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静电防护网络端口及电路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140769发布日期:2024-02-26 16:53阅读:14来源:国知局
一种静电防护网络端口及电路板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涉及电子电路,特别涉及一种静电防护网络端口及电路板。


背景技术:

1、现行产品中的网络接口电路包含防浪涌模块,防浪涌模块主要是为了阻抗匹配,解决浪涌干扰以及抑制共模噪声而设计的。但现在的产品多半还针对网孔的静电干扰有其严格的规定,其中一项就是针对四组传输通道的八条讯号线需要具有1kv、2kv、3kv甚至更高kv等级的静电耐受等级,但在经过实际验证后发现防浪涌模块(鲍勃-史密斯线路)具有较低的静电干扰防护等级。为解决此静电干扰的问题常常会需要在次级侧加上tvs(采用半导体工艺制成的单个pn结或多个pn结集成的器件)来提升鲍勃-史密斯线路的静电保护等级,但是这样会增加使用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静电防护网络端口及电路板,用于解决提高网络端口静电防护能力导致使用成本增高的问题。

2、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静电防护网络端口,包括:

3、网络线模块;

4、芯片模块,与所述网络线模块连接,用于接收所述网络线模块传输的网络信号;

5、防浪涌模块,其设于所述网络线模块与所述芯片模块之间,用于对所述网络信号进行浪涌保护;

6、网络隔离模块,其与所述防浪涌模块和所述芯片模块分别连接,对经过浪涌保护后的所述网络信号进行隔离传输以及变压处理;

7、静电防护模块,其与所述防浪涌模块连接,对所述网络信号进行静电防护。

8、作为一可选实施例,所述防浪涌模块包括:

9、电阻,其与所述网络隔离模块连接;

10、电容,其一端与所述电阻连接,另一端与第一接地端连接。

11、作为一可选实施例,所述静电防护模块包括:

12、导线,其一端连接于所述电阻与所述电容之间,另一端靠近第二接地端以形成静电泄放区,用于将静电电流直接释放到所述第二接地端。

13、作为一可选实施例,所述导线与所述第二接地端之间的间隙设为10mil。

14、作为一可选实施例,所述导线靠近所述第二接地端的一端为导电端,所述导电端为开裸铜区。

15、作为一可选实施例,所述网络线模块与所述第一接地端连接。

16、作为一可选实施例,所述网络隔离模块为隔离变压器,所述隔离变压器用于将所述网络线模块和所述芯片模块之间的传输通道分隔为初级侧传输通道和次级侧传输通道。

17、作为一可选实施例,所述网络线模块采用rj45网络接口。

18、作为一可选实施例,所述电容为1000pf的电容,所述电阻为75ohm的电阻。

19、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还在于提供一种电路板,所述电路板包括如上述的静电防护网络端口。

20、本申请实施例的有益效果在于:

21、本申请设计合理,在维持原本电路设计优势的基础上,不改变已有的电路设计,直接在原有的防浪涌模块的电阻与电容之间增加一个对静电电荷的快速宣泄机制,以提升防浪涌模块的静电保护等级,进而提升具有网络接口产品的静电防护等级。



技术特征:

1.一种静电防护网络端口,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静电防护网络端口,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浪涌模块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静电防护网络端口,其特征在于,所述静电防护模块包括: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静电防护网络端口,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线与所述第二接地端之间的间隙设为10mil。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静电防护网络端口,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线靠近所述第二接地端的一端为导电端,所述导电端为开裸铜区。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静电防护网络端口,其特征在于,所述网络线模块与所述第一接地端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静电防护网络端口,其特征在于,所述网络隔离模块为隔离变压器,所述隔离变压器用于将所述网络线模块和所述芯片模块之间的传输通道分隔为初级侧传输通道和次级侧传输通道。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静电防护网络端口,其特征在于,所述网络线模块采用rj45网络接口。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静电防护网络端口,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容为1000pf的电容,所述电阻为75ohm的电阻。

10.一种电路板,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静电防护网络端口。


技术总结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静电防护网络端口及电路板,所述静电防护网络端口包括:网络线模块;芯片模块,与所述网络线模块连接,用于接收所述网络线模块传输的网络信号;防浪涌模块,其设于所述网络线模块与所述芯片模块之间,用于对所述网络信号进行浪涌保护;网络隔离模块,其与所述防浪涌模块和所述芯片模块分别连接,对经过浪涌保护后的所述网络信号进行隔离传输以及变压处理;静电防护模块,其与所述防浪涌模块连接,对所述网络信号进行静电防护。本申请设计合理,在维持原本电路设计优势的基础上,不改变已有的电路设计,直接在原有的防浪涌模块的电阻与电容之间增加一个对静电电荷的快速宣泄机制,以提升防浪涌模块的静电保护等级。

技术研发人员:刘易霖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合肥联宝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804
技术公布日:2024/2/2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