户外储能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470109发布日期:2024-03-28 18:52阅读:8来源:国知局
户外储能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户外储能,特别是涉及一种户外储能装置。


背景技术:

1、户外电源能够驱动大功率电器,为人们在户外和紧急情况下提供稳定的电能供应,因而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和青睐。户外储能装置通常在外壳上开设散热孔,并在散热孔处设置散热风扇,利用散热风扇将户外储能装置内的热量排出。传统的户外储能装置通常在外壳的一侧设置散热孔并配置散热风扇,在其他位置开设多个进气口,利用散热风扇在外壳内形成负压以使外部冷空气进入。户外储能装置内部结构复杂,冷气流进入外壳后容易受到多个电路组件的阻挡而无法抵达发热源,从而导致散热效率低下,对户外储能装置的使用安全造成了严重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1、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户外储能装置。

2、一种户外储能装置,包括盖体、下壳、散热组件、逆变器模块及电池组件,所述盖体盖设于所述下壳并与所述下壳形成容置空间,所述容置空间用于容纳所述散热组件、所述逆变器模块及所述电池组件,所述逆变器模块与所述电池组件层叠布置且所述逆变器模块与所述电池组件之间具有间隙,所述间隙用于供气流通过;

3、所述散热组件包括导流罩,所述导流罩罩设所述逆变器模块,且所述导流罩与所述逆变器模块之间形成第一散热通道,所述下壳开设进气口及出气口,所述第一散热通道的两端以及所述间隙的两端均分别连通所述进气口与所述出气口。

4、如此设置,由于逆变器模块与电池组件是户外储能装置的两大主要发热源,逆变器模块与电池组件之间层叠布置且相互之间具有间隙,方便了空气流通,减少了逆变器模块与电池组件之间发热时相互影响,避免两个发热源之间热量堆积。导流罩罩设逆变器模块并形成第一散热通道,使得冷气流能够沿第一散热通道完整穿过逆变器模块,避免冷气流经过逆变器模块时发散,有利于减少冷气流在散热路径中的耗散,提高了散热效率。进气口与出气口设置于第一散热通道及间隙的两端,方便冷气流直接进入第一散热通道及间隙,有利于减少冷空气流通损耗,提升散热效率。

5、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户外储能装置还包括电源管理模块及第一支架,所述电源管理模块设置在所述间隙中,并通过所述第一支架有间隔地安装于所述电池组件,所述电源管理模块与所述电池组件之间形成第二散热通道。

6、如此设置,电源管理模块在使用中也会产生热量,电源管理模块设置在间隙中,充分利用了间隙之间流通的冷空气进行散热,提高了户外储能装置内部空间的利用率,也提升了散热效果,外壳上也无需为电源管理模块开设单独的散热孔,增加了外壳的结构强度。电源管理模块通过第一支架有间隔地安装于电池组件,电源管理模块与电池组件之间形成第二通道,使得冷气流能够充分经过电源管理模块,进一步提升了户外储能装置的散热效果,同时也减小了电池组件发热对电源管理模块正常工作的影响。

7、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支架包括多个第一安装柱,所述第一安装柱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于所述电源管理模块及所述电池组件。

8、如此设置,第一安装柱既能够减小电源管理模块与电池组件之间的热量传递,而且再冷气流经过第二散热通道时对冷气流的阻挡较小,增加了冷气流的流通速率,提升户外储能装置的散热效果。

9、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电源管理模块与所述逆变器模块之间间隔设置,所述户外储能装置还包括第二支架,所述第二支架位于所述逆变器模块与所述电源管理模块之间,所述第二支架用于供所述逆变器模块安装,所述第二支架与所述逆变器模块之间间隔设置并形成第三散热通道。

10、如此设置,电源管理模块与逆变器模块之间间隔设置,避免逆变器模块发热对电源管理模块正常工作的影响。第二支架位于逆变器模块与电源管理模块之间,进一步阻挡了逆变器模块的发热对电源管理模块的影响。第二之间与逆变器模块之间间隔设置并形成第三散热通道,使得冷气流能够沿第三散热通道穿过逆变器模块,提升散热效果。

11、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逆变器模块包括逆变器本体及电路板,所述逆变器本体固定连接并安装于所述电路板,所述电路板位于所述逆变器模块相对靠近所述电池组件的一侧。

12、如此设置,电路板位于逆变器模块相对靠近电池组件的一侧,电池板能够形成对逆变器本体发热的阻挡,减少逆变器本体的热量向靠近电池组件的方向传递,避免电池组件升温过快而对电池性能及寿命产生不利影响。

13、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支架包括分隔板、多个第二安装柱及多个第三安装柱,所述第二安装柱位于所述分隔板靠近所述电路板的一面,所述第二安装柱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于所述电路板与所述分隔板,所述第三安装柱位于所述分隔板靠近所述电池组件的一侧,所述第三安装柱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于所述分隔板与所述电池组件。

14、如此设置,第二支架通过第二安装柱与第三安装柱分别与逆变器模块及电池组件安装,减小了对冷气流的阻挡,提升了户外储能装置的散热效率。

15、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分隔板上开设多个通孔。

16、如此设置,分隔板上开设多个通孔,方便分隔板两面的气流流通,当分隔板一侧的热量较高时,冷气流能够通过通孔并协助散热,使得冷气流在散热通道之间的分配具有灵活性,提升户外储能装置的散热效果。此外,在分隔板上开设多个通孔还能够减轻分隔板的重量,进一步减少了户外储能装置的整体重量。

17、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分隔板上凸设有加强筋。

18、如此设置,通过在分隔板上凸设加强筋,增强了分隔板的结构强度,保证逆变器模块与电池组件的相对位置稳定,同时还能够相对减少分隔板的厚度,有利于过大散热通道。

19、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电源管理模块位于所述第二支架与所述电池组件之间,且所述第二支架与所述电源管理模块之间间隔设置并形成第四散热通道。

20、如此设置,第二支架与电源管理模块之间间隔设置并形成第四散热通道,冷气流能够通过第四散热通道穿过电源管理模块,进一步对电源管理模块散热,保证电源管理模块的正常工作。

21、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进气口与所述出气口位于所述下壳相对的两个侧壁。

22、如此设置,进气口与出气口相对而设,进气口与出气口的方向相同,户外储能装置内空气在流通时不易产生局部阻塞,方便快速排出发热源的热量,提升散热效率。

23、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导流罩与所述盖体之间具有间隔。

24、如此设置,导流罩与盖体之间具有间隔,避免盖体受压变形对导流罩造成挤压,同时利用导流罩与盖体之间通过空气隔热,避免导流罩的热量直接传导至盖体,盖体温度变化小,从而盖体变形也小,提升了户外储能装置外壳的结构强度。



技术特征:

1.一种户外储能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盖体、下壳、散热组件、逆变器模块及电池组件,所述盖体盖设于所述下壳并与所述下壳形成容置空间,所述容置空间用于容纳所述散热组件、所述逆变器模块及所述电池组件,所述逆变器模块与所述电池组件层叠布置且所述逆变器模块与所述电池组件之间具有间隙,所述间隙用于供气流通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户外储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户外储能装置还包括电源管理模块及第一支架,所述电源管理模块设置在所述间隙中,并通过所述第一支架有间隔地安装于所述电池组件,所述电源管理模块与所述电池组件之间形成第二散热通道。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户外储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架包括多个第一安装柱,所述第一安装柱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于所述电源管理模块及所述电池组件。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户外储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管理模块与所述逆变器模块之间间隔设置,所述户外储能装置还包括第二支架,所述第二支架位于所述逆变器模块与所述电源管理模块之间,所述第二支架用于供所述逆变器模块安装,所述第二支架与所述逆变器模块之间间隔设置并形成第三散热通道。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户外储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逆变器模块包括逆变器本体及电路板,所述逆变器本体固定连接并安装于所述电路板,所述电路板位于所述逆变器模块相对靠近所述电池组件的一侧。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户外储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支架包括分隔板、多个第二安装柱及多个第三安装柱,所述第二安装柱位于所述分隔板靠近所述电路板的一面,所述第二安装柱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于所述电路板与所述分隔板,所述第三安装柱位于所述分隔板靠近所述电池组件的一侧,所述第三安装柱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于所述分隔板与所述电池组件。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户外储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分隔板上开设多个通孔;及/或,所述分隔板上凸设有加强筋。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户外储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管理模块位于所述第二支架与所述电池组件之间,且所述第二支架与所述电源管理模块之间间隔设置并形成第四散热通道。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户外储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口与所述出气口位于所述下壳相对的两个侧壁。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户外储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罩与所述盖体之间具有间隔。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一种户外储能装置,包括盖体、下壳、散热组件、逆变器模块及电池组件,盖体盖设于下壳并与下壳形成容置空间,容置空间用于容纳散热组件、逆变器模块及电池组件,逆变器模块与电池组件层叠布置且逆变器模块与电池组件之间具有间隙<subgt;,</subgt;间隙用于供气流通过;散热组件包括导流罩,导流罩罩设逆变器模块,且导流罩与逆变器模块之间形成第一散热通道,下壳开设进气口及出气口,第一散热通道的两端以及间隙的两端均分别连通进气口与出气口。如此设置,逆变器模块与电池组件之间层叠布置且相互之间具有间隙,方便了空气流通,避免热量堆积;冷气流能够沿第一散热通道完整穿过逆变器模块,有利于减少冷气流耗散,提高了散热效率。

技术研发人员:程凯,李向东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杭州满格智能设备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731
技术公布日:2024/3/2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