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源管理电路、电源管理芯片及电子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183829发布日期:2024-03-01 12:45阅读:18来源:国知局
电源管理电路、电源管理芯片及电子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涉及电路,特别涉及一种电源管理电路、电源管理芯片及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1、诸如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等电子设备中,储能模块需要通过电源管理电路向多个负载供电。一般地,电源管理电路包括第一变压模块、第二变压模块、第一稳压模块和第二稳压模块。其中,第一变压模块的输出端和第一稳压模块的输入端连接形成一个供电通路,第二变压模块的输出端和第二稳压模块的输入端连接形成另一个供电通路。储能模块可以通过一个供电通路向一个或多个负载供电。

2、相关技术中,第一稳压模块的输入端和第二稳压模块的输入端还会通过一个二极管连接在一起。然而,这种情况下,当第一变压模块处于工作状态,且第二变压模块不处于工作状态时,第一变压模块的输出端会通过二极管、第二变压模块与地线连通,这会导致第一变压模块的输出端的电压异常,影响电子设备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电源管理电路、电源管理芯片及电子设备,可以解决相关技术中第一变压模块的输出端的电压异常的问题,从而提升电子设备的使用寿命。所述技术方案如下:

2、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电源管理电路。电源管理电路包括第一变压模块、第二变压模块、第一稳压模块、第一二极管、控制模块和第二稳压模块。

3、第一变压模块的输入端用于与储能单元连接。第一变压模块的输出端与第一稳压模块的输入端连接。第一稳压模块的输出端用于与负载连接,从而向负载供电。也就是说,第一变压模块和第一稳压模块串联形成一个供电通路。在此,第一变压模块还具有检测端。第一变压模块的检测端与第一变压模块的输出端连接。第一变压模块用于:当检测到第一变压模块的输出端的电压小于第一预设电压时,增大第一变压模块的输出端的电压;当检测到第一变压模块的输出端的电压大于第一预设电压时,减小第一变压模块的输出端的电压。

4、第二变压模块的输入端用于与储能单元连接。第二变压模块的输出端与控制模块的第一端连接。控制模块的第二端与第二稳压模块的输入端连接。第二稳压模块的输出端用于与负载连接,从而向负载供电。也就是说,第二变压模块、控制模块和第二稳压模块串联形成另一个供电通路。其中,第二变压模块包括连接于第二变压模块的输出端与地线之间的第一开关。第一开关为常闭开关。也就是说,第二变压模块处于不工作状态时,第一开关导通。

5、第一二极管的阳极与第一变压模块的输出端及第一稳压模块的输入端连接,第一二极管的阴极与控制模块的第二端及第二稳压模块的输入端连接。其中,控制模块用于:在第一变压模块处于工作状态,且第二变压模块处于不工作状态时,使第一二极管的阴极与第二变压模块的输出端之间截止。

6、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电源管理电路包括第一变压模块、第二变压模块、第一稳压模块、第一二极管、控制模块和第二稳压模块。其中,第一变压模块和第一稳压模块串联形成一个供电通路,第二变压模块和第二稳压模块串联形成另一个供电通路。第一二极管连接于第一稳压模块的输入端和第二稳压模块的输入端之间。控制模块串联于第二变压模块和第二稳压模块之间,以当第一变压模块处于工作状态,且第二变压模块处于不工作状态时,使第一二极管的阴极与第二变压模块的输出端之间截止。这种情况下,当第一变压模块处于工作状态,且第二变压模块处于不工作状态时,第一变压模块的输出端不能通过第一二极管、第二变压模块与地线连通。如此,可以防止第一变压模块的输出端的电压异常,从而提升电子设备的使用寿命。

7、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变压模块可以是降压变换电路、升压变换模块或双向降压-升压变换电路。第二变压模块可以是降压变换电路。

8、在一些具体的实施例中,第二变压模块为降压变换电路。这种情况下,第二变压模块还包括第二开关和电感。其中,第二开关的第一端用于与储能模块连接。第二开关的第二端与第一开关的第一端及电感的第一端连接。第一开关的第二端用于与地线连接。电感的第二端与控制模块的第一端连接。

9、下面从两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对控制模块的结构进行说明。

10、在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控制模块为单向导通模块,且控制模块的第一端为输入端,控制模块的第二端为输出端。

11、这种情况下,在一些可能的实施例中,控制模块包括第二二极管。第二二极管的阳极与第二变压模块的输出端连接。第二二极管的阴极与第二稳压模块的输入端及第一二极管的阴极连接。

12、在另一些可能的实施例中,控制模块包括电压跟随器。电压跟随器的输入端与第二变压模块的输出端连接。电压跟随器的输出端与第二稳压模块的输入端及第一二极管的阴极连接。

13、在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控制模块为双向导通模块。这种情况下,控制模块包括开关单元。开关单元的第一端与第二变压模块的输出端连接。开关单元的第二端与第二稳压模块的输入端及第一二极管的阴极连接。开关单元在第一变压模块处于工作状态,且第二变压模块处于不工作状态时关断;开关单元在第二变压模块处于工作状态时导通。如此,一方面,在第二变压模块处于不工作状态时,开关单元关断,使第一变压模块的输出端不能通过第一二极管、第二变压模块与地线连通。另一方面,在第二变压模块处于工作状态时,若第二稳压模块所连接的负载对电压、电流的抽载减小,则第二稳压模块中多余的电压、电流可以回流至第二变压模块,避免振荡电流的出现。

14、进一步地,控制模块还可以包括处理单元。处理单元的输出端与开关单元的控制端连接。处理单元用于:在第一变压模块处于工作状态,且第二变压模块处于不工作状态时,向开关单元的控制端输出第一电平信号,第一电平信号用于控制开关单元关断;在第二变压模块处于工作状态时,向开关单元的控制端输出第二电平信号,第二电平信号用于控制开关单元导通。

15、在一些可能的实施例中,开关单元包括晶体管。晶体管的第一极与第二变压模块的输出端连接。晶体管的第二极与第二稳压模块的输入端及第一二极管的阴极连接。晶体管的控制极与处理单元的输出端连接。

16、在另一些可能的实施例中,开关单元包括负载开关。负载开关的第一端与第二变压模块的输出端连接。负载开关的第二端与第二稳压模块的输入端及第一二极管的阴极连接。负载开关的控制端与所述处理单元的输出端连接。

17、第二方面,还提供了一种电源管理芯片,包括如第一方面中任意一项的电源管理电路。

18、在一些实施例中,电源管理芯片还包括封装结构。电源管理电路被封装结构封装在内。

19、第三方面,还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储能模块,以及如第一方面中任意一项的电源管理电路或第二方面中任意一项的电源管理芯片。

20、在一些实施例中,电子设备还包括第一负载和第二负载。第一负载与第一稳压模块的输出端连接,第二负载与第二稳压模块的输出端连接。

21、上述第二方面、第三方面所获得的技术效果与上述第一方面中对应的技术手段获得的技术效果近似,在这里不再赘述。



技术特征:

1.一种电源管理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管理电路包括第一变压模块、第二变压模块、第一稳压模块、第一二极管、控制模块和第二稳压模块;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源管理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模块为单向导通模块,且所述控制模块的第一端为输入端,所述控制模块的第二端为输出端。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源管理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模块包括第二二极管,所述第二二极管的阳极与所述第二变压模块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二二极管的阴极与所述第二稳压模块的输入端及所述第一二极管的阴极连接。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源管理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模块包括电压跟随器,所述电压跟随器的输入端与所述第二变压模块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电压跟随器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二稳压模块的输入端及所述第一二极管的阴极连接。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源管理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模块包括开关单元,所述开关单元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二变压模块的输出端连接,所述开关单元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稳压模块的输入端及所述第一二极管的阴极连接;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源管理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模块还包括:处理单元,所述处理单元的输出端与所述开关单元的控制端连接;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源管理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关单元包括晶体管,所述晶体管的第一极与所述第二变压模块的输出端连接,所述晶体管的第二极与所述第二稳压模块的输入端及所述第一二极管的阴极连接,所述晶体管的控制极与所述处理单元的输出端连接。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源管理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关单元包括负载开关,所述负载开关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二变压模块的输出端连接,所述负载开关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稳压模块的输入端及所述第一二极管的阴极连接,所述负载开关的控制端与所述处理单元的输出端连接。

9.如权利要求1至8任意一项所述的电源管理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变压模块还包括:第二开关和电感;

10.一种电源管理芯片,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9任意一项所述的电源管理电路。

11.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储能模块,以及如权利要求1至9任意一项所述的电源管理电路或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电源管理芯片。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第一负载和第二负载;


技术总结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电源管理电路、电源管理芯片及电子设备,涉及电路技术领域。所述电源管理电路包括第一变压模块、第二变压模块、第一稳压模块、二极管、控制模块和第二稳压模块。其中,第一变压模块和第一稳压模块串联,第二变压模块和第二稳压模块串联。二极管连接于第一稳压模块的输入端和第二稳压模块的输入端之间。控制模块串联于第二变压模块和第二稳压模块之间,以当第一变压模块处于工作状态,且第二变压模块处于不工作状态时,使二极管的阴极与第二变压模块的输出端之间截止。如此,可以防止第一变压模块的输出端的电压异常,从而提升电子设备的使用寿命。

技术研发人员:黄宗伟,米鑫涛,蔡昭晨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荣耀终端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2/29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