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制冷无线充电支座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748149发布日期:2024-04-25 10:35阅读:8来源:国知局
一种自制冷无线充电支座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无线充电器,尤其涉及一种自制冷无线充电支座。


背景技术:

1、无线充电器一般平置于桌面上,在使用时,只需将手机放置于无线充电器上即可实施充电,然而在充电过程中,手机背部与无线充电线圈之间会聚集较多热量,这些热量将会导致充电效率降低,为了起到降温作用,有些无线充电器采用风扇进行散热,相关机构请参见公开号为cn206148983u、名称为“一种散热型无线充电器”的中国专利公开文献,其中记载了:

2、“一种散热型无线充电器,包括:底座、向后倾斜设置在底座上的背板部、设于背板部的前侧面底部的支撑部、设于背板部内的充电线圈和散热风扇,背板部的后侧面上设有进风口。背板部的前侧面上还设有位于支撑部上方的出风口,散热风扇吹动气流从该出风口处流出,支撑部上用于抵接充电设备的一面设有向下凹陷的导流槽,导流槽的前侧面设有挡风板。本实用新型能对充电设备进行立体散热,结构简单且散热效率高”;

3、此类机构中,采用气流散热的方式,存在散热效率低下的问题,而且只对线圈具有散热能力,对于聚集在手机背部的热量,则无法实施有效散发,所以散热效果不佳。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能够对线圈以及手机背部进行制冷降温的自制冷无线充电支座。

2、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自制冷无线充电支座,其包括有座体,所述座体的内侧设有第一无线充电模块,所述第一无线充电模块包括有导热衬板以及设于所述导热衬板上的线圈,所述线圈的内侧设有第一导热片,所述导热衬板的下方设有第一pcb板,所述第一pcb板上开设有容纳口,所述容纳口内嵌设有半导体制冷器,所述半导体制冷器的冷端面贴合于所述第一无线充电模块,所述第一pcb板的下方设有散热器,所述半导体制冷器的热端面贴合于所述散热器。

4、优选地,所述座体的底部固定有底壳,所述底壳上设有第一气流栅格,所述第一气流栅格与所述散热器的底面对齐设置,所述座体的侧部设有第二气流栅格,所述第二气流栅格与所述散热器的侧面对齐设置。

5、优选地,所述散热器的下方设有风扇。

6、优选地,所述导热衬板与所述半导体制冷器的冷端面之间夹设有第二导热片,所述半导体制冷器的热端面与所述散热器之间夹设有第三导热片。

7、优选地,所述座体的顶面设有导热盖板,所述导热盖板与所述第一导热片相互贴合。

8、优选地,所述座体的顶面设有卡座,所述卡座内插设有便携电源壳,所述便携电源壳内设有电池、第二pcb板、第二无线充电模块和环形磁铁组件,所述电池和所述第二无线充电模块分别电性连接于所述第二pcb板,所述环形磁铁组件环绕于所述第二无线充电模块的外侧。

9、优选地,所述便携电源壳的背侧设有可翻转的后壳,所述后壳内设有第三无线充电模块。

10、本实用新型公开的自制冷无线充电支座中,所述第一导热片、所述导热衬板和所述半导体制冷器的冷端面依次贴合,当所述半导体制冷器工作时,其冷端在与所述导热衬板和线圈进行热交换的同时,还通过所述第一导热片与手机背部进行热量传导,从而实现手机背部充电区域的降温功能,相比现有技术而言,本实用新型能够对线圈以及手机背部进行制冷降温,从而保证高效率充电工作。



技术特征:

1.一种自制冷无线充电支座,其特征在于,包括有座体(1),所述座体(1)的内侧设有第一无线充电模块(2),所述第一无线充电模块(2)包括有导热衬板(20)以及设于所述导热衬板(20)上的线圈(21),所述线圈(21)的内侧设有第一导热片(22),所述导热衬板(20)的下方设有第一pcb板(3),所述第一pcb板(3)上开设有容纳口(30),所述容纳口(30)内嵌设有半导体制冷器(4),所述半导体制冷器(4)的冷端面贴合于所述第一无线充电模块(2),所述第一pcb板(3)的下方设有散热器(5),所述半导体制冷器(4)的热端面贴合于所述散热器(5)。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制冷无线充电支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座体(1)的底部固定有底壳(6),所述底壳(6)上设有第一气流栅格(60),所述第一气流栅格(60)与所述散热器(5)的底面对齐设置,所述座体(1)的侧部设有第二气流栅格(10),所述第二气流栅格(10)与所述散热器(5)的侧面对齐设置。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制冷无线充电支座,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器(5)的下方设有风扇(7)。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制冷无线充电支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热衬板(20)与所述半导体制冷器(4)的冷端面之间夹设有第二导热片(23),所述半导体制冷器(4)的热端面与所述散热器(5)之间夹设有第三导热片(50)。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制冷无线充电支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座体(1)的顶面设有导热盖板(11),所述导热盖板(11)与所述第一导热片(22)相互贴合。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制冷无线充电支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座体(1)的顶面设有卡座(12),所述卡座(12)内插设有便携电源壳(80),所述便携电源壳(80)内设有电池(81)、第二pcb板(82)、第二无线充电模块(83)和环形磁铁组件(84),所述电池(81)和所述第二无线充电模块(83)分别电性连接于所述第二pcb板(82),所述环形磁铁组件(84)环绕于所述第二无线充电模块(83)的外侧。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自制冷无线充电支座,其特征在于,所述便携电源壳(80)的背侧设有可翻转的后壳(85),所述后壳(85)内设有第三无线充电模块(86)。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自制冷无线充电支座,其包括有座体,所述座体的内侧设有第一无线充电模块,所述第一无线充电模块包括有导热衬板以及设于所述导热衬板上的线圈,所述线圈的内侧设有第一导热片,所述导热衬板的下方设有第一PCB板,所述第一PCB板上开设有容纳口,所述容纳口内嵌设有半导体制冷器,所述半导体制冷器的冷端面贴合于所述第一无线充电模块,所述第一PCB板的下方设有散热器,所述半导体制冷器的热端面贴合于所述散热器。相比现有技术而言,本技术能够对线圈以及手机背部进行制冷降温,从而保证高效率充电工作。

技术研发人员:朱长仙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深圳市智高翔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828
技术公布日:2024/4/2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