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双充双放的移动电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057674阅读:319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双充双放的移动电源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移动电源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新型的快充移动电源。
【背景技术】
[0002]随着通信、信息技术的发展,各种通信设备和移动终端设备,得到很大的发生,尤其是现在智能手机的发展,智能手机已经成为我们生活当中必备应用工具。主要是智能手机具有多种功能,对我们日常生活有很大的帮助,然而手机应用多了、耗电量就多,需要时常充电,手机充电通常是采用固定电源通过普通充电器来实现,其主要问题是电源不能移动,尤其在无电源插座的地方(如偏远的农村)显得很不方便,移动电源虽然也有市售,但现有移动电源都是单充单放的,同时只能充一个手机,如果多人需要充电的话,这样有很多不方便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0003]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多充放端口、提高充电速度的新型双充双放的移动电源。
[000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5]一种新型双充双放的移动电源,包括充电电路、锂电池、单片机、保护电路、放电电路和LED灯指示灯,所述充电电路、锂电池和放电电路依次相连,所述保护电路、锂电池、单片机和LED指示灯依次相连,所述单片机和保护电路还均分别与充电电路和放电电路直接相连;
[0006]所述充电电路外接有第一充电端和第二充电端,所述放电电路外接有第一放电端和第二放电端。
[0007]优选地,所述放电电路包括PS1719型控制芯片、第一电阻、第二电阻、第三电阻、第四电阻、第五电阻、第六电阻、第七电阻、第一电容、第二电容、三极管、二极管、第一发光二极管和第二发光二极管;
[0008]所述控制芯片的第一端脚和第十端脚接地,所述控制芯片的第二端脚分别接入锂电池的负极和通过第三电阻接地,所述第控制芯片的第六端脚分别与第一发光二极管的正极和第二发光二极管的负极相连,所述第一发光二极管的负极通过第六电阻接地,所述第二发光二极管的正极通过第七电阻接入电源,所述第二发光二极管的正负极间连接有第二电容。
[0009]优选地,所述控制芯片的第七端脚分别接入锂电池的正极和通过第二电阻与控制芯片的第九端脚相连,所述控制芯片的第八端脚通过第一电容与控制芯片的第十五端脚连接,所述控制芯片的第九端脚通过第一电阻与第三电阻相连。
[0010]优选地,所述控制芯片的第十一端脚通过第四电阻与三极管的基极相连,所述三极管的集电极通过二极管与控制芯片的第七端脚相连,所述控制芯片的第十六端脚与三极管的发射极连接,所述三极管的发射极与基极间连接有第五电阻。
[0011]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两个充电端口和两个放电端口,在给移动电源充电时可以利用两个电源适配器同时充电,这样可以提高速度,两个放电端口可以同时给多个移动设备充电,这样节省时间,同时具有很强的实用性。
【附图说明】
[0012]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移动电源原理框图;
[0013]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的放电电路图;
[0014]图中附图标记:1-第一充电端;2_第二充电端;3_充电电路;4_锂电池;5-单片机;6-LED指示灯;7_保护电路;8_放电电路;9_第一放电端;10_第二放电端。
【具体实施方式】
[0015]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由权利要求限定和覆盖的多种不同方式实施。
[0016]如图1所示,一种新型双充双放的移动电源,包括充电电路3、锂电池4、单片机5、保护电路7、放电电路8和LED灯指示灯6,充电电路3、锂电池4和放电电路8依次相连,保护电路7、锂电池4、单片机5和LED指示灯6依次相连,单片机5和保护电路7还均分别与充电电路3和放电电路8直接相连;其中充电电路3外接有第一充电端1和第二充电端2,放电电路8外接有第一放电端9和第二放电端10。两个充电端口和两个放电端口,在给移动电源充电时可以利用两个电源适配器同时充电,这样可以提高速度,两个放电端口可以同时给多个移动设备充电,这样节省时间。
[0017]单片机5根据锂电池4电量的变化对充电电路3和放电电路8进行控制,通过第一充电端1和/或第二充电端2在给锂电池4充电的时候,如果充满了,单片机5检测到了锂电池4电量满,为防止出现电流溢流而影响锂电池4的使用寿命,在单片机5的控制下,充电电路3断开。在锂电池4通过第一放电端9和/或第二放电端10给移动设备充电时,这时锂电池4需要放电,在放电过程中为了避免锂电池4电量过低将会影响下次充电,于是单片机5根据锂电池4的电量通过控制放电电路8的通断来限制锂电池4放电。
[0018]如图2所示,放电电路包括PS 1719型控制芯片K1、第一电阻R1、第二电阻R2、第三电阻R3、第四电阻R4、第五电阻R5、第六电阻R6、第七电阻R7、第一电容C1、第二电容C2、三极管T1、二极管D0、第一发光二极管D1和第二发光二极管D2 ;控制芯片K1的第一端脚和第十端脚接地,控制芯片K1的第二端脚分别接入锂电池4的负极和通过第三电阻R3接地,控制芯片K1的第六端脚分别与第一发光二极管D1的正极和第二发光二极管D2的负极相连,第一发光二极管D1的负极通过第六电阻R6接地,第二发光二极管D2的正极通过第七电阻R7接入电源,第二发光二极管D2的正负极间连接有第二电容C2。
[0019]进一步的,控制芯片K1的第七端脚分别接入锂电池4的正极和通过第二电阻R2与控制芯片K1的第九端脚相连,控制芯片K1的第八端脚通过第一电容C1与控制芯片K1的第十五端脚连接,控制芯片K1的第九端脚通过第一电阻R1与第三电阻R3相连。控制芯片K1的第^^一端脚通过第四电阻R4与三极管T1的基极相连,三极管T1的集电极通过二极管D0与控制芯片K1的第七端脚相连,控制芯片K1的第十六端脚与三极管T1的发射极连接,三极管T1的发射极与基极间连接有第五电阻R5。
[0020]综上所述,由于本实用新型在充电电路3上设置有三极管T1,由于三极管T1具有电流放大作用,则在三极管T1的作用下可以加快对移动电源的锂电池4的充电速度,另外利用了单片机5对锂电池的电量实施监控,根据锂电池4的电量,单片机5做出相应的指令,同时具有很强的实用性。
[0021]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主权项】
1.一种新型双充双放的移动电源,其特征在于:包括充电电路、锂电池、单片机、保护电路、放电电路和LED灯指示灯,所述充电电路、锂电池和放电电路依次相连,所述保护电路、锂电池、单片机和LED指示灯依次相连,所述单片机和保护电路还均分别与充电电路和放电电路直接相连; 所述充电电路外接有第一充电端和第二充电端,所述放电电路外接有第一放电端和第二放电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双充双放的移动电源,其特征在于:所述放电电路包括PS1719型控制芯片、第一电阻、第二电阻、第三电阻、第四电阻、第五电阻、第六电阻、第七电阻、第一电容、第二电容、三极管、二极管、第一发光二极管和第二发光二极管; 所述控制芯片的第一端脚和第十端脚接地,所述控制芯片的第二端脚分别接入锂电池的负极和通过第三电阻接地,所述第控制芯片的第六端脚分别与第一发光二极管的正极和第二发光二极管的负极相连,所述第一发光二极管的负极通过第六电阻接地,所述第二发光二极管的正极通过第七电阻接入电源,所述第二发光二极管的正负极间连接有第二电容。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双充双放的移动电源,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芯片的第七端脚分别接入锂电池的正极和通过第二电阻与控制芯片的第九端脚相连,所述控制芯片的第八端脚通过第一电容与控制芯片的第十五端脚连接,所述控制芯片的第九端脚通过第一电阻与第三电阻相连。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双充双放的移动电源,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芯片的第十一端脚通过第四电阻与三极管的基极相连,所述三极管的集电极通过二极管与控制芯片的第七端脚相连,所述控制芯片的第十六端脚与三极管的发射极连接,所述三极管的发射极与基极间连接有第五电阻。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移动电源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新型的快充移动电源,包括充电电路、锂电池、单片机、保护电路、放电电路和LED灯指示灯,充电电路、锂电池和放电电路依次相连,保护电路、锂电池、单片机和LED指示灯依次相连,单片机和保护电路还均分别与充电电路和放电电路直接相连;充电电路外接有第一充电端和第二充电端,放电电路外接有第一放电端和第二放电端。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两个充电端口和两个放电端口,在给移动电源充电时可以利用两个电源适配器同时充电,这样可以提高速度,两个放电端口可以同时给多个移动设备充电,这样节省时间,同时具有很强的实用性。
【IPC分类】H02J7/00
【公开号】CN204967348
【申请号】CN201520699926
【发明人】雷红军
【申请人】东莞市雷崴电子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6年1月13日
【申请日】2015年9月10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