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重保护电路及储能电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628564发布日期:2024-04-18 17:42阅读:8来源:国知局
一种双重保护电路及储能电源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涉及电池保护,尤其是涉及一种双重保护电路及储能电源。


背景技术:

1、在现代便携式储能产品电路中,如图1所示,一般包括有电池包、连接于电池包的ac-dc转化单元、连接于电池包的mcu主控单元以及多个与外部进行充放电交互的端口,电池包内包含有电池单元和连接于电池单元的bms电池管理单元,ac-dc转化单元与bms电池管理单元连接,mcu主控单元与bms电池管理单元连接,bms电池管理单元包含有关键元器件mos管,在便携式储能产品研发过程中,通常要求充电过程具备双重独立的保护开关。

2、现有技术中,mos管通常作为开关管对电路进行保护,在电池单元和mcu主控单元之间设置有若干mos1,mos1与bms电池管理单元连接且设置于总回路,此为第一重保护,在其余充电端口处设置有mos2,此为第二重保护,在充电过程中,电流从充电端口进入电路中,经过mos2,经过各个单元,朝向mos1流经,最后进入电池单元,从而使mos1和mos2对充电电路进行双重保护。

3、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认为由于电池包内的bms电池管理单元靠近电池单元且电池单元的各个电芯与mos管之间的距离不同,因此当mos管在电流作用下发热时,电池单元的各个单元受热程度不一致,从而容易导致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降低电池单元因受热不均而产生安全问题的概率,本申请提供一种双重保护电路。

2、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双重保护电路及储能电源,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3、一种双重保护电路,包括有电池包、mcu主控单元和用于与外界进行充放电交互的外部端口,所述mcu主控单元用于管控所述外部端口,所述mcu主控单元还用于监测所述电池包的状态,所述电池包所在的回路上设置有双重保护单元,所述双重保护单元与所述mcu主控单元连接,所述双重保护单元在所述mcu主控单元控制下对所述电池包所在的回路进行双重保护。

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mcu主控单元对电池进行监测管理,当充电过程中发生过压、过流以及过温等异常情况时,mcu主控单元控制双重保护单元对电路进行双重保护,满足储能产品生产要求的同时,将bms从电池单元处移除,从而降低了电池因受热不均产生安全隐患的概率。

5、可选的,所述电池包包括有电池单元和转接板,所述电池单元经所述转接板与所述mcu主控单元以及所述双重保护单元相连接。

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用转接板替代bms,采用mcu主控单元控制双重保护单元的启闭,从而移除bms板,同时转接板的面积为现有bms板的二分之一,节约成本。

7、可选的,所述mcu主控单元包括有用于采集所述电池单元信息的采样端口,所述电池单元通过所述转接板与所述采样端口连接。

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采用mcu主控单元采集电池单元信息,节约成本。

9、可选的,所述mcu主控单元通过所述采样端口接收所述电池单元的各项信息,从而控制所述双重保护单元执行相应的指令,进而控制回路的通断。

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充放电端口充电过程中,当mcu主控单元检测到异常信号时,关闭双重保护单元,从而对充放电端口电路进行双重保护。

11、可选的,当所述电池包所在的回路为充放电回路时,所述双重保护单元包括有第一保护模块和第二保护模块,所述mcu主控单元包括有充放电一次保护端口和充放电二次保护端口,所述充放电二次保护端口与所述第一保护模块相连接,所述充放电一次保护端口与所述第二保护模块相连接。

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便于mcu主控单元对第一保护模块和第二保护模块进行控制。

13、可选的,所述第一保护模块连接到所述电池包的正极,所述第一保护模块为两个反接的pmos管,所述第二保护模块为单个pmos管。

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便于对充放电回路进行保护。

15、可选的,当所述电池包所在的回路仅为充电回路时,所述双重保护单元包括有第三保护模块和第四保护模块,所述第三保护模块和所述第四保护模块均为单个pmos管,所述第三保护模块连接于所述电池包的正极,所述第三保护模块和所述第四保护模块相互连接,所述第四保护模块与所述外部端口连接。

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便于保护充电回路。

17、可选的,所述第一保护模块与所述第二保护模块的g极均连接于所述mcu主控单元,所述第一保护模块包括有mos1和mos2,所述mos1的d极与所述电池包正极连接,所述mos1的s极与所述mos2的s极连接,所述mos2的d极与所述第二保护模块的d极连接,所述第二保护模块的s极与所述外部端口连接。

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进一步提高电路安全性。

19、可选的,所述第三保护模块与所述第四保护模块的g极均连接于所述mcu主控单元,所述第三保护模块的d极连接于所述电池包的正极,所述第三保护模块的s极连接于所述第四保护模块的d极,所述第四保护模块的s极连接于所述外部端口。

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进一步提高电路安全性。

21、一种储能电源,包含如上所述的双重保护电路。

22、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23、使用转接板替代bms,从而将第一保护模块挪设置在外部端口处,通过mcu主控单元对电池单元进行监测管理,当充电过程中发生过压、过流以及过温等异常情况时,mcu主控单元控制第一保护模块以及第二保护模块对电路进行双重保护,满足储能产品生产要求的同时,将bms从电池单元处移除,从而降低了电池因受热不均产生安全隐患的概率。

24、采用mcu主控单元控制第一保护模块和第二保护模块的启闭,从而移除bms板,同时转接板的面积为现有bms板的五分之一,节约成本。

25、第一保护模块与第二保护模块仅对充放电端口进行保护,相较于现有电路,第一保护模块无需保护整个电路,选用的第一保护模块的功率更小,节约成本。



技术特征:

1.一种双重保护电路,包括有电池包、mcu主控单元(2)和用于与外界进行充放电交互的外部端口,其特征在于:所述mcu主控单元(2)用于管控所述外部端口,所述mcu主控单元(2)还用于监测所述电池包的状态,所述电池包所在的回路上设置有双重保护单元,所述双重保护单元与所述mcu主控单元(2)连接,所述双重保护单元在所述mcu主控单元(2)控制下对所述电池包所在的回路进行双重保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重保护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包包括有电池单元(101)和转接板(102),所述电池单元(101)经所述转接板(102)与所述mcu主控单元(2)以及所述双重保护单元相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双重保护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mcu主控单元(2)包括有用于采集所述电池单元(101)信息的采样端口,所述电池单元(101)通过所述转接板(102)与所述采样端口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双重保护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mcu主控单元(2)通过所述采样端口接收所述电池单元(101)的各项信息,从而控制所述双重保护单元执行相应的指令,进而控制回路的通断。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重保护电路,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电池包所在的回路为充放电回路时,所述双重保护单元包括有第一保护模块和第二保护模块,所述mcu主控单元(2)包括有充放电一次保护端口(201)和充放电二次保护端口(202),所述充放电一次保护端口(201)与所述第二保护模块相连接,所述充放电二次保护端口(202)与所述第一保护模块相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双重保护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保护模块连接到所述电池包的正极,所述第一保护模块为两个反接的pmos管,所述第二保护模块为单个pmos管。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重保护电路,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电池包所在的回路仅为充电回路时,所述双重保护单元包括有第三保护模块和第四保护模块,所述第三保护模块和所述第四保护模块均为单个pmos管,所述第三保护模块连接于所述电池包的正极,所述第三保护模块和所述第四保护模块相互连接,所述第四保护模块与所述外部端口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双重保护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保护模块与所述第二保护模块的g极均连接于所述mcu主控单元,所述第一保护模块包括有mos1和mos2,所述mos1的d极与所述电池包正极连接,所述mos1的s极与所述mos2的s极连接,所述mos2的d极与所述第二保护模块的d极连接,所述第二保护模块的s极与所述外部端口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双重保护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保护模块与所述第四保护模块的g极均连接于所述mcu主控单元(2),所述第三保护模块的d极连接于所述电池包的正极,所述第三保护模块的s极连接于所述第四保护模块的d极,所述第四保护模块的s极连接于所述外部端口。

10.一种储能电源,其特征在于:包含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双重保护电路。


技术总结
本申请涉及一种双重保护电路及储能电源,包括有电池包、MCU主控单元和用于与外界进行充放电交互的外部端口,MCU主控单元用于管控所述外部端口,MCU主控单元还用于监测电池包的状态,电池包所在的回路上设置有双重保护单元,双重保护单元与MCU主控单元连接,双重保护单元在MCU主控单元控制下对电池包所在的回路进行双重保护。本申请具有节约成本以及降低安全隐患的功能。

技术研发人员:王洪波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浙江动一新能源动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4/1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