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置护套、电机转子总成及电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372244发布日期:2024-03-22 10:25阅读:11来源:国知局
内置护套、电机转子总成及电机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电机,特别是涉及一种内置护套、电机转子总成及电机。


背景技术:

1、内置式永磁同步电机广泛应用于新能源汽车驱动电机,随着对驱动电机功率密度要求的不断提高,电机的高转速发展趋势也越来越显著,目前已有新能源汽车驱动电机的转速提升到20000rpm以上。

2、提高电机转速可以提高电机的功率密度,但同时也会增加电机受到的离心力,当电机运行在高转速时,离心力会给转子铁芯带来巨大的机械压力,可能导致铁芯产生弯曲、变形或开裂等损坏,该种情况称为离心力损坏。离心力损坏不仅会降低电机的性能和效率,还可能导致电机噪音增加,寿命缩短,甚至引起电机故障等。


技术实现思路

1、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内置护套、电机转子总成及电机,不仅能够为转子提供环向强度,而且可以提供轴向强度,从两个方向提高转子机械强度,使转子适用于高转速高功率密度电机设计。

2、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内置护套,包括第一护套层及第二护套层,所述第一护套层环绕并贴合所述第二护套层,所述第二护套层用于环绕并贴合所述转子铁芯。

3、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护套层包括第一碳纤维线组及第二碳纤维线组,且所述第一碳纤维线组及第二碳纤维线组交叉设置。

4、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碳纤维线组包括若干相互平行的第一碳纤维线,所述第二碳纤维线组包括若干第二碳纤维线,所述第一碳纤维线与所述第二碳纤维交叉设置。

5、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碳纤维线与所述转子铁芯的轴向方向上的夹角为0°或45°,对应的,所述第二碳纤维线与所述转子铁芯的轴向方向上的夹角为90°或-45°。

6、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护套层包括若干相互平行的第三碳纤维线,且所述第三碳纤维线在使用状态下环绕并贴合所述转子铁芯。

7、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三碳纤维线垂直于所述转子铁芯的轴向方向。

8、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电机转子总成,包括上述所述的内置护套,还包括转子铁芯及永磁体,所述第二护套层环绕并贴合所述转子铁芯,所述永磁体设置在所述转子铁芯内部。

9、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电机,包括上述的所述的电机转子总成。

10、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内置护套、电机转子总成及电机,不仅能够为转子提供环向强度,而且可以提供轴向强度,从两个方向提高转子机械强度,使转子适用于高转速高功率密度电机设计。



技术特征:

1.一种内置护套,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护套层及第二护套层,所述第一护套层环绕并贴合所述第二护套层,所述第二护套层用于环绕并贴合转子铁芯,其中,所述第一护套层包括第一碳纤维线组及第二碳纤维线组,且所述第一碳纤维线组及第二碳纤维线组交叉设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置护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碳纤维线组包括若干相互平行的第一碳纤维线,所述第二碳纤维线组包括若干第二碳纤维线,所述第一碳纤维线与所述第二碳纤维交叉设置。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内置护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碳纤维线与所述转子铁芯的轴向方向上的夹角为0°或45°,对应的,所述第二碳纤维线与所述转子铁芯的轴向方向上的夹角为90°或-45°。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置护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护套层包括若干相互平行的第三碳纤维线,且所述第三碳纤维线在使用状态下环绕并贴合所述转子铁芯。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内置护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碳纤维线垂直于所述转子铁芯的轴向方向。

6.一种电机转子总成,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至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内置护套,还包括转子铁芯及永磁体,所述第二护套层环绕并贴合所述转子铁芯,所述永磁体设置在所述转子铁芯内部。

7.一种电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6中所述的电机转子总成。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一种内置护套、电机转子总成及电机,该内置护套包括第一护套层及第二护套层,所述第一护套层环绕并贴合所述第二护套层,所述第二护套层用于环绕并贴合所述转子铁芯,该电机转子总成包括上述内置护套,该电机包括上述的电机转子总成。该内置护套、电机转子总成及电机,不仅能够为转子提供环向强度,而且可以提供轴向强度,从两个方向提高转子机械强度,使转子适用于高转速高功率密度电机设计。

技术研发人员:刘碧玉,董璐,唐璐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稣鹏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804
技术公布日:2024/3/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