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插磁转子的注塑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092298发布日期:2024-02-22 20:43阅读:28来源:国知局
一种插磁转子的注塑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永磁电机,具体为一种插磁转子的注塑结构。


背景技术:

1、汽车电子水泵目前基本都是永磁同步电机驱动,永磁体材料目前多为铁氧体、烧结钕铁硼、粘接钕铁硼材料。由于水泵中电机的转子始终浸泡在水和防冻液的混合溶液中,所以对转子的抗腐蚀能力提出了很高的要求。铁氧体材料只会表面腐蚀,基体腐蚀很难出现,所以铁氧体材料基本不用做防护处理;粘接钕铁硼材料在工艺上都会做电泳处理,抗腐蚀能力也可以保证;而烧结钕铁硼转子因为需要和转子铁芯配合共同作为电机转子(即:插磁转子),所以对其组件的耐腐蚀能力有很高的要求,因此解决烧结钕铁硼转子的腐蚀防护问题,至关重要。

2、目前电子水泵插磁转子的防护主要分为两种:一种是用金属屏蔽套将插磁转子全包,然后焊接密封,焊接转子结构在密封性上相对成熟,但是焊接密封结构,结构较复杂,制造工艺繁琐,成本较高;另一种是转子注塑密封结构,短期内密封良好,长期使用会出现塑料开裂、多次注塑结合处密封不良,最终导致水沿注塑结合处、或开裂位置进入转子内部,导致磁钢、铁芯被腐蚀的问题,为此我们提出一种插磁转子的注塑结构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插磁转子的注塑结构,解决了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2、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插磁转子的注塑结构,包括转子注塑件一、烧结钕铁硼磁钢、磁钢以及转子注塑件二,所述烧结钕铁硼磁钢、磁钢通过注塑固定连接于转子注塑件一的周侧,所述转子注塑件一由上细下粗两部分组成,且转子注塑件一上下两部分的接触位置设置有台阶面,所述转子注塑件一上下两部分的接触位置以及转子注塑件一的底端均设置有防水筋,所述转子注塑件一的外部通过注塑包裹有转子注塑件二,所述转子注塑件一与转子注塑件二的接触位置形成密封路径一与密封路径二。

3、优选的,所述转子注塑件一的中部镶嵌有连接轴承,所述转子注塑件一、连接轴承以及磁钢处于同一中轴线上。

4、优选的,所述转子注塑件一的底端设置有若干充磁定位点,且充磁定位点靠近转子注塑件一一端的周侧设置有防水筋。

5、优选的,所述转子注塑件一的台阶面上设置有若干腰型槽,所述腰型槽的长度为2-5cm、宽度为1-3cm。

6、优选的,所述转子注塑件二的顶端设置有叶轮叶片,所述转子注塑件二与转子注塑件一处于同一中轴线上。

7、优选的,所述密封路径一位于转子注塑件一与转子注塑件二接触位置的上方,所述密封路径二位于转子注塑件一与转子注塑件二接触位置的下方。

8、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插磁转子的注塑结构,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9、1、该插磁转子的注塑结构,通过在电子转子组件外部设置两层注塑结构,可对电机转子组件进行完全包裹,再配合防水筋的结构,可以使整体转子铁芯与磁钢完全被密封,从而达到防水、防腐蚀的目的,另外,水如果沿两次注塑的结合位置渗透到内部,只能沿两条密封路径,而两条密封路径尺寸较长,且密封路径的长度与密封效果是正相关的,再加上防水筋的作用,进一步提高了密封性能。



技术特征:

1.一种插磁转子的注塑结构,包括转子注塑件一(1)、烧结钕铁硼磁钢(3)、磁钢(4)以及转子注塑件二(7),其特征在于:所述烧结钕铁硼磁钢(3)、磁钢(4)通过注塑固定连接于转子注塑件一(1)的周侧,所述转子注塑件一(1)由上细下粗两部分组成,且转子注塑件一(1)上下两部分的接触位置设置有台阶面,所述转子注塑件一(1)上下两部分的接触位置以及转子注塑件一(1)的底端均设置有防水筋(5),所述转子注塑件一(1)的外部通过注塑包裹有转子注塑件二(7),所述转子注塑件一(1)与转子注塑件二(7)的接触位置形成密封路径一(9)与密封路径二(1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插磁转子的注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子注塑件一(1)的中部镶嵌有连接轴承(2),所述转子注塑件一(1)、连接轴承(2)以及磁钢(4)处于同一中轴线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插磁转子的注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子注塑件一(1)的底端设置有若干充磁定位点(6),且充磁定位点(6)靠近转子注塑件一(1)一端的周侧设置有防水筋(5)。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插磁转子的注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子注塑件一(1)的台阶面上设置有若干腰型槽,所述腰型槽的长度为2-5cm、宽度为1-3c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插磁转子的注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子注塑件二(7)的顶端设置有叶轮叶片(8),所述转子注塑件二(7)与转子注塑件一(1)处于同一中轴线上。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插磁转子的注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路径一(9)位于转子注塑件一(1)与转子注塑件二(7)接触位置的上方,所述密封路径二(10)位于转子注塑件一(1)与转子注塑件二(7)接触位置的下方。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永磁电机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插磁转子的注塑结构,包括转子注塑件一、烧结钕铁硼磁钢、磁钢以及转子注塑件二,所述烧结钕铁硼磁钢、磁钢通过注塑固定连接于转子注塑件一的周侧,所述转子注塑件一由上细下粗两部分组成,且转子注塑件一上下两部分的接触位置设置有台阶面。该插磁转子的注塑结构,通过在电子转子组件外部设置两层注塑结构,可对电机转子组件进行完全包裹,再配合防水筋的结构,可以使整体转子铁芯与磁钢完全被密封,从而达到防水、防腐蚀的目的,另外,水如果沿两次注塑的结合位置渗透到内部,只能沿两条密封路径,而两条密封路径尺寸较长,且密封路径的长度与密封效果是正相关的。

技术研发人员:韩宗希,徐聪,江平,程泰然,姚红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合肥新沪新能源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814
技术公布日:2024/2/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