向所述u形结构的开口的内侧延伸的一端设置有加强边,所述加强边向所述u形结构的内部延伸;

20、所述安装槽的侧壁对应两个所述加强边设置有两个让位槽,所述让位槽配置为,为所述加强边让位,以使所述安装座安装于所述固定结构。

21、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固定结构沿其长度方向的两端分别设置有固定连接件,各所述固定连接件均包括压板和固定件,所述压板横跨两个所述阻挡边之间的间隔空间,且压于两个所述阻挡边上,所述固定件穿过所述压板和所述u形结构的底部,所述固定件将所述压板固定于墙面,所述压板将所述固定结构挤压固定于墙面。

22、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压板沿所述第一方向的两端分别设置有定位槽;

23、所述阻挡边置于所述定位槽内,且所述阻挡边与所述定位槽的底部抵接。

24、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在所述压板沿所述第一方向的任一端,所述压板设置有第一卡板和第二卡板,所述第一卡板和所述第二卡板之间的空间形成所述定位槽。

25、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固定件包括螺杆和螺母,所述螺杆的一端穿过所述压板和所述u形结构的底部,并固定连接于墙面,所述螺杆的另一端连接所述螺母,所述螺母将所述压板挤压固定在所述固定结构上。

26、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每个线缆夹还包括线缆保护套;

27、所述线缆保护套为圆筒形结构,所述圆筒形结构沿轴向设置有开口,所述圆筒形结构自开口处卡套于所述线缆;

28、所述圆筒形结构安装于所述贯穿孔内,所述圆筒形结构沿轴向的两端设置有外翻边,所述圆筒形结构沿轴向的任一端,所述外翻边与所述贯穿孔的周向边缘接触。

29、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安装缺口和所述第二安装缺口均为半圆形缺口。

30、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线缆装置,该线缆装置包括线缆固定装置和多根线缆,所述线缆固定装置为上述任一方案所述的线缆固定装置,多根所述线缆分为多组,每组线缆包括一根或多根所述线缆,一组所述线缆对应所述线缆固定装置的一个贯穿孔,并贯穿该贯穿孔。

31、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线缆装置的有益效果与上述线缆固定装置的有益效果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32、除了上面所描述的本申请解决的技术问题、构成技术方案的技术特征以及由这些技术方案的技术特征所带来的有益效果外,本申请提供的线缆固定装置及线缆装置所能解决的其他技术问题、技术方案中包含的其他技术特征以及这些技术特征带来的有益效果,将在具体实施方式中作出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技术特征:

1.一种线缆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缆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座位置可调的设置于所述固定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线缆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结构为u形结构,所述u形结构的开口处的两端分别设置有阻挡边,所述阻挡边向所述u形结构的开口的内侧延伸,且两个阻挡边之间具有间隔空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线缆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座包括滑座,固定座,以及连接所述滑座和所述固定座的连接螺栓;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线缆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座朝向所述固定座的一面设置有安装孔,所述安装孔为正多边形结构;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线缆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在任一所述阻挡边中,所述阻挡边向所述u形结构的开口的内侧延伸的一端设置有加强边,所述加强边向所述u形结构的内部延伸;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线缆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结构沿其长度方向的两端分别设置有固定连接件,各所述固定连接件均包括压板和固定件,所述压板横跨两个所述阻挡边之间的间隔空间,且压于两个所述阻挡边上,所述固定件穿过所述压板和所述u形结构的底部,所述固定件将所述压板固定于墙面,所述压板将所述固定结构挤压固定于墙面。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线缆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板沿所述第一方向的两端分别设置有定位槽;

9.根据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线缆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个线缆夹还包括线缆保护套;

10.一种线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线缆固定装置和多根线缆,所述线缆固定装置为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线缆固定装置,多根所述线缆分为多组,每组线缆包括一根或多根所述线缆,一组所述线缆对应所述线缆固定装置的一个贯穿孔,并贯穿该贯穿孔。


技术总结
本申请提供一种线缆固定装置及线缆装置,该线缆固定装置包括固定结构和多个线缆夹,每个线缆夹均包括安装座和可拆卸的连接在安装座上的压盖,安装座上设置第一安装缺口,压盖上设置第二安装缺口,第一安装缺口和第二安装缺口相对,且第一安装缺口和第二安装缺口配合形成贯穿孔,贯穿孔供线缆穿过,也就是说,多根线缆可以根据线缆夹的数量分为多组,每组包括一根线缆或几根线缆,多组线缆对应安装在多个线缆夹内。该线缆固定装置将多跟线缆按照顺序分开固定,此设置使得多根线缆在布设时以及扭转的过程中不会缠绕在一起,且线缆走向清晰,便于巡检,以及便于更换。

技术研发人员:李超,张小龙,郭筱,李明明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国三峡新能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731
技术公布日:2024/2/2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