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定位轴垫圈以及电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037768发布日期:2024-02-20 20:30阅读:14来源:国知局
一种定位轴垫圈以及电机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一种垫圈,特别涉及一种定位轴垫圈以及电机。


背景技术:

1、电机的轴体上通常使用标准的轴垫圈,以使得轴体上的轴承、转子进行配合。但是,实际上,由于轴用挡圈的厚度尺寸公差较大,在电机转动时设置在电机转子两侧的轴承容易沿轴向窜动,不仅会使轴承配合不稳定,且在电机的空载或者轻载时,此现象更加明显,并且伴随振动噪声。并且在使用过程中,需要替换或检修时,由于标准的轴垫圈与轴体的紧密配合,轴垫圈难以拆卸,在拆卸时较为耗费工时。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定位轴垫圈以及电机,用以解决上述问题。

2、为实现前述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包括:

3、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定位轴垫圈,包括:本体,所述本体为环形,所述本体具有相背设置的第一面和第二面,所述本体的内侧壁面与第一面、第二面连接,

4、所述本体的内侧壁面包括沿第一方向设置的第一部和第二部,所述第一部具有用于与一轴体上的滚花紧密配合的第一卡接结构,所述第一卡接结构包括凹槽和/或凸起,且所述凹槽与所述滚花配合连接,所述凸起与滚花之间形成的沟道配合连接,所述第二部具有用于与除滚花外的所述轴体紧密配合的第二卡接结构;

5、衔持槽,所述衔持槽设置在所述本体的第一面上,所述衔持槽具有第一开口,所述衔持槽围合形成一夹合空间,所述夹合空间经所述第一开口与所述本体的外部空间连通。

6、在一具体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开口具有两个相对设置的第一边和第二边,所述第一边与第二边呈角度设置。

7、在一具体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边与所述第二边所呈角度为90°-120°。

8、在一具体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边与所述第二边所呈角度为100°。

9、在一具体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的一种定位轴垫圈包括多个衔持槽,多个所述衔持槽沿所述本体的周向依次间隔均匀地设置。

10、在一具体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本体上还设置有第二开口,所述本体的内侧壁面经所述第二开口与所述本体的外侧壁面连通。

11、在一具体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开口自本体的内侧壁面向本体的外侧壁面呈喇叭状开设。

12、在一具体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本体上还设置有扣槽,所述扣槽设置在所述本体的内侧壁面,且所述扣槽具有第三开口,所述第三开口沿本体的内侧壁面向本体的外侧壁面呈喇叭状开设。

13、本实用新型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电机,包括转子、转子轴体、轴承以及所述的一种定位轴垫圈:

14、所述转子轴体的外周面上设置有滚花,所述转子的内侧壁面与所述滚花配合,所述轴承和定位轴垫圈依序套设在所述转子轴体上,且所述定位轴垫圈的内侧壁面的至少部分与所述滚花配合;

15、其中,所述定位轴垫圈的第一面与所述转子相对设置。

16、在一具体的实施方式中,一种电机包括两个轴承、第一定位轴垫圈以及第二定位轴垫圈,第一定位轴垫圈以及第二定位轴垫圈为所述的定位轴垫圈,且所述第一定位轴垫圈和第二定位轴垫圈的第一面均与所述转子相对设置。

1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包括:

18、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定位轴垫圈设置有衔持槽,衔持槽围合形成的夹合空间能够方便工作人员将工具置于夹合空间中,以便于拆装轴垫圈;

19、2)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定位轴垫圈通过设置的第一部能够使定位轴垫圈与轴体上的滚花紧密配合,并使本体固定在轴体上,避免轴体转动时轴垫圈发生晃动;

20、3)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机中使用的定位轴垫圈的衔持槽与本体的第一部相对设置,使设置有衔持槽部分的本体配置为只能与轴体上的滚花配合,能够避免定位轴垫圈受力不均的问题,降低对定位轴垫圈使用寿命的影响。



技术特征:

1.一种定位轴垫圈,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定位轴垫圈,其特征在于: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定位轴垫圈,其特征在于: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定位轴垫圈,其特征在于: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定位轴垫圈,其特征在于: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定位轴垫圈,其特征在于: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定位轴垫圈,其特征在于: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定位轴垫圈,其特征在于:

9.一种电机,包括转子(2)、转子轴体(3)、轴承(4)以及如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一种定位轴垫圈,其特征在于: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电机,其特征在于: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定位轴垫圈以及电机,包括本体,本体为环形,本体具有相背设置的第一面和第二面,本体的内侧壁面与第一面和第二面连接,本体的内侧壁面包括沿第一方向设置的第一部和第二部,第一部用于与一轴体上的滚花紧密配合,第二部用于与除滚花外的轴体紧密配合;衔持槽,衔持槽设置在本体的第一面上,衔持槽具有第一开口,衔持槽经第一开口与本体的外侧壁面连通,衔持槽围合形成一供于衔持的夹合空间。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定位轴垫圈设置有衔持槽,衔持槽围合形成的供于衔持的夹合空间能够方便工作人员将工具置于夹合空间中,以便于拆装轴垫圈。

技术研发人员:陆铭铭,刘剑辉,谢琴琴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宁波开乐电机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803
技术公布日:2024/2/19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