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电池盒的光伏板安装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147993发布日期:2024-02-26 17:01阅读:15来源:国知局
带电池盒的光伏板安装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太阳能路灯,具体地,涉及一种带电池盒的光伏板安装结构。


背景技术:

1、太阳能路灯是采用晶体硅太阳能电池供电,免维护阀控式密封蓄电池(胶体电池)储存电能,超高亮led灯具作为光源,并由智能化充放电控制器控制,用于代替传统公用电力照明的路灯。

2、太阳能灯的结构通常分为:光伏板、电池、电池控制盒及光源四部份的分体式结构,为了更多的接收光能,光伏板通常安装在灯杆的上端,电池控制盒单独安装于灯杆或埋于地下,电池安装于电池控制盒中,光源安装于电池控制盒或灯柱,并与电池控制盒电性连接,现有地,光伏板与电池控制盒需分别单独进行安装,这也就增大了太阳能灯的安装难度,增加了太阳能灯的安装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申请提供一种带电池盒的光伏板安装结构。

2、本申请公开的一种带电池盒的光伏板安装结构包括:第一安装件、电池组件及第二安装件,电池组件包括壳体、电池组及控制器,电池组及控制器均安装于壳体内,控制器与电池组电性连接,第一安装件及第二安装件均与壳体连接。

3、优选地,第一安装件位于壳体其中一侧,第二安装件位于壳体另一侧,且第一安装件与壳体滑动连接。

4、优选地,第二安装件包括第一连接部及第二连接部,第一连接部与壳体固定连接,第二连接部一端与第一连接部转动连接,第二连接部另一端具有安装位。

5、优选地,安装位为柱形槽,柱形槽开口方向背向第二安装件。

6、优选地,第一安装件包括第一直边、第二直边、第三直边及第四直边,第一直边、第二直边、第三直边及第四直边依次首尾相连,第一直边与第三直边平行设置,第二直边与第四直边平行设置,第一直边与第二直边垂直设置。

7、优选地,第一安装件环设于壳体。

8、优选地,第一连接部背向第二连接部一端的直径大于第一连接部面向第二连接部一端的直径。

9、优选地,第一连接部背向第二连接部的一端具有多个安装孔。

10、优选地,多个安装孔间隔分布。

11、优选地,安装孔具有4个。

12、本申请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于电池组件上设置第一安装件及第二安装件,并在安装电池组件时将光伏板与电池组件固定连接,使得光伏板与电池组件形成一体化结构,同时调整电池组与光伏板位置关系时,可不用在灯杆上操作,降低了操作难度,第二安装件用于将电池组件安装于灯杆上,壳体包括内部的电池组件及控制器,壳体既具有固定保护电池和控制器的容器功能,又有支撑固定光伏板的作用。



技术特征:

1.一种带电池盒的光伏板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安装件(1)、电池组件(2)及第二安装件(3),所述电池组件(2)包括壳体(21)、电池组及控制器(23),所述电池组(22)及控制器(23)均安装于所述壳体(21)内,所述控制器(23)与所述电池组(22)电性连接,所述第一安装件(1)及所述第二安装件(3)均与所述壳体(21)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电池盒的光伏板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安装件(1)位于所述壳体(21)其中一侧,所述第二安装件(3)位于所述壳体(21)另一侧,且所述第一安装件(1)与所述壳体(21)滑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带电池盒的光伏板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安装件(3)包括第一连接部(31)及第二连接部(32),所述第一连接部(31)与所述壳体(21)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连接部(32)一端与所述第一连接部(31)转动连接,所述第二连接部(32)另一端具有安装位(321)。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带电池盒的光伏板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位(321)为柱形槽(322),所述柱形槽(322)开口方向背向所述第二安装件(3)。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带电池盒的光伏板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安装件(1)包括第一直边(11)、第二直边(12)、第三直边(13)及第四直边(14),所述第一直边(11)、第二直边(12)、第三直边(13)及第四直边(14)依次首尾相连,所述第一直边(11)与所述第三直边(13)平行设置,所述第二直边(12)与所述第四直边(14)平行设置,所述第一直边(11)与所述第二直边(12)垂直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带电池盒的光伏板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安装件(1)环设于所述壳体(21)。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带电池盒的光伏板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部(31)背向所述第二连接部(32)一端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一连接部(31)面向所述第二连接部(32)一端的直径。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带电池盒的光伏板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部(31)背向所述第二连接部(32)的一端具有多个安装孔(311)。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带电池盒的光伏板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安装孔(311)间隔分布。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带电池盒的光伏板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孔(311)具有4个。


技术总结
本申请提供一种带电池盒的光伏板安装结构,包括第一安装件、电池组件及第二安装件,电池组件包括壳体、电池组及控制器,电池组及控制器均安装于壳体内,控制器与电池组电性连接,第一安装件及第二安装件均与壳体连接;通过于电池组件上设置第一安装件及第二安装件,并在安装电池组件时将光伏板与电池组件固定连接,使得光伏板与电池组件形成一体化结构,同时调整电池组与光伏板位置关系时,可不用在灯杆上操作,降低了操作难度,第二安装件用于将电池组件安装于灯杆上,壳体包括内部的电池组件及控制器,壳体既具有固定保护电池和控制器的容器功能,又有支撑固定光伏板的作用。

技术研发人员:许坚培,王春,袁德信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惠州桑尼伟太阳能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802
技术公布日:2024/2/2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