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物联网的隔空充电管理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728150发布日期:2024-04-23 12:11阅读:10来源:国知局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隔空充电管理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充电管理,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基于物联网的隔空充电管理系统。


背景技术:

1、在无线充电技术越来越成熟的今天,无线充电技术已经慢慢的走入到我们的生活当中,只需要将电子设备放在隔空充电设备的充电范围之内,隔空充电设备就可以对电子设备进行隔空充电。实际生活中,用户可能将一些着急充电的电子设备与不着急充电的电子设备都放在了隔空充电设备的充电范围之内,这样就会造成隔空充电设备同时对这些电子设备进行充电,当用户需要使用着急充电的电子设备时,就会发现电子设备的电量并没有充多少。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物联网的隔空充电管理系统。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基于物联网的隔空充电管理系统,包括设备归类模块、识别充电模块、识别调整模块;

4、所述设备归类模块用于根据隔空充电记录对不同型号电子设备进行归类处理,具体为:当电子设备完成充电时,生成隔空充电记录,获取得到系统当前时间之前的所有隔空充电记录,获取得到隔空充电记录的电子设备型号,将同一电子设备型号的隔空充电记录标记为同型充电记录,当同型充电记录中存在切断充电时间时,将同型充电记录的切断充电时间与充电开始时间进行时间差值计算,获取得到切充时长,设置每个切充时长均对应一个标切时长,当切充时长<标切时长时,将对应同型充电记录标记为异常切充记录,获取得到异常切充值dt,当切充时长≥标切时长时,将对应同型充电记录标记为合理切充记录,获取得到合理切充值pw,获取得到系统当前时间之前同一电子设备型号的同型充电记录的总数量fe,获取系统当前时间之前隔空充电记录的总数量wb,获取得到该型号电子设备的设备归类值jd,设置设备归类阈值为gh,当设备归类值jd≥设备归类阈值gh时,将该型号电子设备标记为优充电子设备,当设备归类值jd<设备归类阈值gh时,将该型号电子设备标记为普充电子设备;

5、所述识别充电模块用于在默认周期的基础上识别充电范围内的所有电子设备,当充电范围内存在优充电子设备和普充电子设备时,优先对优充电子设备进行充电,将所有优充电子设备按照设备归类值jd的数值大小依次进行充电处理,当充电范围内只存在普充电子设备时,同时对所有普充电子设备进行充电处理;

6、所述识别调整模块用于调整识别充电范围内的所有电子设备的默认周期,具体为:

7、获取得到充电密度均值,设置充电密度高值与充电密度低值,当充电密度均值≥充电密度高值时,将识别充电模块识别充电范围内的所有电子设备的默认周期向下调整,当充电密度低值≤充电密度均值<充电密度高值,不做处理,当充电密度均值<充电密度低值,将识别充电模块识别充电范围内的所有电子设备的默认周期向上调整。

8、进一步的,隔空充电记录包括电子设备型号、充电开始时间、充电结束时间、切断充电时间。

9、进一步的,平均充持时长tg通过下述步骤获取得到:将同型充电记录的充电结束时间与充电开始时间进行时间差值计算,获取得到充电持续时长,将所有同型充电记录的充电持续时长进行求和处理并取均值,获取得到平均充持时长,并标记为tg。

10、进一步的,同型充电间隔fp通过下述步骤获取得到:将排序后相邻且在后的同型充电记录的充电结束时间与相邻且在前的同型充电记录的充电结束时间进行时间差值计算,获取得到充电结束间隔,并标记为cy,将排序后相邻且在后的同型充电记录的充电开始时间与相邻且在前的同型充电记录的充电开始时间进行时间差值计算,获取得到充电开始间隔,并标记为sq,利用公式获取得到充电间隔,并标记为ny,将所有充电间隔进行求和处理并取均值,获取得到同型充电间隔,并标记为fp。

11、进一步的,异常切充值dt通过下述步骤获取得到:将标切时长与异常切充记录的切充时长进行差值计算,获取得到异常切充时差,将所有异常切充时差进行求和处理并取均值,获取得到平均异切时差,并标记为lb,获取得到异常切充记录的总数量,并标记为rw,将所有异常切充记录按照切断充电时间的时间先后顺序进行排序,将排序后相邻两个切断充电时间进行时间差值计算,获取得到异常切充间隔,将所有异常切充间隔进行求和处理并取均值,获取得到异常切充均隔,并标记为mc,利用公式获取得到异常切充值dt,其中,a1为平均异切时差系数,a2为异常切充数量系数,a3为异常切充均隔系数。

12、进一步的,合理切充值pw通过下述步骤获取得到:将合理切充记录的切充时长与标切时长进行差值计算,获取得到合理切充时差,将所有合理切充时差进行求和处理并取均值,获取得到平均合切时差,并标记为zk,获取得到合理切充记录的总数量,并标记为bn,将所有合理切充记录按照切断充电时间的时间先后顺序进行排序,将排序后相邻两个切断充电时间进行时间差值计算,获取得到合理切充间隔,将所有合理切充间隔进行求和处理并取均值,获取得到合理切充均隔,并标记为sz,利用公式获取得到合理切充值pw,其中,b1为平均合切时差系数,b2为合理切充数量系数,b3为合理切充均隔系数。

13、进一步的,设备归类值jd通过下述步骤获取得到:利用公式获取得到该型号电子设备的设备归类值jd,其中,c1为异常切充值系数,c2为合理切充值系数,c3为同型充电数量系数,c4为隔空充电数量系数。

14、进一步的,充电密度均值通过下述步骤获取得到:获取得到同型充电记录的平均充持时长tg,将所有同型充电记录按照充电先后顺序进行排序,获取得到同型充电记录的同型充电间隔fp,利用公式获取得到该型号电子设备的充电密度值st,其中,d1为平均充持时长系数,d2为同型充电间隔系数,将所有型号电子设备的充电密度值进行求和处理并取均值,获取得到充电密度均值。

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6、1、设置设备归类模块与识别充电模块,可以根据隔空充电记录对不同型号电子设备进行归类处理,并基于默认周期对充电范围内电子设备进行识别与充电,智能化识别不同电子设备的充电需求,不再需要人为控制电子设备的隔空充电,保证不同电子设备合理且高效的充电需求;

17、2、设置识别调整模块,可以实时调整识别充电模块识别充电范围内的所有电子设备的默认周期,避免出现因周期太长造成的待充电电子设备未及时更新的情况,同时避免出现因周期太短造成系统频繁识别的情况。



技术特征:

1.一种基于物联网的隔空充电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设备归类模块、识别充电模块、识别调整模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物联网的隔空充电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隔空充电记录包括电子设备型号、充电开始时间、充电结束时间、切断充电时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物联网的隔空充电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平均充持时长tg通过下述步骤获取得到:将同型充电记录的充电结束时间与充电开始时间进行时间差值计算,获取得到充电持续时长,将所有同型充电记录的充电持续时长进行求和处理并取均值,获取得到平均充持时长,并标记为tg。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基于物联网的隔空充电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同型充电间隔fp通过下述步骤获取得到:将排序后相邻且在后的同型充电记录的充电结束时间与相邻且在前的同型充电记录的充电结束时间进行时间差值计算,获取得到充电结束间隔,并标记为cy,将排序后相邻且在后的同型充电记录的充电开始时间与相邻且在前的同型充电记录的充电开始时间进行时间差值计算,获取得到充电开始间隔,并标记为sq,利用公式获取得到充电间隔,并标记为ny,将所有充电间隔进行求和处理并取均值,获取得到同型充电间隔,并标记为fp。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基于物联网的隔空充电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异常切充值dt通过下述步骤获取得到:将标切时长与异常切充记录的切充时长进行差值计算,获取得到异常切充时差,将所有异常切充时差进行求和处理并取均值,获取得到平均异切时差,并标记为lb,获取得到异常切充记录的总数量,并标记为rw,将所有异常切充记录按照切断充电时间的时间先后顺序进行排序,将排序后相邻两个切断充电时间进行时间差值计算,获取得到异常切充间隔,将所有异常切充间隔进行求和处理并取均值,获取得到异常切充均隔,并标记为mc,利用公式获取得到异常切充值dt,其中,a1为平均异切时差系数,a2为异常切充数量系数,a3为异常切充均隔系数。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基于物联网的隔空充电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合理切充值pw通过下述步骤获取得到:将合理切充记录的切充时长与标切时长进行差值计算,获取得到合理切充时差,将所有合理切充时差进行求和处理并取均值,获取得到平均合切时差,并标记为zk,获取得到合理切充记录的总数量,并标记为bn,将所有合理切充记录按照切断充电时间的时间先后顺序进行排序,将排序后相邻两个切断充电时间进行时间差值计算,获取得到合理切充间隔,将所有合理切充间隔进行求和处理并取均值,获取得到合理切充均隔,并标记为sz,利用公式获取得到合理切充值pw,其中,b1为平均合切时差系数,b2为合理切充数量系数,b3为合理切充均隔系数。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基于物联网的隔空充电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设备归类值jd通过下述步骤获取得到:利用公式获取得到该型号电子设备的设备归类值jd,其中,c1为异常切充值系数,c2为合理切充值系数,c3为同型充电数量系数,c4为隔空充电数量系数。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基于物联网的隔空充电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充电密度均值通过下述步骤获取得到:获取得到同型充电记录的平均充持时长tg,将所有同型充电记录按照充电先后顺序进行排序,获取得到同型充电记录的同型充电间隔fp,利用公式获取得到该型号电子设备的充电密度值st,其中,d1为平均充持时长系数,d2为同型充电间隔系数,将所有型号电子设备的充电密度值进行求和处理并取均值,获取得到充电密度均值。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物联网的隔空充电管理系统,涉及充电管理技术领域,该系统公开了设备归类模块、识别充电模块、识别调整模块,通过设置设备归类模块与识别充电模块,可以根据隔空充电记录对不同型号电子设备进行归类处理,并基于默认周期对充电范围内电子设备进行识别与充电,智能化识别不同电子设备的充电需求,不再需要人为控制电子设备的隔空充电,保证不同电子设备合理且高效的充电需求,设置识别调整模块,可以实时调整识别充电模块识别充电范围内的所有电子设备的默认周期,避免出现因周期太长造成的待充电电子设备未及时更新的情况,同时避免出现因周期太短造成系统频繁识别的情况。

技术研发人员:杨志强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广州云创智能设备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4/2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