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子结构、电励磁同步电机和车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931619发布日期:2024-05-11 00:10阅读:12来源:国知局
转子结构、电励磁同步电机和车辆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涉及电机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转子结构、电励磁同步电机和车辆。


背景技术:

1、现有技术中,电励磁同步电机的转子上通常设置绕组来为转子提供电磁场。但是绕组的电阻一般较大,电机在带负载运行时,此时转子绕组产生的铜损较大,绕组发热相当严重。

2、若转子绕组的温度过高,导致电机无法正常工作。因此降低电机转子的温度,十分有必要。


技术实现思路

1、鉴于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降低电机转子绕组温度的冷却结构。

2、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转子结构,包括转子本体,转子本体沿圆周方向设置有多个转子齿,转子齿上设置有绕组,相邻的所述转子齿上的绕组之间设置有第一散热结构。通过在转子绕组之间设置第一散热结构,第一散热结构能够带走绕组上产生的热量而进一步降低电机转子的温度,使得电机能够正常运行。

3、在一种实施例中,各第一散热结构内设置有沿转子本体的轴向方向延伸的第一冷却通道。

4、在一种实施例中,转子结构还包括第二散热结构和第三散热结构,第二散热结构设于转子本体的轴向一端,第三散热结构设于转子本体的轴向另一端;第二散热结构内设有第二冷却通道,第三散热结构内设有第三冷却通道,第二冷却通道、第一冷却通道以及第三冷却通道依次连通。

5、在一种实施例中,转子结构还包括转轴、供液结构和出液结构,转轴依次穿设于出液结构、转子本体以及供液结构;转轴内设有进液通道和储液通道,进液通道具有开设于转轴一端的入口,出液通道具有开设于转轴另一端的出口;所述第二冷却通道设于所述供液结构内,所述第三冷却通道设于所述出液结构内,进液通道与第二冷却通道连通,出液通道与第三冷却通道连通。

6、在一种实施例中,进液通道包括沿转轴轴向方向延伸的第一部分和沿转轴径向方向延伸的第二部分,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相互连通,入口形成于第一部分,第二冷却通道与第二部分连通;和/或,出液通道包括沿转轴轴向方向延伸的第三部分和沿转轴径向方向延伸的第四部分,第三部分和第四部分相互连通,出口形成于第三部分,第三冷却通道与第四部分连通。

7、在一种实施例中,第二散热结构包括第一端盖,第一端盖盖设于转子本体的轴向一端,第二冷却通道形成于第一端盖和转子本体的轴向一端之间的区域内;第三散热结构包括第二端盖,第二端盖盖设于转子本体的轴向另一端,第三冷却通道形成于第二端盖和转子本体的轴向另一端之间的区域内。

8、在一种实施例中,第二散热结构还包括第一绝缘填充体,第一绝缘填充体填充于第一端盖和转子本体的轴向一端之间的区域内,第二冷却通道设于第一绝缘填充体内;第三散热结构还包括第二绝缘填充体,第二绝缘填充体填充于第二端盖和转子本体的轴向另一端之间的区域内,第三冷却通道设于第二绝缘填充体内。

9、在一种实施例中,第一散热结构为第三绝缘填充体,第三绝缘填充体填充于相邻的转子齿上的绕组之间。

10、在一种实施例中,第一冷却通道的数量为多个,多个第一冷却通道沿第一散热结构的径向方向依次排布。

11、在一种实施例中,多个第一冷却通道的截面积沿第一散热结构的径向方向依次增大。

12、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励磁同步电机,包括定子和转子,转子的外周设置有定子,转子为上述具有冷却结构的转子。通过在转子绕组之间设置第一散热结构,第一散热结构能够带走绕组上产生的热量而进一步降低电机转子的温度,使得电机能够正常运行。

13、第三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车辆,车辆包括上述的电励磁同步电机,由于电机的正常运行保证了车辆的正常行驶。



技术特征:

1.一种转子结构,包括转子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子本体沿圆周方向设置有多个转子齿,所述转子齿上设置有绕组,相邻的所述转子齿上的所述绕组之间设置有第一散热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子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散热结构内设置有沿转子本体的轴向方向延伸的第一冷却通道。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转子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子结构还包括第二散热结构和第三散热结构,所述第二散热结构设于所述转子本体的轴向一端,所述第三散热结构设于所述转子本体的轴向另一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转子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子结构还包括转轴、供液结构和出液结构,所述转轴依次穿设于出液结构、转子本体以及供液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转子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液通道包括沿所述转轴轴向方向延伸的第一部分和沿所述转轴径向方向延伸的第二部分,所述第一部分和所述第二部分相互连通,所述入口形成于所述第一部分,所述第二冷却通道与所述第二部分连通;和/或,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转子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散热结构包括第一端盖,所述第一端盖盖设于所述转子本体的轴向一端,所述第二冷却通道形成于所述第一端盖和所述转子本体的轴向一端之间的区域内;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转子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散热结构还包括第一绝缘填充体,所述第一绝缘填充体填充于所述第一端盖和所述转子本体的轴向一端之间的区域内,所述第二冷却通道设于所述第一绝缘填充体内;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子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散热结构为第三绝缘填充体,所述第三绝缘填充体填充于相邻的所述转子齿上的所述绕组之间。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转子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冷却通道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第一冷却通道沿所述第一散热结构的径向方向依次排布。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转子结构,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第一冷却通道的截面积沿所述第一散热结构的径向方向依次增大。

11.一种电励磁同步电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定子和转子,所述转子的外周设置有所述定子,所述转子为权利要求1-10任一项所述的转子结构。

12.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电励磁同步电机。


技术总结
本申请涉及一种转子结构、电励磁同步电机和车辆。包括转子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子本体沿圆周方向设置有多个转子齿,所述转子齿上设置有绕组,相邻的所述转子齿上的所述绕组之间设置有第一散热结构。通过在转子绕组之间设置第一散热结构来降低电励磁同步电机转子上绕组的温度,使得电机正常运行。

技术研发人员:文焱,吴施汛,汤绍鸿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818
技术公布日:2024/5/1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