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应式防短路保护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311746阅读:40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感应式防短路保护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子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应用于电力行业防止输配电设施局部短路的保护装置。
电力行业中,发电厂、变电站的输配电设施的保护装置有许多种,分别起着各自不同的保护作用,如电流继电器、电压继电器就是在电流或电压急剧变化时起保护作用的。现有的保护装置虽然种类繁多,但基本都是在短路事故发生的瞬间或之后才动作的,这样,就已经造成了一定的经济损失。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在短路事故发生之前能够探测出设施短陷并能够防止短路事故发生的防短路保护器。
当输电电路在工作时,在电路周围存在着磁场;在电路正常运行时,该磁场基本是恒定的。而在母线或高压电机的接头处,在制造安装过程中或运行一段时间后,内部产生容易击穿的介质或绝缘材料老化,在强电场作用下会产生放电,使绝缘性能下降,很容易使介质击穿,产生短路。而在发生短路之前,在绝缘介质间产生放电时,会产生很高电势,电流强度也很大,磁感应强度增大,电场强度增高,磁通量剧增,放电后又恢复到原来状况。如果在初始放电时就检测出有缺陷部位的磁场变化,并及时切除电源,就会避免短路发生,减少损失。本实用新型采用的解决方案是感应式防短路保护器包括信号检测元件、信号放大电路和控制单元。信号检测采用电感线圈,信号放大由CMOS集成电路放大器完成,控制单元采用继电器。电感线圈感应到磁场变化信号后送入放大器,放大器输出给继电器线圈,继电器的动作使供电电源切除,达到保护目的。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元器件少、成本低廉,使用方便,能够适应多种场合应用。
以下结合附图
和实施方式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结构。
附图为本实用新型的电路原理图。
实施方式采用带铁氧体芯的电感L为检测元件,以CMOS集成电路IC作三级放大器,采用超小型直流密封电磁继电器J为切除供电电源的控制单元。具体接线是电感L一端接地,另一端接二极管D的正极,D负极与电阻R1、电容C1接在一起,R1另一端接地,C1的另一端接集成电路IC的3脚,IC的3、5脚间跨接电阻R2,1、5脚连接在一起,6、8脚间跨接电阻R3,8、13脚连接在一起,10、12脚间跨接电阻R4,5、6脚间跨接电容C2,10、13脚间跨接电容C3,4、7、9脚接地,2、11、14脚接直流正电源VDD和电容C4正极,C4负极接地;IC的12脚接继电器J的线圈,J线圈的另一端接地。元件参数为L=10mH,D为IN4001型,IC为CC4007,J为JRC-5M,R1=51Ω,R2=R3=R4=2.2M,C1=C2=C3=1μ,C4=100μ,VDD=10V。使用时,将防短路保护器放在被保护的母线段或高压电机接头附近(符合安全距离),当上述被保护点处产生缺陷时,附近磁场的磁通量急剧变化,保护器的电感L中产生感应电势,经放大器IC放大后使继电器J动作,切断电源,起到保护作用。
权利要求1.一种感应式防短路保护器,它包括信号检测元件、信号放大电路和控制单元,其特征在于信号检测采用电感线圈,信号放大采用集成电路放大器,控制单元采用继电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短路保护器,其特征在于电感L一端接地,另一端接二极管D的正极,D负极与电阻R1、电容C1接在一起,R1另一端接地,C1的另一端接集成电路IC的3脚,IC的3、5脚间跨接电阻R2,1、5脚连接在一起,6、8脚间跨接电阻R3,8、13脚连接在一起,10、12脚间跨接电阻R4,5、6脚间跨接电容C2,10、1 3脚间跨接电容C3,4、7、9脚接地,2、11、14脚接直流正电源VDD和电容C4正极,C4负极接地;IC的12脚接继电器J的线圈,J线圈的另一端接地。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短路保护器,其特征在于电感线圈L带有铁氧体芯,放大器IC采用CMOS集成电路作三级放大器,继电器J为超小型直流密封电磁继电器。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应用在电力行业防止设施短路事故的保护装置。它采用电感线圈检测信号,经放大后使控制单元继电器动作。它可以检测出在短路事故发生前有缺陷部位的磁场变化,并及时切除供电电源,以防止发生短路、造成的损失。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元器件少、成本低廉,使用方便,适合多种场合应用。
文档编号H02H3/08GK2359827SQ9823827
公开日2000年1月19日 申请日期1998年7月15日 优先权日1998年7月15日
发明者王森成 申请人:王森成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