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式电机的冷却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200532发布日期:2024-03-05 11:56阅读:10来源:国知局
盘式电机的冷却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电机,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盘式电机的冷却结构。


背景技术:

1、轴向永磁电机也称盘式永磁电机,因其结构紧凑、效率高、功率密度大等优点获得越来越多的关注。盘式电机分为单盘、双盘、多盘盘式电机,其中双盘又分为双定子中间转子、双转子中间定子结构。盘式电机具有体积小,重量轻,效率高的优点。

2、盘式电机的主要发热源为定子及缠绕在定子上的绕组,相关技术中的双转子中间定子结构的双盘式电机为了对定子进行冷却,在定子一侧设置了外机壳、内机壳和主水道盖板,外机壳上设有蛇形往复结构的主水道,内机壳上设有蛇形往复结构辅助水道。虽然呈蛇形往复结构的主水道和辅助水道有助于提升散热效果,但也阻挡了水的流动,易在水道内产生污垢沉积,并且因为阻挡较多水流不畅,容易产生气泡残留,还可能产生水流不流动、不循环的死水区。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盘式电机的冷却结构,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提出的问题。

2、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盘式电机的冷却结构,该盘式电机的冷却结构包括:壳体,包括分别设于两端的第一端盖和第二端盖,所述第二端盖上设有进液口和出液口,所述进液口和所述出液口均朝向所述电机的轴向方向上,且朝向所述第二端盖的背向所述第一端盖一侧;定子组,设于所述壳体内,所述定子组包括接触所述第一端盖的第一定子和接触所述第二端盖的第二定子;转子,设于所述壳体内,并设于所述第一定子和所述第二定子之间;其中,所述壳体上设有冷却通道,所述冷却通道包括设于所述第一端盖内第一环型通道、设于所述第二端盖内并连通所述出液口的第二环型通道、第一端连通所述进液口第二端连通所述第一环型通道的进液通道、第一端连通所述第一环型通道第二端连通所述第二环型通道的连通通道。

4、本申请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端盖包括第一安装盖和第一压盖;所述第一定子安装于所述第一安装盖,并接触所述第一安装盖;所述第一压盖上开设有所述第一环型通道,所述第一压盖盖合于所述第一安装盖背向所述第二端盖一侧,并使所述第一环型通道位于所述第一压盖和所述第一安装盖之间;所述第二端盖包括第二安装盖和第二压盖;所述第二定子安装于所述第二安装盖,并接触所述第二安装盖;所述第二压盖上开设有所述第二环型通道,所述第二压盖盖合于所述第一安装盖背向所述第一端盖一侧,并使所述第二环型通道位于所述第二压盖和所述第二安装盖之间。

5、本申请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压盖和所述第一安装盖之间夹设有分别位于所述第一环型通道内侧和外侧的两第一密封圈;所述第二压盖和所述第二安装盖之间夹设有分别位于所述第二环型通道内侧和外侧的两第二密封圈。

6、本申请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定子通过紧固件锁紧于所述第一端盖;所述第二定子通过紧固件锁紧于所述第二端盖。

7、本申请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环型通道和所述第二环型通道均呈扁盘状。

8、本申请一些实施例,还包括连接于所述第二端盖上的进水接头和出水接头;所述进水接头和所述出水接头均沿所述电机的轴向方向延伸,并伸出所述第二端盖背向所述第一端盖一侧;所述进水接头连通所述进液通道的第一端,所述进水接头内设有所述进液口;所述出水接头连通所述第二环型通道,所述出水接头内设有所述出液口。

9、本申请一些实施例,所述壳体还包括轴壳;所述第一端盖和所述第二端盖分别连接于所述轴壳的两端;所述定子组、所述转子均设于所述轴壳的内侧;所述第一环型通道设于所述第一端盖上对应所述第一定子的位置;所述第二环型通道设于所述第二端盖上对应所述第二定子的位置。

10、本申请一些实施例,所述进液通道包括第一进液段和第二进液段,所述第一进液段沿所述电机的轴向方向延伸,并贯通所述第一端盖、所述轴壳和所述第二端盖,所述第一进液段的第一端连通所述进液口;所述第二进液段沿所述电机的径向方向延伸,并设于所述第二端盖内,所述第二进液段的第一端连通所述第一进液段的第二端,所述第二进液段的第二端连通所述第一环型通道;所述连通通道包括第一连通段、第二连通段和第三连通段,所述第一连通段沿所述电机的径向方向延伸,并设于所述第一端盖内,所述第一连通段的第一端连通所述第一环型通道;所述第二连通段沿所述电机的轴向方向延伸,并贯通所述第一端盖、所述轴壳和所述第二端盖,所述第二连通段的第一端连通所述第一连通段的第二端;所述第三连通段沿所述电机的径向方向延伸,并设于所述第二端盖内,所述第三连通段的第一端连通所述第二连通段的第二端,所述第三连通段的第二端连通所述第二环型通道。

11、本申请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二进液段的第一端和所述第一连通段的第二端分别具有从所述第一端盖的外部向内钻孔形成的两第一加工孔,两所述第一加工孔均各采用一第一堵头进行封堵;所述第三连通段的第一端具有从所述第二端盖的外部向内钻孔形成的第二加工孔,所述第二加工孔采用一第二堵头进行封堵。

12、本申请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环型通道和所述进液通道的连通处与所述第一环型通道和所述连通通道的连通处的连线经过所述第一环型通道的中心;所述第二环型通道和所述连通通道的连通处与所述第二环型通道和所述出液口的连通处的连接经过所述第二环型通道的中心。

13、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至少具有如下优点和积极效果:

14、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盘式电机的冷却结构中,转子设于第一定子和第二定子之间,也就是说第一定子和第二定子分别位于转子的两侧,可使第一定子接触第一端盖,第二定子接触第二端盖,有利于定子和端盖之间进行热传递,因此在对壳体进行冷却时能够快速对电机的主要发热源第一定子和第二定子进行快速的冷却。

15、在盘式电机安装使用时,可通过将第一端盖置于第二端盖的下方,并使进液口和出液口朝上放置。冷却液从进液口自上而下进入进液通道,再从进液通道进入第一环型通道,由于第一环型通道位于第二环型通道的下方,水流在重力作用下环绕第一环型通道注满后再从连通通道自下而上进入第二环型通道,水流同样也能够在重力作用下环绕第二环型通道注满后再从出液口向上排出。基于水流自上而下,再自下而上的流动特点,以及第一环型通道和第二环型通道对水流的流动阻力小的特点,使得冷却液可以有效填满整个冷却通道且充分流动,消除了残余气泡及死水区。

16、注满第一环型通道的冷却液可快速对第一定子进行冷却,注满第二环型通道的冷却液可快速对第二定子进行冷却,提高了散热效果。并且第一环型通道和第二环型通道结构简单,加工难度小,有效地降低了制造成本。



技术特征:

1.一种盘式电机的冷却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盘式电机的冷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端盖包括第一安装盖和第一压盖;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盘式电机的冷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压盖和所述第一安装盖之间夹设有分别位于所述第一环型通道内侧和外侧的两第一密封圈;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盘式电机的冷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定子通过紧固件锁紧于所述第一端盖;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盘式电机的冷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环型通道和所述第二环型通道均呈扁盘状。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盘式电机的冷却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连接于所述第二端盖上的进水接头和出水接头;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盘式电机的冷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还包括轴壳;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盘式电机的冷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液通道包括第一进液段和第二进液段,所述第一进液段沿所述电机的轴向方向延伸,并贯通所述第一端盖、所述轴壳和所述第二端盖,所述第一进液段的第一端连通所述进液口;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盘式电机的冷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进液段的第一端和所述第一连通段的第二端分别具有从所述第一端盖的外部向内钻孔形成的两第一加工孔,两所述第一加工孔均各采用一第一堵头进行封堵;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盘式电机的冷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环型通道和所述进液通道的连通处与所述第一环型通道和所述连通通道的连通处的连线经过所述第一环型通道的中心;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一种盘式电机的冷却结构,其包括壳体、定子组和转子。壳体包括第一端盖和第二端盖,第二端盖上设有进液口和出液口。定子组设于壳体内,定子组包括接触第一端盖的第一定子和接触第二端盖的第二定子。转子设于第一定子和第二定子之间。其中,壳体上设有冷却通道,冷却通道包括设于第一端盖内第一环型通道、设于第二端盖内并连通出液口的第二环型通道、第一端连通进液口第二端连通第一环型通道的进液通道、第一端连通第一环型通道第二端连通第二环型通道的连通通道。电机安装使用时将第一端盖置于第二端盖的下方,基于水流自上而下,再自下而上的流动特点,冷却液可以有效填满整个冷却通道且充分流动,消除了残余气泡及死水区。

技术研发人员:陈永煌,林小娟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厦门钨业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815
技术公布日:2024/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