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山地光伏支架自适应钢绞线折角的双锚具中柱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940876发布日期:2024-02-07 12:02阅读:12来源:国知局
用于山地光伏支架自适应钢绞线折角的双锚具中柱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光伏支架,具体为用于山地光伏支架自适应钢绞线折角的双锚具中柱结构。


背景技术:

1、由于预应力钢绞线本身材质问题,不允许发生弯折角度小于165°,但因其需要应用于山地环境,经常有山谷、冲沟地形的存在,在此地形下传统的双锁柔性光伏支架解决方案只能通过提高中柱来缓解钢绞线折角,提高中柱高度会导致成本提升,同时较高的中柱会导致更大的晃动,中柱弯曲变形风险加大。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上述存在的技术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用于山地光伏支架自适应钢绞线折角的双锚具中柱结构,以解决以上部分或全部技术问题。

2、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3、本实用新型提供用于山地光伏支架自适应钢绞线折角的双锚具中柱结构,包括:

4、中柱,所述中柱固定在底座上;

5、至少一个转动连接器,铰接于中柱上;所述转动连接器包括挤压锚具以及连接部,连接部的一端铰接于中柱上,另一端设置有所述挤压锚具,所述挤压锚具用于固定钢绞线。

6、优选地,所述中柱顶端固定有顶板,所述顶板上设置有固定板,所述连接部铰接于所述固定板上。

7、优选地,所述固定板有若干个,所述固定板位于所述连接部内侧或外侧;当所述固定板位于所述连接部内侧时,所述连接部上开设有用于让位的槽口或通道以使得所述连接部能够绕铰接点转动。

8、优选地,还包括端柱,所述端柱上端内嵌有倾斜的穿线管。

9、优选地,所述转动连接器与端柱均有两个,且均对称设置在所述中柱两侧,所述端柱高于所述中柱。

10、优选地,所述端柱固定在底座上,所述端柱远离中柱的一侧顶端固定有固定拉索,所述固定拉索另一端固定在底座上,所述底座、固定拉索以及端柱之间呈三角形结构。

11、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采用双锚具角度自适应中柱配合两端张拉可以做到折角自适应,同时这种中柱能够更好地贴合地形,降低中柱高度提高结构刚度,避免钢绞线晃动。



技术特征:

1.用于山地光伏支架自适应钢绞线折角的双锚具中柱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山地光伏支架自适应钢绞线折角的双锚具中柱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中柱(11)顶端固定有顶板(24),所述顶板(24)上设置有固定板(23),所述连接部铰接于所述固定板(23)上。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山地光伏支架自适应钢绞线折角的双锚具中柱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板(23)有若干个,所述固定板(23)位于所述连接部内侧或外侧;当所述固定板(23)位于所述连接部内侧时,所述连接部上开设有用于让位的槽口或通道以使得所述连接部能够绕铰接点转动。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山地光伏支架自适应钢绞线折角的双锚具中柱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端柱(12),所述端柱(12)上端内嵌有倾斜的穿线管(33)。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山地光伏支架自适应钢绞线折角的双锚具中柱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连接器与端柱(12)均有两个,且均对称设置在所述中柱(11)两侧,所述端柱(12)高于所述中柱(11)。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山地光伏支架自适应钢绞线折角的双锚具中柱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端柱(12)固定在底座(13)上,所述端柱(12)远离中柱(11)的一侧顶端固定有固定拉索(15),所述固定拉索(15)另一端固定在底座(13)上,所述底座(13)、固定拉索(15)以及端柱(12)之间呈三角形结构。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用于山地光伏支架自适应钢绞线折角的双锚具中柱结构,包括:中柱,所述中柱固定在底座上;至少一个转动连接器,铰接于中柱上;所述转动连接器包括挤压锚具以及连接部,连接部的一端铰接于中柱上,另一端设置有所述挤压锚具,所述挤压锚具用于固定钢绞线。本技术采用双锚具角度自适应中柱配合两端张拉可以做到折角自适应,同时这种中柱能够更好地贴合地形,降低中柱高度提高结构刚度,避免钢绞线晃动。

技术研发人员:刘长平,张石成,熊焰,王岩,刘磊,杨成龙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南京光翔工程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803
技术公布日:2024/2/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