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冷电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734360发布日期:2024-04-25 10:00阅读:7来源:国知局
油冷电机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电机,尤其涉及一种油冷电机,特别是一种小型化的高电压油冷电机。


背景技术:

1、目前,新能源汽车的技术要求不断提高,对于驱动电机不但要求小型化、轻量化,更要求其提高功率密度和最高工作转速。

2、为了应对不断提升的性能指标,驱动电机将工作电压从400v平台提升到了800v平台,提高了工作转速;冷却方式由水冷改为油冷,增大了功率密度。同时,为了解决电压平台和转速提升后带来的轴电流问题,在端盖和轴之间又增加了导电环;为了使电机性能达到更极限,在转轴上增加了进油口,降低转子温度。

3、然而,将以上提升性能指标的措施添加后,驱动电机的轴向尺寸也随之不断增加,使得驱动电机在应用时遇到新的困难。换言之,目前新能源汽车常用的高电压油冷电机,轴承、导电环、旋转变压器、转子进油口在轴向上依次排布,增大了电机的轴向空间,从而造成整车布置困难,影响了新技术的推广。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油冷电机,用于解决现有的高电压油冷电机的轴向尺寸长导致小型化困难的技术问题。

2、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油冷电机,包括:转子进油口,旋转变压器,导电环,轴承,以及转轴和后端盖;其中,所述导电环和所述轴承布置在所述转轴内,所述旋转变压器布置在所述转轴外,且所述转子进油口集成在所述后端盖内。

4、具体地,所述导电环由所述转轴的外侧布置转变为内侧布置,充分利用了所述转轴的中间空心部分。

5、具体地,所述轴承由所述转轴的外侧布置转变为内侧布置,充分利用了所述转轴的中间空心部分。

6、具体地,所述旋转变压器由所述后端盖的外侧布置转变为内侧布置,并结合所述轴承的布置在所述转轴内侧避让出外侧空间,直接布置在了所述轴承的径向空间处,且充分利用了内部空间。

7、具体地,所述转子进油口与所述后端盖集成,以减少油路在不同零件之间组合布置时的零件数量。

8、具体地,所述转子进油口与所述后端盖集成,并将所述转子进油口作为所述导电环和所述轴承的安装点,以节约布置空间。

9、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油冷电机具有以下优势:

10、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油冷电机中,充分考虑了电机径向空间的利用可行性,并充分利用电机的径向空间,将导电环和轴承布置在转轴内,将旋转变压器布置在转轴外,将转子进油口集成在后端盖内,从而极大地减小了电机的轴向长度,提高了电机小型化指标,并降低了电机的重量,进而给整车留出了更多的空间进行布置,有效提高了电机的整体空间利用率,有利于新技术、新产品的推广。



技术特征:

1.一种油冷电机,其特征在于,包括:转子进油口,旋转变压器,导电环,轴承,以及转轴和后端盖;其中,所述导电环和所述轴承布置在所述转轴内,所述旋转变压器布置在所述转轴外,且所述转子进油口集成在所述后端盖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冷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环由所述转轴的外侧布置转变为内侧布置,充分利用了所述转轴的中间空心部分。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冷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轴承由所述转轴的外侧布置转变为内侧布置,充分利用了所述转轴的中间空心部分。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冷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变压器由所述后端盖的外侧布置转变为内侧布置,并结合所述轴承的布置在所述转轴内侧避让出外侧空间,直接布置在了所述轴承的径向空间处,且充分利用了内部空间。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冷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子进油口与所述后端盖集成,以减少油路在不同零件之间组合布置时的零件数量。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冷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子进油口与所述后端盖集成,并将所述转子进油口作为所述导电环和所述轴承的安装点,以节约布置空间。


技术总结
一种油冷电机,特别是一种小型化的高电压油冷电机,涉及电机技术领域,用于解决现有的高电压油冷电机的轴向尺寸长导致小型化困难的技术问题。所述油冷电机中,导电环和轴承布置在转轴内,旋转变压器布置在转轴外,且转子进油口集成在后端盖内;其充分利用电机的径向空间,从而极大地减小了电机的轴向长度,提高了电机小型化指标,并降低了电机的重量,进而给整车留出了更多的空间进行布置,有效提高了电机的整体空间利用率,有利于新技术、新产品的推广。

技术研发人员:廖肖峰,蔡训堂,孙宏凯,何文,侯忠凯,李想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银川威力传动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926
技术公布日:2024/4/2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