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构网型储能自适应平滑并网方法、系统、设备及介质与流程

文档序号:37365116发布日期:2024-03-22 10:18阅读:13来源:国知局
一种构网型储能自适应平滑并网方法、系统、设备及介质与流程

本申请涉及电网控制,尤其是涉及一种构网型储能自适应平滑并网方法、系统、设备及介质。


背景技术:

1、储能技术飞速发展为其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提供了基础,如今储能更是成为了现代电力系统中不可缺少的部分,构网型储能模拟传统同步发电机频率和电压调节特性,增强了逆变器的阻尼和惯性,提升了储能接入电网的稳定性。

2、当前技术手段,在储能接入电网时需要满足储能侧电压幅值相位以及频率与电网侧相同的条件,否则在接入电网的过程中会产生较大的冲击电流,对电力系统安全稳定造成威胁,上述问题有待解决。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减小构网型储能并网过程中的冲击电流,提升构网型储能接入电网的稳定性,本申请提供一种构网型储能自适应平滑并网方法、系统、设备及介质,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2、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构网型储能自适应平滑并网方法,包括:

3、获取构网型储能换流器输出的储能侧三相电压,将储能侧三相电压经过锁相环,得到储能换流器的储能侧输出角频率和储能侧相位角;

4、获取网侧三相电压,将网侧三相电压经过锁相环,得到网侧角频率和网侧相位角;

5、根据储能侧相位角和网侧相位角作差,得到储能侧和网侧的相角差和相角差变化率;

6、将相角差和相角差变化率进行相角预同步控制,得到调节输出值;

7、根据储能侧输出角频率和网侧角频率作差,得到储能侧与网侧的角频率差;

8、将角频率差和调节输出值作差,并经过调节器进行频率预同步控制。

9、优选的,还包括构建构网型储能孤岛运行整体拓扑结构。

10、优选的,所述构建构网型储能孤岛运行整体拓扑结构的具体步骤为:

11、将蓄电池的输出端连接换流器,换流器的输出端连接线路阻抗以及滤波电容,滤波电容连接升压变压器的输入端,升压变压器的输出端连接负荷。

12、优选的,包括:

13、在相角预同步控制过程中,根据相角差和相角差变化率实时修改模糊自适应控制范围信息,根据模糊自适应控制范围信息调节输出信息,得到调节输出值。

14、优选的,所述模糊自适应控制范围信息为若干种相角差和相角变化率情况下的比例系数和积分系数调节状态。

15、优选的,包括:

16、将角频率差和调节输出值作差后输入至pi调节器进行频率预同步控制,得到的结果输入有功频率环,对储能侧相位角和网侧相位角进行调节。

17、优选的,包括:

18、在储能侧相位角和网侧相位角相等,且储能侧角频率和网侧角频率相等的情况下,闭合并网开关。

19、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构网型储能自适应平滑并网系统,包括:

20、第一获取模块,获取构网型储能换流器输出的储能侧三相电压,将储能侧三相电压经过锁相环,得到储能换流器的储能侧输出角频率和储能侧相位角;

21、第二获取模块,获取网侧三相电压,将网侧三相电压经过锁相环,得到网侧角频率和网侧相位角;

22、相位处理模块,根据储能侧相位角和网侧相位角作差,得到储能侧和网侧的相角差和相角差变化率;

23、相角预同步模块,将相角差和相角差变化率进行相角预同步控制,得到调节输出值;

24、角频率处理模块,根据储能侧输出角频率和网侧角频率作差,得到储能侧与网侧的角频率差;

25、频率预同步模块,将角频率差和调节输出值作差,并经过调节器进行频率预同步控制。

26、第三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构网型储能自适应平滑并网设备,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存储器存储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被设置为运行所述计算机程序以执行如前所述的构网型储能自适应平滑并网方法。

27、第四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中,所述计算机程序被设置为运行时执行如前所述的构网型储能自适应平滑并网方法。

28、综上所述,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提供的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效果至少包括:

29、本申请通过构建构网型储能孤岛运行整体拓扑结构,将采集到的储能侧三相电压和网侧三相电压处理,得到的角频率作差,且得到的相位角也作差,进而得到角频率差、相角差和相角差变化率,再通过将储能侧和网侧的相角差以及相角差变化率输入到模糊pid中进行相角预同步控制,得到调节输出值,将储能侧与网侧角频率差与相角预同步过程输出的信号作差经过pi调节器完成频率预同步过程,频率预同步控制输出的信号输入到虚拟同步机控制中的有功-频率环中,在满足并网条件时,闭合构网型储能换流器并网开关,完成并网,加快了预同步速度,减小构网型储能并网过程中的冲击电流,实现了平滑并网,提升构网型储能接入电网的稳定性。



技术特征:

1.一种构网型储能自适应平滑并网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构网型储能自适应平滑并网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构建构网型储能孤岛运行整体拓扑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构网型储能自适应平滑并网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构建构网型储能孤岛运行整体拓扑结构的具体步骤为: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构网型储能自适应平滑并网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构网型储能自适应平滑并网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模糊自适应控制范围信息为若干种相角差和相角变化率情况下的比例系数和积分系数调节状态。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构网型储能自适应平滑并网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构网型储能自适应平滑并网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8.一种构网型储能自适应平滑并网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9.一种构网型储能自适应平滑并网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存储器存储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被设置为运行所述计算机程序以执行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构网型储能自适应平滑并网方法。

10.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中,所述计算机程序被设置为运行时执行权利要求1-7中任一所述的构网型储能自适应平滑并网方法。


技术总结
本申请涉及电网控制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构网型储能自适应平滑并网方法、系统、设备及介质,获取构网型储能换流器输出的储能侧三相电压,将储能侧三相电压经过锁相环,得到储能换流器的储能侧输出角频率和储能侧相位角;获取网侧三相电压,将网侧三相电压经过锁相环,得到网侧角频率和网侧相位角;根据储能侧相位角和网侧相位角作差,得到储能侧和网侧的相角差和相角差变化率;将相角差和相角差变化率进行相角预同步控制,得到调节输出值;根据储能侧输出角频率和网侧角频率作差,得到储能侧与网侧的角频率差;将角频率差和调节输出值作差,并经过调节器进行频率预同步控制,提升构网型储能接入电网的稳定性。

技术研发人员:但扬清,孙可,王蕾,李继红,顾益磊,王晨轩,孙飞飞,刘铁,郑朝明,郑伟民,汪扬,何英静,张笑弟,陈鹏,王岑峰,许恩超,姜鹏,丁一凡,杨宏基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3/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