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接线盒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569080发布日期:2024-04-18 11:37阅读:10来源:国知局
一种接线盒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属于光伏组件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接线盒。


背景技术:

1、在光伏组件领域中,接线盒的主要作用是将光伏组件产生的电力与外部线路进行连接、传导光伏组件所产生的电流。现有的接线盒通常与光伏组件的汇流条进行手工焊接,良品率较差,而且需要进行二次加锡进行手工引线焊接,操作繁琐,效率低下。

2、为此,本申请人希望寻求技术方案来解决以上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接线盒,其电极结构通过电极压片与其对应的汇流条进行电连接,无需采用二次加焊料作为引线才能实现电极结构与其对应的汇流条的焊接,可匹配自动焊接工艺实现快速焊接效果,且本申请的良品率远高于现有技术的手工二次焊接。

2、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3、一种接线盒,所述接线盒的内部分别固定安装有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其中,

4、所述第一电极设有第一电极压片,所述第二电极设有第二电极压片;

5、所述第一电极压片与光伏组件的第一汇流条电连接,所述第二电极压片与光伏组件的第二汇流条电连接;

6、所述第一电极与所述第二电极之间连接有二极管。

7、优选地,所述第一电极压片包括第一压片部和第一压片连接部,所述第一压片部通过第一压片连接部与所述第一电极电连接,所述第一压片部与光伏组件的第一汇流条电连接;和/或所述第二电极压片包括第二压片部和第二压片连接部,所述第二压片部通过第二压片连接部与所述第二电极电连接,所述第二压片部与光伏组件的第二汇流条电连接。

8、优选地,所述第一压片部的安装高度小于所述第一电极的安装高度,使得所述第一压片部更靠近所述第一汇流条;和/或所述第二压片部的安装高度小于所述第二电极的安装高度,使得所述第二压片部更靠近所述第二汇流条。

9、优选地,在所述第一压片部与第一汇流条之间放置第一焊料,将所述第一压片部与所述第一汇流条焊接为一体;和/或在所述第二压片部与第二汇流条之间放置第二焊料,将所述第二压片部与所述第二汇流条焊接为一体。

10、优选地,所述第一压片部和/或第二压片部上分别设有第一爬焊孔和第二爬焊孔。

11、优选地,所述第一电极与第二电极绝缘相互安装地分布在所述接线盒的内部;其中,所述第一电极与第二电极之间形成焊接区域,所述第一电极压片和所述第二电极压片分别位于焊接区域内。

12、优选地,所述焊接区域采用可视化窗口;和/或所述接线盒设有位于所述第一电极压片和所述第二电极压片之间的绝缘筋。

13、优选地,所述第二电极包括位于所述第一电极一侧的第二电极单元a和位于所述第一电极另一侧的第二电极单元b,所述第二电极单元a通过第二电极单元c实现与所述第二电极单元b的电连接;其中,所述第二电极单元a设有所述第二电极压片,所述第二电极单元b与所述第一电极之间连接有二极管。

14、优选地,所述接线盒包括接线盒体和嵌装在所述接线盒体内周的盒盖。

15、优选地,所述接线盒体的内部采用密封胶进行灌装,其中,所述接线盒体的底部设有溢胶槽。

16、本申请提出在接线盒内的电极结构设置电极压片结构,电极结构通过电极压片与其对应的汇流条进行电连接,无需采用二次加焊料作为引线才能实现电极结构与其对应的汇流条的焊接,可匹配自动焊接工艺实现快速焊接效果,且本申请的良品率远高于现有技术的手工二次焊接。



技术特征:

1.一种接线盒,其特征在于,所述接线盒的内部分别固定安装有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其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接线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极压片包括第一压片部和第一压片连接部,所述第一压片部通过第一压片连接部与所述第一电极电连接,所述第一压片部与光伏组件的第一汇流条电连接;和/或所述第二电极压片包括第二压片部和第二压片连接部,所述第二压片部通过第二压片连接部与所述第二电极电连接,所述第二压片部与光伏组件的第二汇流条电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接线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压片部的安装高度小于所述第一电极的安装高度,使得所述第一压片部更靠近所述第一汇流条;和/或所述第二压片部的安装高度小于所述第二电极的安装高度,使得所述第二压片部更靠近所述第二汇流条。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接线盒,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压片部与第一汇流条之间放置第一焊料,将所述第一压片部与所述第一汇流条焊接为一体;和/或在所述第二压片部与第二汇流条之间放置第二焊料,将所述第二压片部与所述第二汇流条焊接为一体。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接线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压片部和/或第二压片部上分别设有第一爬焊孔和第二爬焊孔。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接线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极与第二电极绝缘相互安装地分布在所述接线盒的内部;其中,所述第一电极与第二电极之间形成焊接区域,所述第一电极压片和所述第二电极压片分别位于焊接区域内。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接线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焊接区域采用可视化窗口;和/或所述接线盒设有位于所述第一电极压片和所述第二电极压片之间的绝缘筋。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接线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电极包括位于所述第一电极一侧的第二电极单元a和位于所述第一电极另一侧的第二电极单元b,所述第二电极单元a通过第二电极单元c实现与所述第二电极单元b的电连接;其中,所述第二电极单元a设有所述第二电极压片,所述第二电极单元b与所述第一电极之间连接有二极管。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接线盒,其特征在于,所述接线盒包括接线盒体和嵌装在所述接线盒体内周的盒盖。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接线盒,其特征在于,所述接线盒体的内部采用密封胶进行灌装,其中,所述接线盒体的底部设有溢胶槽。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接线盒,接线盒的内部分别固定安装有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其中,第一电极设有第一电极压片,第二电极设有第二电极压片;第一电极压片与光伏组件的第一汇流条电连接,第二电极压片与光伏组件的第二汇流条电连接;第一电极与第二电极之间连接有二极管;本技术的电极结构通过电极压片与其对应的汇流条进行电连接,无需采用二次加焊料作为引线才能实现电极结构与其对应的汇流条的焊接,可匹配自动焊接工艺实现快速焊接效果,且本申请的良品率远高于现有技术的手工二次焊接。

技术研发人员:郝利,王伟力,施正荣,洪爱翔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上迈(镇江)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801
技术公布日:2024/4/1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